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招助手 (第1/2页)
春耕的忙碌暂告一段落,箬溪村终于能喘口气。林岁安却并未停下,她深知,在这乱世,医术与粮食、武力同等重要。她一个人,纵有三头六臂,也难以照顾周全。培养更多的医者,尤其是培养能理解她理念、执行她方法的助手,迫在眉睫。
这一晚,她再次找到林四勇。
“四叔,医药局管事这名头,不能只是个空衔。我想再带几个助手。”
林岁安开门见山,“光靠我和红丫,应对平时尚可,若再有疫情,或是战事一起,伤员一多,根本顾不过来。我想从咱们箬溪三村的女孩里,选几个再系统教她们。”
林四勇听后立刻点头:“这是正事!你想怎么选?”
“不拘年纪,女孩子、年轻媳妇都行,首要的是人踏实、细心、有耐性,不怕脏累。您跟里正说一声,让愿意的人家自己报名,我来看。”
消息像长了翅膀,瞬间飞遍了箬溪三村和流民安置点。
“听说了吗?林管事要招人学医术了!”
“真的?我家闺女手巧,送去跟着林管事,将来准有出息!”
“哎,我家那媳妇也机灵,不知道林管事收不收成了亲的?”
“快去报名!这可是天大的好事,跟着林管事,学的是救命的真本事。”
与林岁安预想的可能会有人嫌弃“抛头露面”不同,村民们的反应空前热烈。在这个朝不保夕的乱世,一门能活人、能安身立命的技艺,比任何虚名都重要。尤其是那些流民和贫苦佃户,更是将此举视为改变命运的契机。
第二天,林家院子外简直比集市还热闹。不仅有八到十四岁的女娃,还有好几个二十岁左右手脚麻利的年轻妇人,甚至有几个妇人抱着奶娃娃,眼巴巴地等着,希望自己能入选,或者至少能让自家闺女入选。
林岁安看着这乌泱泱一片,足有三四十人,有些头皮发麻。她定了定神,让红丫帮忙维持秩序。
她没有考校学问,因为这年代识字的少更何况女孩子。她只是做了三件事:
第一让她们伸出手,看是否干净,指甲缝有无污垢。医药之事,洁净是第一关。
第二拿出几种农家最常见的草药,混在杂草里,让她们挑出来,看观察力。
第三简单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想来?”“怕不怕血和伤口?”“照顾生病的老人嫌不嫌麻烦?”
过程中,有人紧张得说不出话,有人手脚笨拙分不清草药,也有人眼神飘忽,显然耐不住性子。林岁安静静观察,默默在心里做着筛选。
最终,她选定了五个人:
李二妞,十二岁,箬溪村木匠家的女儿,手指灵巧,分拣药材又快又准。
赵小草,十三岁,流民佃户之女,眼神里有股韧劲,说不怕血,“俺娘上次生弟弟流血,就是您救的,俺不怕。”
周槐花,一个十六岁的年轻媳妇,夫家也是佃户,为人沉稳,说自己“细心,会照顾人”。
另外两个,一个叫梅子,一个叫大丫也都是看起来老实本分、手脚利落的女孩。
“我这儿不是正式拜师学艺,”林岁安对选中的五人以及她们的家人说,“我也没那么大本事教出神医。就是跟着我做事,学着认药、制药、处理些小伤小病。活儿会很累,也很琐碎,要听话,要细心。愿意的,明天一早过来,先从分拣药材开始。做不好的,我也会让回去。”
她没有用徒弟这个词,更像是招募助手。但这足以让被选中的家庭欢天喜地,连连保证一定会好好干。
从第二天起,林岁安的药棚就热闹了起来。原先略显空旷的院落一角,如今整齐地排列着几个新搭的竹架,上面晾晒着各式各样的草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