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2/2页)
王小于懒洋洋地站起来,一言不发。
“放学后到我办公室来。”
然而放学铃响后,王小于径直离开了教室。李二盛站在空荡荡的走廊上,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
“相比之下,马友德的职业生涯开端更为顺利。省医学院的毕业分配会上,充满期待。当听到自己被分配到省第二医院时,马友德平静地点了点头,对这个结果他激动的简直就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省里医院对每一个学医的学生都是梦寐以求的选择”。
省第二医院门诊是一栋高高建筑楼。马友德被分到内科实习,每天跟着主任医师查房。他穿着略显宽大的白大褂,口袋里总是装着听诊器和一本厚厚的医学手册。
医院走廊里永远弥漫着消毒水的气味,候诊区的长椅上坐满了表情各异的病人。一个周三的上午,马友德正在值班室写病历,突然听到急诊室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和推车滚轮的声音。
“车祸伤员,多处骨折,血压下降!”护士高声报告。
马友德立即放下笔,小跑着冲向急诊室。这是他第一次参与重大急救,手指在检查伤员时微微颤抖,但还是准确完成了主治医生交代的各项准备工作。
“冷静是医生的第一素养,”主治医生在缝合间隙对马友德说,“你做得不错。”
那一刻,马友德感受到了这份职业沉甸甸的重量。
而在城市的另一端,高志平的警校毕业仪式充满了阳刚之气。操场上,学员们穿着整齐的制服,在烈日下挺直脊背。高志平作为优秀学员代表上台接受了表彰,他从领导手中接过证书时,标准地敬了一个礼。
他被分配到城北的派出所,那是一座不起眼的三层小楼,门口挂着略微褪色的牌子。派出所里总是人来人往,报警电话铃声、居民的抱怨声和民警的调解声此起彼伏。
高志平的日常工作琐碎而具体:调解邻里纠纷、登记暂住人口、巡查辖区治安。一个雨夜,值班室接到报警:幸福小区有夫妻激烈争吵,邻居担心出事。
高志平和老民警王师傅立即驱车前往。雨水猛烈地落在警车的车窗上显得那么刺耳,到达现场时,他们听到屋内传来摔东西的声音和女人的哭泣。
王师傅沉稳地敲门:“派出所的,开门了解下情况。”
门开后,一个满脸通红的男人堵在门口:“我们家务事,不劳警察操心。”
“听到动静很大,确保没人受伤是我们的责任,”王师傅平静地说,同时用眼神示意高志平观察屋内情况。
高志平看到客厅里一片狼藉,一个女人坐在沙发上低声抽泣,额头有一处轻微红肿。他悄悄记下这些细节,同时注意到餐桌上几个空酒瓶。
经过近一小时的耐心调解,夫妻二人终于平静下来,同意次日到社区调解室进一步解决问题。回派出所的路上,王师傅对高志平说:“基层警务就是这样,没什么惊天大案,却关系着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秋意渐浓的周末,铁蛋终于决定出门走走。他漫无目的地登上通往城北的公交车,在省附中附近下了车。不知不觉间,他走到了李二盛工作的学校门口,正犹豫是否进去找李二盛,却看到一个穿着警服的熟悉身影也从对面走来。
“大驴?”铁蛋惊讶地叫道。
高志平转过身,脸上露出笑容:“真巧,我今天休班,想来看看二盛。”
这是自从毕业以来三人的第一次重逢。李二盛匆匆从办公室赶来,额头上还沾着点粉笔沫。他们找了校门口的小面馆坐下,热腾腾的面条冒着蒸汽看起来就很好吃。
“马大哈今天值班来不了,”李二盛说,“美丫前几天来信,说她下个月就要去美国了。”
一阵短暂的沉默后,铁蛋轻轻搅动着碗里的面条:“你们都有方向了,就我还像个没头苍蝇。”
高志平拍拍他的肩:“路都是人走出来的,你脑子活,肯定能成事。”
夕阳照在大街旁的公交车站显得那么孤单且细长,三人分别时约定春节再聚。铁蛋独自走向公交站,秋风卷起地上的落叶,他拉紧了旧外套的衣领,目光却不自觉地投向了远处朋友们的背影。也许,明天会有他想寻找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