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智联优选的“最后挣扎” (第1/2页)
六月的雨总带着股黏腻的热,砸在智联优选办公室的玻璃上,晕开一片模糊的水痕。百叶窗拉得严严实实,只漏进几缕灰扑扑的光,落在老板周明远的办公桌上——桌上摊着张市场份额统计表,智联的那根蓝色折线像被抽了筋,从三个月前的25%一路滑到现在的3%,末尾还画着个刺眼的向下箭头。
“周总,仓库里还堆着两千多台旧款花盆,经销商那边又来催款了。”助理小张抱着账本走进来,声音细得像蚊子叫,“刚才财务说,账户里的钱只够发这个月工资了。”
周明远没抬头,手指捏着统计表的边角,把纸边都捏得发皱。他盯着林舟公司的名字——“绿芽科技”,旁边的绿色折线节节攀升,尤其是“小小种植家”公益项目报道后,那根线几乎是垂直向上的。他想起半年前,智联还是行业里的老大,林舟的公司刚起步时,他还嘲笑过“做公益能赚几个钱”,现在却落得连工资都快发不出的地步。
“不能就这么垮了。”周明远突然抬起头,眼里布满红血丝,烟灰掉在皱巴巴的西装裤上也没察觉,“小张,去做个活动——‘9.9元秒杀智能花盆’,每天限量100台,先把流量拉起来!”
小张愣了愣:“9.9元?成本都要三十多,这不是赔本赚吆喝吗?”
“就是要赔本赚吆喝!”周明远一拍桌子,桌上的咖啡杯晃了晃,褐色的液体洒在统计表上,“先把人吸引过来,他们买了花盆,自然会看咱们店里的其他产品——多肉、营养液、花架,总能赚回来!”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仓库里的旧款花盆,挑些看起来没毛病的,稍微修修就拿去秒杀,别让用户看出来。”
小张心里咯噔一下,却不敢反驳,只能点头:“我这就去做宣传图。”
宣传图当晚就挂在了智联优选的官网和各大电商平台上——亮黄色的背景,大大的“9.9元秒杀智能花盆”字样,下面小字写着“每天10点,限量100台”。没等第二天10点,预约秒杀的人数就突破了一万。有宝妈在评论区留言:“刚好想给孩子买个花盆,跟着‘小小种植家’项目学种植,这个价格太划算了!”还有园艺爱好者说:“之前买过智联的产品,虽然贵点,但质量还行,这次秒杀必须抢!”
第二天上午10点,秒杀按钮刚亮,100台花盆就被一抢而空。接下来的三天,每天的秒杀都秒光,智联官网的流量翻了十倍,店里的其他产品销量也涨了不少。周明远看着后台数据,终于松了口气,对着小张说:“你看,我就说能行!再准备一批,这次限量200台!”
可没等他高兴多久,投诉电话就像潮水般涌来。
“你们这卖的什么破花盆!太阳能板是裂的,根本充不了电!”电话里的宝妈声音带着哭腔,“我女儿盼了三天,拆开快递一看是坏的,哭得稀里哗啦,说再也不能种向日葵了!”
“我的花盆塑料壳全是毛刺,刚拿出来就划破了手!”另一个用户的声音满是愤怒,“找客服退款,还说我是故意弄坏的,你们这是欺诈!”
小张抱着投诉记录冲进办公室,脸色惨白:“周总,投诉量已经超过500了,还有用户把残次品的照片发在了网上,#智联优选残次品#都快上热搜了!”
周明远的手一抖,手机掉在桌上。他赶紧打开网页,屏幕上全是用户晒的照片——有的花盆太阳能板裂着缝,露出里面的电线;有的塑料壳歪歪扭扭,边缘还挂着没修剪的毛边;还有的花盆指示灯根本不亮,浇水后直接短路,冒出黑烟。下面的评论一片骂声:“原来之前的质量好是装的,现在为了赚钱连脸都不要了!”“对比一下绿芽科技的花盆,人家的不仅检测合格,还免费给乡村小学送,这就是差距!”
同一时间,绿芽科技的会议室里,老吴正拿着智联的宣传页和用户投诉照片,放在林舟面前。老吴的手指点着宣传页上的“智能花盆”字样,眉头皱得紧紧的:“他们这是明摆着赔本赚吆喝,想靠低价吸引流量卖其他产品,可没想到用了残次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林舟翻着用户投诉邮件,指尖在一封来自清溪乡的邮件上停了很久——发件人是小满的奶奶,邮件里写着:“林总,我看智联的花盆便宜,想给小满再买一个,结果收到的是坏的,太阳能板是破的,小满看了直哭。您说,怎么有人为了赚钱,连孩子的心思都不顾呢?”
邮件下面附了张照片:小满蹲在地上,手里捧着个裂了缝的花盆,眼圈红红的,旁边的种植日记摊开着,上面画着个完好的智能花盆,写着“想给向日葵换个新家”。
林舟的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他合上电脑,对老吴说:“让客服部整理所有智联用户的投诉,要是有咱们‘小小种植家’项目的孩子家长,优先帮他们协调退款,实在不行,咱们免费送他们一台新的。”
“那智联那边……”老吴问。
“他们自己种的因,得自己尝果。”林舟的声音很沉,却很坚定,“但咱们不能看着用户受委屈。”
没过两天,市市场监管局的执法人员就走进了智联优选的办公室。领头的王科长拿着检测报告,放在周明远面前:“周总,我们接到大量用户投诉,对你们销售的智能花盆进行了抽样检测,结果显示——产品没有3C认证,塑料壳甲醛含量超标3倍,太阳能板使用的是回收废料,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