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章 找境外的大明势力告状 (第1/2页)
虽然纠缠了很久,还多次爆发冲突,但当地的问题,迟迟没法得到解决。
逃出矿区的蒙古人,也没能让这里改变太多。
干掉威尼斯人的守卫,成功逃进山里之后,这些人也很快按照各自原先的部落,形成了新的群体。这些蒙古人的小部落,同样占据了几个山头,然后在山坡上放养山羊,在山间平地里种植作物,不久之后还出现了部落头人和专门转运物资的商队——和当地原本的山民,已经没有多大区别了。
甚至,由于这么多人突然涌入,当地资源反而更紧张了。土家的山民和客家的蒙古人,为了争夺田地和牧场,时不时就会大打出手。
另外,为了缓解资源不足的问题,除了内战,山民也只能增加劫掠的频率。反正和内战一样,打赢了就有饭吃,打输了就消耗人口,大家也有了饭吃。总之都是赢了。
虽然是山区,但这一带其实也是连接欧洲南北的交通要道。从威尼斯等地出发的商人,就是先北上去特伦托、博尔扎诺,然后通过因斯布鲁克,跨越山脉,向北抵达慕尼黑,进入阿勒曼尼地区。
此外,这里的山脉,也不是特别闭塞。当地有不少山间道路,可以向东北一直去往萨尔茨堡、维也纳,向西则可以去苏黎世和康斯坦茨。从瑞士到波西米亚的山民们,也经常沿着这些道路相互往来,算是经常打来打去,但也经常会往来做生意的老邻居了。
所以,这地方有不少往来商旅,从意大利地区,贩运物资过来,给大家提供了很多劫掠机会。
面对这些肥羊,原本有仇的山民群体,也会团结起来。尤其是这些蒙古人,带来了草原上的先进经验,导致劫掠者的规模和组织度显著提升。往来的商人因此叫苦不迭,有些门路的,就纷纷去找当地大领主,说自己保护费都交了,怎么一点用都没有?要求他们赶紧想个办法,否则就别想再拿意大利乃至东方的商品了。
而这个时候,矿区又爆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暴动。而且,他们的手段,还升级了。
原来,伯恩哈德伯爵虽然一直坚持用严酷手段,坚决镇压所有反叛,但他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而且,由于缺钱,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之前,他的家族通过矿产进行了一些积累,有了这些底牌,他便积极运作,通过外交手腕和借贷购买等多种方式,在匈牙利盘下了大批地产。
那边的土地,比山区要富饶的多,伯爵因此很有信心,觉得很快就能回本,甚至大赚一笔。然而没多久,匈牙利内战就爆发了。
自称王国继承人的玛利亚公主、希望借助联姻取得王国的卢森堡家族、同样自称继承人的那不勒斯王国、想要趁机来吃地的波兰人、乃至强行介入的紫帐汗国,一时间全都进场。彼此时而合作,时而相互征伐,导致局势瞬息万变。
在地方上,盘踞蒂罗尔中部的伯爵,已经称得上是“大贵族”,属于非常高贵的人物了。然而,在这帮动辄是国王、皇帝的人面前,伯恩哈德伯爵也就是个小虾米,没比其他人好哪去。
战争进行到最后,他刚购买的土地,都被紫帐汗国给吞并了。那边自称是正统罗马政权,根本不承认他们这些贵族的土地所有权,去申诉都没地方申诉。
而更糟糕的是,虽然土地没了,但他的债务却没有消失。
之前,他借贷的几个匈牙利大贵族,都逃到了奥地利避难。这些人整天扬言要打回去,为此到处要钱,说要整编军队,扩招兵员。和他们没什么关系的贵族,都要被缠着募捐,说看在大家都是罗马人要取缔的贵族的份上,得拉兄弟一把;伯恩哈德这种本来就欠了他们钱的,更是跑不掉。
匈牙利人三天两头来,逼着他还债,而且一分钱不能少,最多看在他快要破产的份上,减少每次还款的数额,但利息和还款的年限,就得增加了。
伯恩哈德一开始很生气,觉得这帮人,都成了丧家之犬,怎么还敢来找他麻烦。不过管家们劝他不要着急发作,还是得调查一下再说。
好在,他当时比较冷静,没有直接宣布赖账,先去打听了下情况。这才发现,匈牙利流亡者手里,其实还是有点人马的。
匈牙利王国瓦解之后,西吉斯蒙德也有意利用他们,让他们保持军力,供自己使用。其中三千多人,就驻扎在维也纳一带,由西吉斯蒙德的亲信匈雅提家族率领,随时可能西进。
这些人虽然自称实力有限,暂时打不过紫帐汗国,但那也只是跟大贵族们谦虚一下,以便索要更多赞助。实际上,他们几乎都是失去了领地和财产的大小贵族和富裕商人,虽然人不多,但战斗力与士气都相当高——否则,早就回去投了紫帐汗国了,也不会坚持到现在。人家打不过罗马人,还能打不过他么?
总之,这帮债主也都是些狠人,这些债务,怕也是赖不掉的。
伯恩哈德大半辈子,都在纵容商人,用债务的方式压榨奴工。结果到最后,自己也被人用债务威逼起来了。一时间,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为了尽快还债,他只能给矿区的经营者施压,提高每年需要抽取的金额。经营矿区的商人,也就变本加厉进行压榨。
但是引起反抗之后,哪怕镇压成功,他也难以再彻底血洗城镇和矿区,否则,就没人给他干活了,他自己也会完蛋。导致每次暴动,都有不少人能幸存下来,把经验和教训也传播下去。
同样,因为过于贫穷,所以他不仅得从百姓身上榨钱,还得默许经理人,连着佣兵也一起坑,要不然也不能回本。时间长了,佣兵们也开始传播他的坏名声,导致他很难调动更大的力量,进行镇压了。
而镇压效率不足,又导致工匠们发现,每次反抗虽然都不太成功,但总能发现一些规律。时间长了,大家甚至都有点经验了。新来的经理和工头,一开始也不敢太过嚣张,让大家能安稳一会儿。
当然,另一方面,和经验一起传下来的,也有屡次失败带来的压力。而且,伯爵的压力、商会的指标,都在那里。就算经理人想要缓解矛盾,其实也没有多少选择,最后还是会回到原来的样子。久而久之,很多人开始怀疑,到底有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结果,不管是伯爵还是工匠,都陷入了极其纠结的境地。
而这一切,后来突然出现了转机。
十多年前的时候,有个意大利工匠从米兰来到这里,在盔甲工坊供职。和当地人混熟之后,有人向他抱怨,说自己的债务总是还不完——甚至债主都死了两茬了,他的债务居然还在,你说神不神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