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长春一日游 (第2/2页)
车厢里人不少,木头长椅磨得油亮,头顶是纵横交错的电线,司机穿着蓝色工装,摇着一个大铁把手。
“呜——”一声汽笛似的鸣响,电车晃晃悠悠开动了。
彪子死死抓住头顶的吊环,眼睛瞪得像铜铃,看着车窗外飞速掠过的街景:灯火通明的百货大楼,橱窗里摆着亮闪闪的自行车和缝纫机;
挂着“第一汽车制造厂”大红牌子的气派大门,门口刚下班的工人骑着锃亮的“永久”自行车,说笑着汇入车流;还有那满街跑的、方头方脑的绿色解放牌大卡车…
“二叔,这…这大城市是牛逼啊!”彪子激动得脸膛通红,嗓门震得旁边打盹的老头一哆嗦,“搁市里出门还坐火车?!这玩意儿叫啥?比咱那乌拉尔带劲多了!这得烧多少油啊?”
李山河被他逗乐了:“这叫有轨电车!烧电的!看见顶上那‘辫子’没?接着电线呢!”
“烧电?”彪子更惊奇了,仰着脖子使劲瞅车顶那集电弓,“跟手电筒似的?那得用多少节电池啊?”
春发和,此时还挂着“三道口饭店”的招牌,但老长春人都认“春发和”这个名儿。
门脸不大,两层小楼,青砖墙被油烟熏得有些发黑,木头门框上的红漆也斑驳了。
可一推开门,嚯!那叫一个人声鼎沸!白炽灯明晃晃地照着,十几张油渍麻花的方桌挤得满满当当,跑堂的伙计端着大托盘在人群中穿梭,吆喝声、划拳声、碗碟碰撞声汇成一片热浪,夹杂着直冲脑门的浓郁菜香!
“三位!里边儿请!有座儿!”一个肩膀上搭着白毛巾的伙计眼尖,麻溜地把他们引到靠墙角一张刚擦出来的空桌。
李山河做主,照着墙上挂的水牌点了菜:“锅包肉一大份!雪衣豆沙!大拉皮!香酥鸡!再来个压轴的大肘子!三碗大米饭,快点啊师傅,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等菜的功夫,李山河给彪子普及:“瞅见没?这春发和,正经老字号!小鬼子那会儿就有了,公私合营改叫三道口,可老味儿没丢!长春城里头一份儿的关东菜!”
没多大会儿,跑堂的托着大木盘,吆喝着“菜来喽——”,旋风似的过来了。
东北大拉皮,粗瓷大海碗,晶莹剔透、足有半指宽、颤巍巍的绿豆拉皮盘踞中央,像块巨大的水晶冻。
上面堆着五彩丝儿:嫩黄的蛋皮、翠绿的黄瓜、橘红的胡萝卜、深褐的熏肉,还有一把炸得酥脆金黄的土豆丝!
顶上浇着厚厚一层浓稠的芝麻酱,混着喷香的辣椒油和米醋。伙计当着面,“刺啦”一声,把一小碗蒜泥、香菜末、炸辣椒段全倒进去,筷子一拌!
那香气,酸、辣、咸、鲜、香,混合着芝麻酱的醇厚和蔬菜的清爽,像颗炸弹在桌面上爆开!彪子喉结上下滚动,咽口水的声音隔壁桌都能听见。
接着是锅包肉、香酥鸡、大肘子,雪衣豆沙是最后上的。
李山河心里暗戳戳的寻思,估计后厨的厨师都该骂娘了,越他妈忙越给老子添乱。
这年头可没有打蛋器,全靠一双筷子搅合,估计师傅是一边骂一边做的。
彪子可不管厨师骂不骂,吃得满嘴糖霜,直呼:“这啥玩意儿?跟吃棉花糖似的,还带馅儿!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