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暗流激涌 (第2/2页)
韩彦点头:“有劳林秀才稳住局面。告诉乡亲们,垦殖之策,乃沈县令与本官定策,绝无朝令夕改之理。”
韩彦找到郑主簿,态度客气却带着不容置疑:“郑主簿,如今县衙度支艰难,每一文钱都需用在刀刃上。往后所有钱粮支出,无论巨细,还请造册登记,一式三份,一份存你处,一份报我备案,一份呈送沈县令过目。尤其是仓粮出入,需记录详实,包括经手人、用途、数量,以便核查,也好向府城交代。”
郑主簿心里咯噔一下,脸上勉强笑道:“韩县尉这是信不过下官?”
“非也。”韩彦语气平淡,“规矩如此,透明方能杜绝流言,也能彰显郑主簿理财之功。况且,若将来府城巡查,账目清晰,你我也都好说话。”
郑主簿看着韩彦那洞悉一切的眼神,后背冒出冷汗,只得应下。这看似合规的要求,像一道紧箍咒,让他日后做手脚难度大增。
数日后,湖州府又来公文,询问流民安置及春耕准备情况。沈文渊亲自起草回文,韩彦在一旁参详。
“……蒙府尊垂询,长兴县上下谨遵钧令,竭力安民垦殖,现已初见成效,流民稍安,春耕已始。然,旧有乡绅积习颇深,对新政尚有疑虑,新佐官至,虽弹精竭虑多方疏导,亦觉棘手,然必当全力以赴,以期不负府尊厚望……”
沈文渊写完,看向韩彦:“如此措辞,可否?”
韩彦颔首:“恰到好处。既报了平安,也点了困难,更将胡、郑二人放在了努力办事却阻力重重的位置上。府尊若真想摘桃,见此文书,必会私下申饬他二人,督促其配合。”
田修文手下几个机灵的衙役,开始在县城的茶摊、酒肆“闲聊”。
“听说了吗?新来的县丞老爷觉得沈县令定的地租太低了,正琢磨着往上加呢!”
“可不是!主簿老爷也嫌官府担保麻烦,想撒手不管了。唉,苦的还是咱们这些刚看到点盼头的小民和流民啊……”
这些流言如同水滴入油锅,迅速在底层百姓和安顿下来的流民中炸开。恐慌和不满的情绪开始蔓延,虽未形成暴动,却无形中汇聚成一股压力,指向了试图修改政策的胡、郑二人。
自此,长兴县衙表面维持着一团和气,暗地里却已是波谲云诡。
沈文渊和韩彦的指令通过田修文、林四勇等渠道,如同地下暗河,继续坚定地向下贯彻。
胡县丞和郑主簿则利用职权,在文书流程、钱粮调度上不断设置障碍,试图将水搅浑,但每一步都感觉束手束脚,仿佛有无形的墙壁在制约。
公文往来变得更加频繁且措辞微妙,账册上的数字仿佛都带着审视的目光。
一场无声却激烈的拉锯战,在衙门里,在长兴县的田间地头,在茶余饭后的流言中,全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