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蒸汽机车止阀的改进 (第1/2页)
陈卫东抵达丰台机务段,还有半小时下班,胡队长:“各位同志,我现在需要先回公安段报告情况,等汇报完,给大家伙准备点好东西补补身体。”
周一循:“胡队长,就一点血,不值当劳师动众,您忙着就成。”
“就是,大家伙都年轻,身体底子好。”
胡队长摆摆手,这件事不管公安段,还是机务段都会对这次献的同志表彰,并且给送补品,工人尤其还有两位大学生,那可是机务段的根本,要是补身体没到位。
那就等着工会杀上门吧,这会的工会可真的是为工人敢和领导拼命的。
重点感谢的必是陈卫东,要不是他关键时刻力挽狂澜,还不知道什么情况呢。
周一循伸了个懒腰:“老六,我先回宿舍了,一起不?”
“我想着回一趟检修车间,拿点东西,你先回去吧。”
陈卫东和舍友打了一声招呼,就先来到了检修车间:
黄主任:“大家伙维修的时候都注意点,将已知的和平型机车的数据都记录下来,这份报告,说白了不是大学生一人的事情,而是咱整个检修科的。”
“这种改进机车,是技术科和机车厂的事情,怎么还让咱检修科干活?”
“干吧,就是多记点数据,再说陈卫东是个好同志。”
陈卫东回到车间,黄主任就抱着一大堆图纸走过来:“卫东,这是你和平型的图纸。”
陈卫东眼睛一亮,他迫不及待的拿到图纸,打开,要知道这个年代,铁路机车的图纸主要采用手绘方式。
技术人员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反复试验来攻克技术难题。例如,青岛四方铁路工厂在研制国产蒸汽机车时,曾因月牙形钢板硬度不足等问题困扰,最终通过手绘图纸优化设计参数。
陈卫东上学的时候就有专门的制图课,毫不客气的说,这个年代,手绘的机车设计图,堪比后世的打印机,规范的可怕。
“黄主任,那我就先去准备报告了。”
陈卫东从实践到理论,以及各种计算,开始着手写机车缺陷报告。
和平型机车缺陷很多,最主要的就是锅炉问题,所以陈卫东写的时候也是从锅炉开始写起:
和平型机车锅炉没有燃烧室,火箱容积和火箱传热面积都偏小。
火箱是燃料燃烧的主要处所,火箱容积小,就会引起燃料的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增大,使锅炉效率降低,火箱也是锅水吸收热量的重要处所,火箱传热面积过小,就会减少锅水所吸收的热量,使锅炉的蒸发量减少,同时也降低了锅炉效率。锅炉蒸发能力不足,效率偏低,锅炉与汽机的工作能力不相适应.....
只是要改进燃烧室,陈卫东是循序渐进,先给和平型加上燃烧室呢?还是直接上波特炉?
要是上波特炉,也不能照搬,得上旋风式波特炉。
波特炉,又名煤气发生式火箱(Steamlocomotivegasgeneratingfirebox),这种锅炉能大幅度提高机车效率。
原理就是把汽缸做功后的废蒸汽注入火箱内让煤炭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及煤气,一氧化碳混着未烧干净的煤粉碰上热空气产生二次燃烧,提高燃料的利用效率。
波特炉的核心是将锅炉传统燃方式的火箱改为煤气发生器燃烧方式的火箱。
简单说就是对传统机车火箱进行改造,将煤炭投入火箱后,直接在火箱里发生炉煤气,一旦改造成功,那新国家就可以掌握最先进的蒸汽机车技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