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找到你真不容易啊! (第1/2页)
筒子楼的斗室平日里并无人来往,但今天不一样。
钟友为、王蕴如面色拘谨地坐在床边,有过一面之缘的马局长正坐在家里的板凳上,唯一的沙发位上则是一个戴着眼镜,略显发福的男人。
看到钟山进门,四个人都站了起来。
那个陌生人看着钟山脱口而出,“你就是老钟?”
钟山一时有些懵,他扫了一眼众人,看看同样好奇的王蕴如,再看看亲爹手里紧紧攥着的故事会,他顿时明白了。
“您是……故事会的吴编辑?”
一边说着,他心里总觉得不对。
怎么吴编辑还能惊动自己父亲的领导?
不过马上钟山就不用猜了。
“哈哈!钟山你说错啦!”马局长一步挤开钟友为,满面春风地站到了俩人旁边。
“这位不是故事会的编辑,而是香江长城电影公司的资深导演,张新言。”
钟山眨眨眼,万没想到自己能在此时此刻见到这一位。
如果一定要用时髦的方法介绍张新言,那么大约就是“你可能不认识我,但是你一定看过我的《少林寺》、《少林小子》、《白发魔女传》、《云海玉弓缘》。”
尤其《少林寺》凭借一毛钱的票价实现上亿票房,真真是一代人的经典记忆。
而张新言这位在港台内地都创作武侠电影历史记录的知名导演,不仅是新派武侠片的宗师人物,更是一手捧红了李联杰、于海、于承惠等功夫明星。
“老钟啊老钟!找到你真不容易啊!”
张新言伸手跟钟山握了握,眼神里透露出满满的幽怨,搞得钟山有点毛。
众人各自落座,在中间人马局长的穿针引线下,钟山才大概明白了事情的经过。
时间拨回到今天早晨。
原来张新言之前在黄山筹拍《白发魔女传》的过程中读到了自己那篇《黄河大侠》,一看之下惊为天人,打算把小说的影视版权买下来,就安排跟组的编剧薛后去办事。
哪知薛后普通话实在太差,给故事会打了两次电话没说清楚。
这段时间正好《白发魔女传》剧组因为演员关系暂时停工,为了落实情况,国语不错的张新言干脆亲自跑了一趟沪上。
今天早晨,当张新言走进故事会编辑部报名来意,吴复兴对于这种事情自然乐见其成,马上就找出了钟山此前留下的通讯地址。
这两个通讯地址,一个是在王府井大街附近的邮电局,另一个备用地址则是甘家口的筒子楼。
当初钟山为了低调行事,在来信里说明了:有信就邮寄到这个邮电局,自己定时去取即可;而备用地址则是目前的住址,如果来京可以到此约见。
有了地址,张新言决心直接跑一趟。
仗着香江人的身份,他一路畅通无阻,当天从沪上坐飞机,不到中午就到了燕京。
从飞机场找了一辆出租车,张新言拿出地址,直奔甘家口。
等到下午,当张新言根据地址找到三楼的时候,钟友为一家四口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他直接扑了个空。
但这可是筒子楼啊,热心的邻居简直不要太多。
在钟友为门口踟蹰片刻,张新言就被筒子楼里的热心妇女团团围住。
饶是张新言国语说得还行,热心的金奶奶还是一眼判定了他的同胞身份。
听说他来找“老钟”,金奶奶一拍大腿。
“老钟还能有谁,钟友为呗!他在教育局上班,你听我的,我带你去!”
这份儿热情把张新言给整不会了,只得任由金奶奶坐上了自己的出租车,陪着他一路到了教育局办公楼。
官方部门,消息传递还是很快的。
听说有香江客人找上门,金奶奶跟张新言在楼下等了没有五分钟,马局长就出现了。
张新言一开始没闹明白,还以为马局长就是“老钟”,上来就满脸笑容地握住了马局长的手。
正在马局长心神荡漾的时候,张新言吐出一句话。
“老钟啊老钟!找到你真不容易啊!”
马局长闻言尴尬,又看看左右,脸上是大大的困惑。
好事的金奶奶此时赶忙凑过来,又开始一通解释。
她一着急,也没说清楚,马局长越听越乱,擦了擦汗,干脆安排道,“找个人把老金同志送回家!”
送别了金奶奶,看着一脸茫然的张新言,马局长笑得雍容大气,谈吐也儒雅起来。
“这个,张先生啊!钟友为是我们单位一位同志,你放心,我马上就帮你找到他!”
说罢,他拉着张新言回到办公室,坐下沏茶,又重新打听了一番来意。
听说张新言是因为钟友为写的一篇小说《黄河大侠》而来,他颇感意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