第1079章 全面化的转型 (第1/2页)
“新的竞争模式已经开启了。”
有一说一,两家手机厂商同时进入到汽车行业,那是真的能整活儿,这大半年汽车圈子的热度始终高居不下,跟这两家企业不无关系。
回看过往,哪怕是在2023年,汽车圈子虽然比较热闹,但是与今年比起来,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热度是高了,但问题也多了。
这大半年以来,檀锦程也算是开了眼了,他是知道这两家威力的,毕竟他也是收购过魅族的,多多少少也算是了解一些两家的风格。
但是,真到了汽车圈子,那真的是开了眼了,千亿营销真不是盖的。
“目前来说,汽车行业应该不会再有大集团进入了,在市场渗透率上升至50%以上,市场格局基本已经定了,今后只会一家又一家的企业被淘汰,如果不进行调整,尉来未必不会被淘汰。”
市场渗透率高从来都不是什么好事儿,渗透率高就意味着市场饱和,从增量市场变成了存量市场,今后大家要要抢的就不是新增用户了,而是对手手里的订单。
市场已经刺刀见红了。
“是啊,堆参数的时代也结束了,今后就只能从品牌力上做文章了。”
技术创新已经进入一定瓶颈期,所有先进的零部件都能在市场上买到,跟手机品牌一样,你能上最先进的处理器,我也能上,区别就是看愿意不愿意。
同样的配置参数,买哪家的产品,就要看品牌力了,而品牌力的表现,并不是单纯的信任某个品牌,而是包括售后服务等等一系列的配套措施。
汽车这种大件产品,哪怕你的品牌再强,但用户给予的信任永远只会有一次,即使是如同那两家科技企业一样有着大量的忠诚粉丝。
都是普通人,可能会因为一次冲动消费,但没有人会第二次拿出几十万做第二次试验。
而最为关键的是,消费者越来越理性了,不再会被各式各样的营销术语给忽悠到了;老实说,用户变得理性对于企业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儿,就如那句傻子是社会资源一样。
但市场就是如此,企业要做的不仅仅只是适应,更需要迎合。
当前的互联网,实际上是处于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无数消费者每天都在接收着各式各样的信息,信息多了网民或多或少也有些疲惫了,而套路其实就那么多,用得多了也就不灵了。
SU7从八月份召回之后,负面新闻自然也就多了起来,不过雷布斯很好的用SU7Ultra原型车的亮相以及故事性很强的演讲给压制下去了。
“这玩意儿好像是很强的,不过我们也有啊;哎,还是不会宣传啊,比不过雷总啊。”
檀锦程没看到过SU7Ultra的原型车,这款号称要去跑纽北的车型,三电机四驱,1548马力,零百1.98秒,不过他没有见过原型车,也不好评价。
从六月份选择科普配置,以及推进智能驾驶立法,逼得小米更改智能驾驶营销策略开始,两家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微妙了,主动式的交流就变得少了。
都是千年的老狐狸,背后是谁的手笔都看得出来,不过雷布斯倒也不觉得尉来这是在针对小米,而是出于自身利益做出的决定,但终究是影响到了小米的战略。
原本他们可以通吃的,不仅仅可以凭借着颜值以及性能吸引用户,还能够以喊出第一智驾的口号,来吸引看重智能驾驶水平的用户。
智驾被炒热之后,成了当前市场最大的卖点之一,小米完全可以凭借着自己的市场号召力,吸引用户来选购,现在玩不了这套了。
说起来他们的智驾水平是真不行,从四月份交付开始至八月底,共计进行了三次大型的OTA,仅仅五月份就有两次大型OTA了。
在这两次大型OTA之前,实际他们的智能驾驶别说智能驾驶了,连辅助驾驶都算不上,在第二次大型OTA之后,只能勉强算上辅助驾驶,也就是L2+级别,不过也仅仅只是在十座城市开通。
对应其销量,根本不成正比,这玩意儿就是一个连半成品都算不上的东西就直接上车了,也就是卖给粉丝还有不懂的,换了是经过科普的尉来车主,得被骂死。
就这么说吧,小米所谓的智驾,在最初上车阶段,也就是开通巡航功能的悦驰A1水平,没错,就是燃油车级别,实际效果可能连合资品牌的都不如。
车辆的大型OTA,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放在传统模式里,也算是召回的一种,只不过智能汽车,如同手机更新系统一样,在软件系统上不需要拉到店里去。
尉来这种大型的更新,好几年才有一次,每次更新都会非常谨慎,会用尽各式方式通知用户,以防止用户在行车过程当中更新,影响安全。
五个月里系统三次大型OTA,放在140年汽车史上都是罕见的。
“今后咱们得给予用户更多的服务,发布会上不要给我瞎吹牛逼,吹的牛逼一定要尽最快速度给予用户,不要小看这些,这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口碑。”
存量市场,其实拼的就是服务,谁的服务更好,谁就能混得好,从前那种画大饼的行为,现在不好使了。
SU7Ultra从宣传上来看,性能非常的强,但具体表现还要看实际情况,在演讲里,雷布斯依旧把期待值拉满,不过这款性能车,尉来还真的有。
那就是路特斯,路特斯目前已经完全停产了燃油车,旗下也只有三款车型,且都是纯电车型,一款中大型纯电SUV,一款大型纯电轿跑,还有一款纯电超跑旗舰。
性能方面,这三款车型都不差,拿与SU7ULtra对比的路特斯纯电轿跑Emeya来说,规划当中的2025款综合性能并不比Ultra差。
综合马力虽然差点儿,但无论是三电系统,还是高阶智驾以及空气动力学,底盘调校等等,尉来与路特斯的组合都要比小米更具优势。
要不然也不会被称之为“尉来王”了,52.8万元的起售价格,对追求性能的用户来说,也算不上有多贵。
“路特斯那边要不要跟着宣传一下?”
虽然从路特斯跳出来了,但是李响对路特斯的了解还是比较深的,路特斯一直在国内没有投入多少营销费用,属于是比较低调的一类,但是在罗宾手里的路特斯,发展还是比较好的。
罗宾的作风比较激进,除了转型期有一些动荡,销量短期下滑之外,后续在股东们的配合之下发展得还是比较顺利的。
目前路特斯海瑟尔工厂转让给了尉来,也就是说路特斯目前仅有江城工厂,仅有一家汽车工厂,在汽车行业里怎么都算是轻资产运营了。
完成电动化转型的路特斯销量也上来了,整个2023年度,路特斯共计出售超过两万辆汽车,全年增长74%,其中欧洲地区是路特斯最大的亮点,占总销量的40%,同比增长179%。
在国内也卖出去5000多辆,占总销量的25%,其余份额则分布在北美以及其他地区,欧洲地区贡献了全球近四成的销量,纯电超跑的出色表现,以及品牌在欧洲的历史积淀和认可度,都是销量上升的主因。
2023年度路特斯原本的销量预期是1.2万辆,2万辆大大超过预期,19.5亿美刀的营收也大大改善了路特斯的财务状况,对应股价也有很大的提升。
路特斯的复兴之路,正在一步步朝着既定的目标进行,原本在檀锦程的预期当中,到2025年将总体销量提升至两万辆就已经够了。
“这个我们就不操心了,让罗宾自己去决定吧。”
罗宾是从特斯拉出来的,这种蹭热度的事儿想必她是不太愿意的,再说了路特斯最大的市场是在欧洲,SU7Ultra想要卖到欧洲去,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其实已经不低了,你想想均价50万元以上的车子,一年能卖两万辆,这成绩很夸张了。”
李响呵呵一笑:“但是鸿图X9一个月就能卖一万多辆啊。”
要说大嘴是真牛逼,他们推出的旗舰车型X9,增程式46.98万元起,纯电车型50.98万元起,这么高的售价,但是X9却是创造了一项又一项的纪录。
SU7很火爆,但真要说起来,比起X9真是啥也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