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台风天的“凝聚力考验” (第1/2页)
铅灰色的云块像被泡胀的棉絮,沉沉地压在城市上空,连风都带着股黏腻的咸湿——那是台风“山猫”逼近的信号。林舟坐在办公室里,指尖刚划过天气预报APP上“橙色预警”的红色标记,桌上的固定电话就猛地响了,铃声尖锐,像要刺破这闷得让人喘不过气的空气。
“林总!不好了!”电话那头是仓库管理员老周的声音,混着风的嘶吼,断断续续的,“郊区仓库的雨已经下大了,风也越来越猛,屋顶的铁皮开始响了!那十万台花盆……再不想办法,怕是要被淹了!”
林舟的心脏猛地一沉。那十万台花盆是公司三个月的订单量,有给多肉基地准备的浅口陶盆,有给花店定制的印花瓷盆,还有一批出口的竹编盆,每一台都印着公司的logo,是下半年的营收关键。他攥着电话的手指关节泛白,声音却尽量稳着:“老周,你先组织仓库的人把靠近门口的花盆往里面挪,我现在就带人过去,千万别慌!”
挂了电话,林舟抓起椅背上的外套就往外跑。办公室的员工们正对着电脑屏幕上的台风预警议论,见他神色匆匆,都停下了话头。“所有人!放下手里的活,跟我去郊区仓库转移货物!”林舟的声音在办公室里回荡,没有丝毫犹豫,“十万台花盆,要是被台风毁了,公司就完了!愿意去的,现在就跟我走!”
没人迟疑。坐在最角落的张总监第一个站起来,他刚写完一半的报表还摊在桌上,笔都没来得及收,就抓起桌上的伞:“林总,我去组织车辆,咱们分三批走,能快不少!”小林和三个实习生也跟着站起来,几个小姑娘平时搬个文件柜都费劲,此刻却把马尾辫扎得紧紧的,其中一个叫晓雨的实习生还摸出包里的橡皮筋,给同伴们把头发都束了起来:“搬东西方便,省得头发挡眼睛。”
财务部的李姐抱着一摞账本跑过来,手里还攥着几张纸巾:“我把账本锁进保险柜了,林总,我也去,我力气小,但可以帮忙清点数量!”
不过十分钟,二十多个员工就聚在了公司楼下。雨已经开始下了,豆大的雨点砸在地上,溅起细小的水花,风裹着雨丝,打在脸上生疼。林舟看着眼前的人,心里暖了暖,刚要说话,就看见街角驶来几辆电动车,车筐里装着鼓鼓囊囊的袋子,车座上还绑着保温桶——是苏晴带着育儿社群的宝妈们来了。
“林舟!我们听说仓库要出事,就赶紧熬了姜茶,蒸了包子,还买了雨衣和手套!”苏晴推着电动车跑过来,雨衣的帽子被风吹掉了,头发湿淋淋地贴在脸颊上,却笑得格外亮,“宝妈们都来了,有的骑车,有的打车,后面还跟着几个,马上就到!”
说话间,又有几辆出租车停在路边,下来七八个穿着五颜六色雨衣的女人,手里提着保温桶、塑料袋,还有人扛着一捆防水布。“林总,给大家带了毛巾!”“这是暖宝宝,贴在衣服里能抗寒!”“包子还热着,等下大家歇的时候吃!”她们的声音混着雨声,却像一股暖流,冲散了台风天的冷意。
三辆货车在雨里颠簸着往郊区赶。车窗被雨点打得模糊,雨刷器疯狂地左右摆动,却还是赶不上雨下的速度。林舟坐在副驾驶座上,看着窗外被风吹得东倒西歪的庄稼,心里像压着块石头。老周又发来消息:“风更大了,仓库的门有点关不住,我和两个保安用身子抵着!”
“开快点!”林舟拍了拍司机的肩膀,声音里带着急意。
赶到仓库时,雨已经像鞭子一样抽在身上,一落地就顺着衣领往衣服里灌。仓库的铁门被风吹得“哐当哐当”响,老周和两个保安正背靠着门,脸憋得通红,双手死死抓着门把手。“林总!你们可来了!”老周看见车队,声音都带着哭腔。
张总监第一个跳下车,手里拿着粉笔,在仓库门口的空地上飞快地画了三个圈:“所有人听我指挥!一组跟我进仓库搬货,优先搬靠近窗户和门口的;二组负责把货往货车上运,小心脚下滑;三组跟着苏晴姐,在旁边的临时棚里整理货物,把防水布铺好!都动起来!”
员工们立刻散开。林舟撸起袖子,跟着一组进了仓库。仓库里已经进了些雨水,地面湿漉漉的,踩上去“咯吱”响。十万台花盆堆得像小山,有半人高的陶盆,也有巴掌大的小瓷盆。林舟抱起两个大陶盆,手臂肌肉绷得发紧,雨水顺着他的额头往下流,滴进眼睛里,涩得慌,他却没工夫擦,只是闷着头往门口走。
小林和晓雨几个实习生,力气小,抱不动大盆,就每人手里拎着四个小瓷盆,脚步飞快地往临时棚跑。晓雨的裤脚被泥水浸透了,贴在腿上,每跑一步都往下滴水,她却笑着跟小林说:“你看我,像不像踩在水里的小鸭子?”小林也笑,头发湿了贴在脸上,却伸手帮晓雨扶了扶快掉的手套:“小心点,别摔了,这些小盆碎了就可惜了。”
苏晴和宝妈们在临时棚里忙得团团转。临时棚是之前用来放工具的,不大,却被她们收拾得整整齐齐。有的宝妈铺防水布,有的给搬货的人递姜茶,还有人拿着毛巾,等大家跑过来时,就赶紧帮他们擦脸上的雨水。“小伙子,喝口姜茶,暖一暖!”一个穿红色雨衣的宝妈把保温桶递到张总监面前,张总监接过杯子,一口灌下去,姜茶的辛辣混着暖意,顺着喉咙滑下去,他抹了把嘴,又转身冲进雨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