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智联优选的“最后挣扎” (第2/2页)
王科长的手指在检测报告上划着:“根据《产品质量法》,我们现在责令你们立即停产整顿,召回所有不合格产品,给用户全额退款!”
周明远瘫坐在椅子上,浑身的力气像被抽光了。他看着执法人员贴上封条,看着仓库里的旧款花盆被一一登记,突然想起刚创业时的誓言——“要做最好的智能园艺产品”,可现在,却成了行业里的笑话。
走投无路的周明远,找到了绿芽科技的办公楼。他站在门口,理了理皱巴巴的西装,又擦了擦脸上的汗,才敢往里走。前台通报后,他跟着助理走进林舟的办公室——和智联的压抑不同,这里的阳光很亮,墙上挂着孩子们的种植日记和画,桌上还放着一盆小小的向日葵,花盆是绿芽科技的经典款,银灰色的壳子光滑如新。
“林总,求你帮帮我。”周明远刚坐下,就红了眼眶,“我把智联的厂房和设备都给你,只要你能收购,让我保住饭碗,我什么都愿意干!”
林舟给他倒了杯茶,推到他面前:“周总,我可以收购你的设备,但有两个条件。”
周明远赶紧点头:“您说!只要能收购,什么条件我都答应!”
“第一,你必须配合监管局,把所有不合格的产品全部召回,给用户全额退款,还要公开道歉。”林舟的目光很直,没有丝毫让步,“那些买了残次品的用户,尤其是想给孩子用的家长,不能让他们寒了心。”
“第二,厂房里的旧材料、废料,必须全部处理掉,不能再流入市场。”林舟顿了顿,“我收购设备,不是为了趁火打劫,是为了不让这些设备浪费,但前提是,你得先弥补对用户的伤害。”
周明远愣住了,他以为林舟会趁机压价,会提各种苛刻的条件,却没想到,最先考虑的是用户。他看着林舟桌上的种植日记,封面上是个孩子的笔迹:“绿芽科技的花盆,让我的向日葵开花了!”,突然觉得脸上火辣辣的。
“我答应。”周明远的声音带着点哽咽,“我现在就去联系客服,安排召回,一定给用户一个交代。”
接下来的半个月,周明远亲自带队,跑遍了全市的物流点,召回了近两千台不合格花盆。有个住在老城区的大爷,拿着花盆说:“我本来想给孙子种点小番茄,结果花盆是坏的,现在你们愿意退款,还道歉,我就原谅你们了。”周明远听着,心里又酸又涩,越发觉得林舟的要求是对的。
召回工作完成后,林舟派了技术团队,去智联的厂房拆解设备。车间里,工人们戴着手套,小心翼翼地把旧设备拆开——有的电机还能用,只是零件老化;有的外壳有磨损,却能重新打磨;有的传感器坏了,换个新的就能恢复功能。
“林总,这些设备拆解后,70%的零件都能升级再利用。”技术主管拿着清单,兴奋地说,“我们把电机换成高效款,外壳重新喷塑,传感器换成新的,就能变成合格的生产设备,比买新的省一半成本!”
林舟点了点头,看着工人们给旧设备刷上绿色的漆——那是绿芽科技的代表色,象征着自然与希望。“把这些改造好的设备,交给联盟的小厂用。”他对技术主管说,“城西的老张,之前一直想扩大生产,却买不起新设备;还有城南的李姐,她的小厂专门做园艺工具,刚好需要这些设备。”
半个月后,改造好的设备被一一送到联盟小厂。老张摸着崭新的电机,激动得手都在抖:“林总,太谢谢您了!有了这些设备,我就能多生产些小花盆,给周边的小学送过去,也算跟着您做公益!”
李姐也拉着林舟的手,指着车间里的设备:“您看,这些设备比新的还好用!我打算做一批迷你智能花盆,专门给幼儿园的孩子用,让他们也能体验种植的乐趣。”
林舟站在车间里,看着机器运转起来,发出平稳的“嗡嗡”声,心里暖暖的。他想起周明远最后说的话——“林总,我以前总想着赚钱,忘了做产品的初心,现在才明白,你说的‘公益带来的口碑比利润珍贵’,是对的。”
离开小厂时,夕阳正斜斜地照在设备上,绿色的漆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林舟看着远处的青麦田,想起清溪乡小学的向日葵,想起孩子们的种植日记,突然觉得——行业的发展,不是靠互相挤压、偷工减料,而是靠坚守初心、互相扶持。就像那些改造后的设备,看似是“废物利用”,却能为小厂带来希望,为更多孩子带来接触自然的机会。
他掏出手机,给小满的奶奶发了条消息:“阿姨,小满的新花盆已经寄出去了,这次是我们最新款的,能提醒浇水,还能记录植物生长数据,让小满继续写种植日记吧。”
很快,小满的奶奶回复了消息,还附了张照片:小满抱着新花盆,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旁边的向日葵长得高高的,花盘朝着太阳,像个小小的金色太阳。
林舟看着照片,嘴角不自觉地扬了起来。他知道,智联的“最后挣扎”虽然狼狈,但也让更多人明白——只有坚守质量与责任,才能走得长远。而他要做的,就是带着这份初心,继续把“小小种植家”的公益做下去,让更多孩子能在阳光下,种下属于自己的“希望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