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读书 > 一城千面:我的无限穿越录 > 江城穿越之齿轮里的时光

江城穿越之齿轮里的时光

江城穿越之齿轮里的时光 (第2/2页)

“文才,我看不清12了”,身边的老伴坐在藤椅上,手里举着本“视力训练本”,声音带着点委屈,像个没认对字的孩子,眼里含着泪,泪珠在台灯下泛着光,顺着脸颊滑落,滴在训练本的纸页上,晕开一小片湿痕。我转过头,看见她头发白了大半,额前的碎发垂下来,沾着点修表台上的机油,形成小小的褐色斑点,像岁月不小心洒下的墨滴;她的手有点抖,训练本被翻到画着最小表盘的那页,“12”的数字已经被她的指尖摩挲得有点发白,她的手指在“12”的位置反复摩挲,指尖的茧子蹭着纸页,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却总找不准数字的轮廓,每次指尖划过“12”,她都会皱皱眉,像在努力回忆。
  
  “别急,咱们慢慢看,不着急”,我放下镊子,游丝轻轻放在绒布上,怕碰断——这根游丝找了半个月,不能有一点闪失。起身走到她身边,蹲下来把训练本举到她眼前30厘米处,手臂有点酸,是常年握工具留下的劳损,“太远了看不清,太近了伤眼睛,这个距离正好,上次医生特意量过的”。我用右手的食指指着“12”的刻度,指尖避开数字,怕挡住她的视线,指尖的温度透过纸页传过去,“你看,这是12,像个小太阳,你记得咱们在长江边捡的那块石头吗?上面的纹路就像这个太阳,咱们从太阳开始认,认会了12,再认6,好不好?”
  
  她点点头,眼睛盯着我的手指,慢慢眯起眼睛,眼尾的皱纹挤在一起,像朵盛开的菊花。她看了足足半分钟,瞳孔慢慢聚焦,才小声说“12……太阳”,声音很轻,却带着惊喜,嘴角轻轻翘了起来,像朵慢慢绽放的小菊花。我心里松了口气,用手摸了摸她的头,她的头发有点软,带着点洗发水的淡香,像小时候摸孙女的头一样:“对,是太阳,咱们家的日子,就像这12点的太阳,暖暖的,不会凉。上次你认对12的时候,还跟我说要把石头画在表盘上呢”。
  
  手机在对襟褂子的内袋里震动,是张奶奶发来的微信,手机放在内袋里,贴着心口,震动的感觉传进心里,有点痒。我掏出来一看,语音里带着点耳背的沙哑,还夹杂着收音机的戏曲声——是张奶奶爱听的《天仙配》,“文才啊,我那老怀表能不能今天修好?明天是我孙子成人礼,我想把表传给他,让他记着咱们老辈的日子,别忘了根。他爷爷要是还在,肯定也想看着孙子戴这表”。语音里,张奶奶的声音有点哽咽,我能想象到她拿着手机,对着屏幕说话的样子。
  
  我摸了摸口袋,里面只剩100元钱——是昨天修三块电子表赚的,每块10元,共30元,加上之前攒的70元,总共100元。钱被我用橡皮筋扎着,放在贴身的口袋里,带着体温。够买老伴的眼药水(85元一瓶,是医生推荐的进口药,说对白内障好,上次用国产的,老伴说眼睛疼),再给她买个肉包(5元,是杂货店刚出锅的,她最爱吃),剩下的10元得留着买修表用的小螺丝,昨天修表时不小心掉了颗,得补上,不然下次修表没零件。
  
  “你在这等着,我修完张奶奶的表,就带你去买肉包,热乎的,你最爱吃的那种,里面的肉馅多,还放了葱花”,我帮老伴把训练本放进藤椅旁的布袋里,布袋是淡粉色的,绣着小梅花,梅花的花瓣有点卷,是去年洗的时候揉的,“别弄丢了,这里面有咱们的结婚照片,丢了就找不回来了,上次你把布袋落在菜市场,我找了整整一下午才找到”。又把那块磨圆的鹅卵石塞进她掌心,石头还带着我的体温,“摸着手感熟,别松开,阿婆在,不会让你走丢的,要是有人问你,你就说等马文才”。她点点头,把鹅卵石攥得紧紧的,指节都泛白了,像攥着块稀世珍宝,还把石头贴在脸颊上,蹭了蹭,像在确认。
  
  回到修表台前,我重新拿起镊子,夹起那根蓝钢游丝。放大镜架在鼻梁上,镜片的划痕刚好避开游丝,能看清它的每一圈弧度——这根游丝的直径1.2毫米,每圈的间距0.5毫米,是苏州老钟表厂的老师傅手工做的,上次拿错了1.0毫米的,装上去表走得太快,每天快15分钟,这次绝不能再错。我屏住呼吸,胸口有点闷,是紧张的,把游丝轻轻挂在表芯的夹板上,手指有点抖——不是因为老了,是怕弄断这根“时光的线”。张奶奶说这表是她老伴当年参军时带的,跟着他过湘江、渡长江,枪林弹雨中都没丢,现在要传给孙子,里面藏着三代人的记忆,“要是修不好,我对不起张奶奶,也对不起这表里面的日子,更对不起师傅教我的手艺”。
  
  固定游丝时,镊子尖不小心蹭到了表芯的夹板,夹板上的铜绿被蹭掉一点,露出里面的黄铜色。我的手指被划了一下,渗出血珠,滴在淡粉色绒布上,像朵小小的红花。我赶紧用嘴吸了吸,血腥味混着机油味,有点怪,却很熟悉——这是修表匠的味道。把血擦掉,再用酒精棉擦干净手指,怕血渍粘在零件上,“这表太金贵,不能有一点瑕疵,不然对不住张奶奶的信任,上次她把表拿来时,还跟我说‘文才,这表就交给你了,我信你’”。
  
  继续调整游丝的松紧度,每调一下,就用嘴轻轻吹吹表芯,怕有灰尘粘上去。放大镜下,游丝的弧度慢慢变得均匀,像时光的涟漪,一圈圈扩散开。我用小螺丝刀轻轻拧动夹板上的螺丝,螺丝刀的木柄贴着掌心,传来熟悉的触感,螺丝慢慢拧紧,游丝的颤动变得平稳。再用镊子拨动游丝,游丝轻轻晃动,发出轻微的“嗡嗡”声,像小虫子在唱歌——这是游丝安装好的信号,我心里松了口气,嘴角忍不住翘了起来,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咚、咚、咚”,像老座钟的钟摆。
  
  刚把表芯装回表壳,手机又震动了,是老伴发来的消息,是社区志愿者小李帮忙发的:“文才,我看不清药盒上的字,不知道该吃哪片药,你快回来看看,药盒上的字太小了,我摸了半天没摸对”。我心里一慌,手里的镊子差点掉在修表台上——老伴的眼药水每天早上8点要滴,现在已经7点40分了,她还没滴药,要是耽误了,视力可能会更差,医生说“按时滴药才能控制白内障发展,不能断,上次断了两天,她就说看东西更模糊了”。
  
  我加快速度,把表蒙小心地扣在表壳上,表蒙是新配的,透明无划痕,是昨天在钟表零件店买的。用专用胶水在表蒙边缘涂了一圈,胶水是透明的,涂得均匀,“不能涂太多,不然会流到表盘上,上次涂多了,流到表盘上,擦了半天才擦掉;也不能涂太少,不然表蒙会松,容易掉”。涂完胶水,用软布擦干净表盘上的指纹,指纹是刚才装表芯时蹭的,有点油,擦了三遍才擦干净。再用镊子夹着块小棉球,轻轻擦去表壳上的机油,让表壳恢复原来的光泽,表壳上的铜绿被擦得发亮,像时光的铠甲。
  
  然后把怀表放进淡粉色绒布盒子里,盒子是孙女小时候的首饰盒改的,里面铺着绒布,绒布上还留着孙女戴过的小发卡的痕迹,“这样表不会被碰坏,张奶奶拿回去也好看,她孙子看见肯定喜欢”。锁好修表铺的门,钥匙转了三圈,确认锁牢,才往家跑。路上的风有点凉,吹在脸上,带着点菜市场的烟火气——有卖包子的麦香,有卖蔬菜的清香味,还有卖鱼的腥味,这些味道混在一起,是社区的味道。
  
  路过杂货店时,我赶紧进去买了个肉包和一瓶眼药水,肉包还冒着热气,烫得我手心有点疼,却舍不得放手。老板笑着说“马叔,又给阿姨买肉包啊?今天的肉馅多,还放了她爱吃的葱花”,我点点头,付了90元,口袋里只剩10元,攥在手里有点硌,却很踏实——至少老伴的药有了,肉包也有了,不用让她再等。
  
  到家时,老伴正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药盒,药盒盖已经打开,里面的药片散在手心,她的眼泪滴在药片上,把药片都浸湿了,药片边缘有点软。我赶紧跑过去,接过药盒,把她手心里的药片放进药盒,用纸巾擦干净她的手,她的手有点凉,我用双手捂住她的手,想给她暖一暖:“别怕,有我呢,以后我每天早上帮你滴药,不用你自己弄,再也不会让你看不清药盒了。上次让你自己滴,你滴到了脸上,还说眼睛疼,我再也不让你自己弄了”。
  
  我从药盒里倒出一滴眼药水,左手轻轻扒开她的下眼皮,她的眼皮有点松,是岁月的痕迹。右手拿着药瓶,把眼药水滴在她的眼睛里,动作轻得像怕碰碎玻璃:“滴完闭着眼睛歇会儿,别揉,揉了会疼,上次你揉了,眼睛红了半天”。她闭着眼睛,嘴角翘了起来:“不疼,凉丝丝的,像小时候吃的薄荷糖,你还记得吗?小时候我感冒,你给我买薄荷糖,说能治咳嗽”。
  
  喂她吃完肉包,肉包是热的,她吃得很慢,每口都嚼十几下,嘴角沾了点油星,我坐在旁边,用纸巾轻轻擦她的嘴角:“慢点吃,没人跟你抢,不够咱们再买,杂货店还有好多”。她摇摇头:“够了,这肉包真香,比咱们年轻时吃的肉包还香,年轻时你第一次给我买肉包,还是在火车站,当时你去外地学修表,回来给我带了个,我舍不得吃,放了两天,结果坏了,你还怪自己没早点回来”。
  
  刚想回修表铺给张奶奶送怀表,就看见小周提着个布包走来,布包是蓝色的,上面绣着只小猫,小猫的眼睛是用黑珠子缝的,是她自己绣的,上次她说“马叔,我绣这只猫,是因为我爷爷也喜欢猫”。“马叔,这是我爷爷留下的机械表,他说这表是当年跟我奶奶定情时买的,1990年买的,花了他三个月的工资,现在不走了,您能帮我修好吗?我想戴着它去参加毕业典礼,让爷爷奶奶也跟着高兴,他们要是还在,肯定会来参加我的毕业典礼”,小周的声音带着点哽咽,眼里含着泪,泪珠在眼眶里打转,却没掉下来。
  
  我接过布包,打开一看,是块1990年代的“梅花牌”机械表,表壳是金色的,已经有点褪色,露出里面的银色,表蒙裂了道缝,是上次小周搬家时摔的。我打开表盖,用放大镜看了看,发现是表芯的油泥太多,卡住了齿轮,齿轮上的油泥已经发黑,像多年没清理的灰尘,“能修,你下午来取就行,保证让它走时准,走时误差不超过5分钟,你戴着去毕业典礼,爷爷奶奶肯定高兴,他们在天上看着呢”。
  
  我从布袋里掏出工具盒,坐在门口的小凳子上就开始修。小周蹲在旁边,看着我拆零件,眼里满是好奇,时不时问一句:“马叔,这齿轮为什么会卡住呀?”“马叔,这油泥要怎么清理才干净呀?”我一边修,一边跟她解释:“这齿轮卡住是因为长时间没洗油泥,油泥干了就把齿轮粘住了,就像咱们的关节,长时间不活动就会僵硬。清理油泥要用细针挑,再用洗油剂洗,洗三遍才能干净”。小周听得很认真,还从包里拿出个小本子,记着我说的话,“马叔,我以后也要学修表,把爷爷的表一直修下去,传给我的孩子”。
  
  修到一半,我想起张奶奶还在等怀表,就跟小周说:“你先在这等着,我送完怀表就回来,你帮我看着奶奶,别让她到处走,要是她想认表,你就把训练本给她,让她摸表盘,她摸着手感就能认出来”。小周摆摆手:“马叔您去吧,我帮您看着奶奶,顺便帮您整理下维修记录,您的记录本太旧了,纸都快破了,我帮您抄在新本子上,新本子是我特意买的,纸很厚,不容易破”。
  
  我把怀表送到张奶奶家时,她正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等着,手里攥着个红色的布包,里面是给孙子准备的成人礼红包,红包上绣着“成人快乐”四个字,是她自己绣的。见我来,她赶紧站起来,动作有点慢,是腿不好的缘故,接过怀表,用软布擦了又擦,擦了五六遍,表壳被擦得发亮,“跟当年一样亮,我孙子肯定会喜欢,这表藏着他爷爷的故事,当年他爷爷戴着这表打仗,现在传给她,也算圆了我的心愿。我孙子要是知道这表的故事,肯定会好好保管”。她非要多给我20元,说“这是给您的辛苦费,您找了半个月的游丝,太不容易了,上次我去钟表店问,他们说这游丝早就停产了,没想到您还能找到”,我硬要找回去:“说好50元就是50元,多收了我心里不安,您要是真想谢我,以后有旧表了,还拿来给我修,我就高兴了,能修老表,是我的福气”。
  
  回到家时,小周已经帮我把维修记录整理好了,还在电脑上做了个表格,表格里有“客户姓名”“钟表型号”“维修项目”“取表时间”“备注”,备注里还写着客户的特殊要求,比如“张奶奶:老怀表,要小心修,传家宝”“李叔:机械表,洗油泥要干净”。“马叔,您看,这样查起来方便,以后谁来取表,搜名字就能找到,比您手写的清楚,您手写的有些字我都认不清”。她还打印了一份,用订书机订好,放在我的工具盒里,“这是纸质版,您平时修表时看,电脑里的我存在您的U盘里了,放在您的抽屉里,U盘上我贴了个小标签,写着‘维修记录’”。
  
  老伴坐在旁边,手里拿着孙女的设计草图,草图是去年寄来的,画着块带“记忆齿轮”的手表,齿轮上刻着“1983”——是他们结婚的年份,草图的边缘有点卷,是老伴经常摸的缘故。她突然说“这画的是手表吧?跟文才修的一样,上面的齿轮像小太阳,我记得你修的表,齿轮也是这样的”。我凑过去看,她的手指正指着草图上的“记忆齿轮”,指尖在齿轮的齿痕上轻轻划过,眼里亮了亮,像突然看清了什么。我心里一暖,眼泪差点掉下来,用手摸了摸她的头:“对,是手表,是咱们孙女设计的,她知道你喜欢小太阳,特意在齿轮上画了太阳的纹路,以后咱们也能有块这样的表,记录咱们的日子,比如1983年结婚,1990年有了儿子,2005年有了孙女,这些日子都能记在表里”。
  
  傍晚,夕阳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我牵着老伴在社区散步,夕阳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两条并肩的时光。路过修表铺时,她突然指着门楣上的木牌说“文才修表……这字我认识,是师傅刻的,师傅的字真好看”。我停下来,抱着她,她的肩膀有点瘦,却很温暖,眼泪掉在她的头发上,带着点机油味和阳光味:“咱们的日子就像这表,虽然有磕磕绊绊,零件会坏,指针会停,但只要好好修,好好调,就能一直走下去,一直暖下去。就像师傅说的,‘表能修,日子也能修’”。她点点头,靠在我怀里,远处传来老座钟的“咔嗒”声,像在为我们的时光打节拍,一圈又一圈,永不停歇,直到岁月的尽头。
  
  三、齿轮外的暖阳
  
  再次醒来时,鼻尖还留着机油的淡香和肉包的麦香,手指的痛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杂货店柜台的木纹——我变回了自己,手里还拿着刚整理好的袋装盐,袋口的夹子没夹紧,撒了点盐在柜台上,像撒了把细碎的时光,反射着晨光。
  
  窗外传来巷子里的笑声,是街坊们在聊天,夹杂着孩子们的打闹声,手机在裤兜里震动,是社区群的消息,一条接着一条,像小太阳一样暖,照亮了整个屏幕:
  
  “@所有人天大的好消息!马叔老伴的白内障手术费凑齐了!咱们社区的街坊太给力了——张奶奶把攒了三年的老怀表卖了2000元,那表是她公公传下来的,她说‘文才帮我修了这么多表,我也该帮他一把’;李婶织了10双毛线袜,在社区门口卖,一双50元,卖了500元,全捐了,她说‘我这手艺不值钱,能帮点是点’;就连刚搬来的小周,都把学校发的1000元奖学金捐了,她说‘马叔教我修表,还帮我修好了爷爷的表,这钱该捐’;还有王大爷、赵阿姨他们,你50我100,一共凑了8500元!社区还帮着申请了医疗补助,补了15000元,总共26000元,够手术费和住院费了!下周三就能做手术,医生说手术成功率很高,做完就能看清东西了,以后阿姨就能帮马叔递工具了!”
  
  “马叔的孙女放暑假回来啦!还带了她设计的‘时光手表’样品!就是加了‘记忆齿轮’的那款,齿轮用的是钛合金,轻便还不容易生锈,上面能刻三个重要日期,按一下就能显示当时的温度和天气,还能录30秒的语音!孙女说要在修表铺设个‘时光小站’,帮街坊记录重要时刻,比如孩子的生日、父母的节日、结婚纪念日,以后大家想回忆了,就能来查,还能把语音导进手机里,随时听!上次我就让她帮我录了段给我妈的生日祝福,说等我妈生日时给她听!”
  
  “李婶、小周他们凑钱给修表铺换了新的玻璃窗,双层真空的,冬天不冷,夏天不热,还在玻璃上贴了层防爆膜,怕碎了伤人;门口摆了个原木色的展台,是小周的同学帮忙做的,用的是环保木材,上面放着马叔修好的老钟表,每块表旁边都贴着张彩色纸条,是街坊们一起写的表的故事,现在成了咱们社区的‘时光打卡点’,昨天还有电视台的来拍照呢,好多年轻人都来打卡,说要感受‘老时光的味道’!”
  
  “社区给马叔评了‘晨光里时光守护者’,还帮他申请了‘老手艺传承补贴’,每个月能领1500元,以后马叔不用再担心修表赚的钱不够生活了!另外,社区还帮马叔招了两个学徒,一个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学机械设计的,一个是社区里的年轻人,从小就喜欢老钟表,马叔说要把自己会的都教给他们,让修表手艺传下去,不让老手艺断了!”
  
  我赶紧关了杂货店的门,往修表铺跑。晨雾已经散了,太阳升得老高,照在修表铺的新玻璃窗上,反射出耀眼的光,像撒了层金粉。门楣上的“文才修表”木牌挂了新的红绸带,绸带在风里飘着,像在跳舞,木牌旁边还挂了个小灯笼,是社区主任送的,红色的,上面写着“匠心传承”。
  
  门口的展台上,摆着十几块老钟表,每块表旁边都贴着张彩色纸条,纸条是用不同颜色的卡纸做的,红的、黄的、蓝的,像彩虹:“1978年上海牌怀表,张奶奶家三代人的记忆,见证了爷爷参军保家卫国、爸爸踏实工作、孙子长大成人,2024年修表铺‘时光展’明星展品”“1983年座钟,马叔和老伴的结婚纪念,走了40年,没停过一次,钟摆的‘咔嗒’声,是他们爱情的节拍”“1990年梅花牌机械表,小周爷爷奶奶的定情信物,1990年爷爷用三个月工资买的,2024年修复后,陪小周参加大学毕业典礼,承载着两代人的思念”。展台旁边围了好多街坊,有看故事的,有拍照的,还有问马叔修表的,热闹得像过年,孩子们围着展台跑,嘴里喊着“看老钟表啦!看老钟表啦!”。
  
  推开门,修表铺里更热闹。马文才正戴着新的放大镜,给街坊修一块1960年代的“马蹄表”,放大镜是孙女买的,高清无划痕,能看清0.1毫米的齿轮,他笑着说“这放大镜好,比我原来的清楚多了,修表也省劲儿,原来修块表要两小时,现在一个半小时就能修好”;放大镜的挂绳是老伴编的,用红绳和蓝绳编的,上面还串了个小铜铃,一动就响,“老伴说这样我低头修表时,她能听见动静,知道我在哪”。
  
  老伴坐在新的藤椅上,藤椅是社区送的,比原来的宽,椅面铺着新的棉垫,淡粉色,绣着小钟表图案,钟表的指针指向“10:10”,社区医生正在帮她做术前检查,用手电筒照她的眼睛,她笑着说“医生说我手术后能看清表针了,以后我就能帮文才递工具了,再也不用他一个人忙了,上次他修表时掉了个螺丝,找了半天,我要是能看见,肯定能帮他找到”。她手里拿着孙女的“时光手表”样品,表壳是铜色的,上面刻着“1983.10.1”,是他们的结婚日期,她用手指摸着表壳,脸上满是期待。
  
  孙女站在旁边,手里拿着“时光手表”的设计图,给街坊们讲解:“这表的‘记忆齿轮’能刻三个重要日期,比如结婚纪念日、孩子生日、父母节日,按一下齿轮,就能显示当天的温度、天气,还能录一段话,最长30秒。上次我帮马叔和奶奶录了段话,马叔说‘老婆子,以后咱们一起看表,一起过日子’,奶奶说‘好,一起过’,等奶奶手术后,就能听见这段话了”。有个穿红色外套的街坊举手问:“能给我爸妈做一块吗?他们结婚50周年了,想给他们留个纪念,我想录段话,跟他们说‘爸妈,谢谢你们养我长大’”,孙女点点头:“当然能,我帮您刻上他们的结婚日期,再录段您的祝福,表壳还能选他们喜欢的颜色,铜色、银色都有,保证好看”。
  
  张奶奶提着袋苹果来,苹果是刚从早市买的,红彤彤的,上面还带着露水,她放在桌上:“文才,祝你老伴手术顺利,这苹果你给她补补身体,吃了苹果,平平安安。我孙子昨天还问我‘奶奶,马爷爷的老伴什么时候做手术呀?我想去看她’,等你老伴出院了,我带孙子来看她”;李婶拿着双新织的毛线手套,递给马文才:“冬天快到了,新的手套暖和,是用羊毛线织的,比上次的厚,你这双手要修表,得好好保护,别冻着了,上次你修表时手冻得通红,我看着都心疼”;小周帮着整理展台上的钟表,还在每张纸条旁加了个小二维码:“扫这个二维码,就能听马叔讲表的故事,还有表的修复过程,是我用手机录的,马叔讲得可详细了,上次有个外地的网友扫了二维码,还特意来咱们社区修表呢”。
  
  社区主任手里拿着个红色证书,笑着走进来,证书的封皮是烫金的,上面写着“晨光里时光守护者”:“马文才同志,这是‘晨光里时光守护者’的证书,是大家投票选出来的!你用修表手艺守护了街坊的记忆,也守护了咱们社区的时光,你是咱们的榜样,也是老手艺的传承人!以后社区会多帮你宣传,让更多人知道咱们社区有个好修表匠,让老手艺发扬光大!”
  
  马文才接过证书,手指有点抖,眼眶有点红,却笑着说“谢谢大家,我只是修了几块表,没想到大家这么帮我。以前我总怕老手艺没人传,现在有了学徒;以前我总怕老伴看不清,现在能做手术;以前我总怕日子过不下去,现在有了补贴。我这心里,比喝了蜜还甜,以后我会把修表铺弄得更好,让更多人记得老时光,记得老手艺,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也不辜负师傅的教导”。
  
  老伴突然站起来,走到孙女身边,指着“时光手表”说“这表好看,能给我和文才各做一块吗?我想刻上我们的结婚日期,再录段话,等我们老了,听着这话,看着表,就像回到年轻时一样。我还想给孙女也做一块,刻上她的生日,让她以后传给她的孩子”。孙女点点头,抱着她说“奶奶放心,我给您和爷爷各做一块,表壳用你们喜欢的铜色,齿轮上刻‘1983.10.1’,再录段你们的对话,保证你们喜欢。我还给您做了个小吊坠,跟手表配套的,上面刻着‘时光不老,我们不散’”。
  
  马文才走过去,牵着老伴的手,又摸了摸孙女的设计图,设计图上的“记忆齿轮”画得格外清晰,他眼里的笑像阳光一样,暖得人心头发软。他举起手里的证书,对着师傅的木牌说“师傅,您看到了吗?咱们的修表铺越来越好,老手艺也有人传了,您放心,我会守着这铺子,守着这些表,守着大家的日子,一直走下去,把您教我的匠心,传给更多人”。
  
  “马叔,来包盐!”我喊他,他笑着点头,孙女帮着从杂货店拿了包盐递过来,还多给了我一块“时光手表”的钥匙扣:“叔叔,这是我设计的小礼物,上面刻着‘时光可修’,希望你也能留住身边的美好,把日子过得像表一样,一直暖,一直甜。上次你帮我看店,我还没谢谢你呢,这钥匙扣你拿着,就当谢礼了”。钥匙扣上的齿轮闪闪发光,像时光的眼睛,映着修表铺里的热闹,映着街坊们的笑脸,映着老手艺传承的希望。
  
  风卷着机油的淡香和社区的烟火气,吹在脸上暖暖的。我看着修表铺里的热闹——马文才在修表,手指灵活地摆弄着零件;老伴在笑,眼里满是对未来的期待;孙女在讲解,声音清脆地传播着老手艺的魅力;街坊们在听故事,脸上带着感动;学徒在认真记笔记,手里拿着师傅传下来的镊子,像接过时光的接力棒。突然明白马文才齿轮里的秘密:那些精密的齿轮、磨痕的放大镜、老座钟的“咔嗒”声,不是“过时的手艺”,是他用耐心修补时光的遗憾,用坚持守护家庭的温暖,用匠心留住岁月的味道;那些街坊的帮忙、孙女的孝顺、医生的照料,不是“偶然的善意”,是生活里最朴素的温情,像机油润滑齿轮一样,把难日子熬成了甜,把冷时光捂成了暖。
  
  第二天早上,我还没开店,就看见修表铺的灯亮了——马文才正在给一块老怀表换游丝,动作熟练又认真,左手无名指上的铜戒指在灯光下泛着光;老伴坐在旁边,手里拿着术前训练册,认真地认着表盘上的数字,嘴里还小声念着“12、6、3、9”,声音轻柔;孙女在整理展台上的故事纸条,时不时跟马文才说几句话,笑声飘出窗外,像首温暖的歌,在社区的清晨里回荡。
  
  阳光透过新的玻璃窗,洒在他们身上,像撒了层金粉,老座钟的“咔嗒”声,在晨光里格外清晰,像在说:“齿轮会老,时光可修;日子会难,温情可守。只要心里装着暖,手里握着匠心,再平凡的日子,也能过得像老钟表一样,走得稳,走得甜,走得长长久久,直到时光的尽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