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0章 赵副部长的震撼:一年至少节省七百吨铜 (第1/2页)
听到刘国华的问话,秦风呵呵一笑,摇头道:“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种新式子弹使用的是覆铜钢技术,就是在钢带表层覆盖一层薄薄的铜皮,同样可以达到黄铜子弹的效果。
就拿现在我们即将生产的7.62毫米枪弹来说,其重量大约是16.4克,所需铜大约10克左右的铜,而在使用覆铜钢基材的情况下,只需要1.2克左右的黄铜。
一颗全铜子弹的基材,可以生产8颗子弹,而且这种覆铜钢材料的成本仅有黄铜的十四分之一。
不仅缓解我们当前黄铜材料不足的问题,还可以节省子弹生产成本。
这也是苏熊当前采用的新技术。”
听到秦风的讲述之后,刘厂长整个人都被震惊住了。
原来子弹还能这么做?
而且秦局长可是说了,这是苏熊的最新子弹技术。
如果他们也可以做到的话,那么将可以为国家节省海量的铜原料。
虽然说钢材龙国也缺,但相较于铜来说,钢获取的途径就容易很多了。
只要能够攻克这项技术,那么对于51厂最大的制约就不存在了,他们可以放开手脚全力生产新式子弹。
想到这里刘厂长的呼吸声都有些粗重了起来,他抬头看向秦风。
“秦局,我们真的能做到吗?”
可这样的新式技术,是他们51厂能够掌握的吗?
秦风自信道:“只要我来了,就一定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解决。”
有了秦风的保证,刘厂长也咬牙道:“好,我们51厂一定全力配合秦局。”
51厂是有着生产任务了,要研制新式子弹肯定需要占据生产线。
本来51厂的产量就不是很如意了,又少了一条生产线,产能将会进一步降低。
所以刘国华能够做出这个决定,也是承担了很大压力的。
有了51厂的全力配合,新式子弹的生产很快就开始了。
生产的第一步就是覆铜钢基材,一共需要用到三种设备。
分别是燃煤加热炉,将预加工的钢坯加热到900【表情】左右。
这个燃煤加热炉51厂就有现成的。
在完成了钢坯的加工后,马上就被送入了来自鞍钢的二辊可逆式轧机中。
钢坯将在这台机器当中和铜层进行高温高压复合,最终形成所需的覆铜钢基材。
这也是生产子弹所需的主要材料。
在轧机大于一千吨的压力下,首批覆铜钢基材顺利完成了加工。
然后就是送到冷却水槽当中进行控温定型。
到了这一步还没完,因为覆铜钢的主材是钢材,极容易生锈,所以这里就需要用到硫酸池、碱液中和槽以及磷化处理池这三种化工材料。
在硫酸池当中,浓度15%左右的硫酸可以将去除覆铜钢的氧化层。
然后送到碱液中和槽当中,这样可以去除残留酸腐蚀。
最后就是磷化处理,用于增强覆铜钢基材后续冲压的润滑性。
到了这一步,基材就完成了出力,接下来按照正常流程生产子弹即可。
这个过程刘厂长都看在眼中,看着眼前处理好的覆铜钢基材,顿时就有些懵了。
“这就搞好了?”
秦风颔首道:“材料不就在你面前摆着吗?”
“.......”
刘厂长还以为加工这种材料会很难,但没想到居然这么简单。
这的确是刘厂长的错觉。
龙国在历史上于52年从苏熊引进这种覆铜钢子弹生产技术,但是直到57年才开始大规模生产,期间经历了5年的时间来吃透这项技术。
所以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这项技术并不简单,只是秦风的存在让龙国跳过了吃透技术的步骤,直接进入到生产程序当中。
所以才会让刘厂长觉得很简单。
基材已经出来了,接下来就是子弹加工的过程。
而在加工的过程当中,秦风也发现了问题所在。
这个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51厂的管理问题。
想要进一步提高子弹的合格率,工厂管理体系必须要改革和完善,他也已经有了思路。
他并没有马上指出,而是继续进行观察。
子弹在经过了冲压、热处理、机械加工、组装后,最终成型。
秦风从箱子当中拿起一枚新式子弹看了起来,同时拿出一颗进口的M43型子弹进行对比
这种子弹和苏熊的M43型枪弹在样式上并没有任何区别,唯一区别就是子弹颜色不一样。
现在的M43型枪弹采用的是电镀黄铜工艺生产,覆铜钢材料生产的M43型枪弹要在52年后才大规模生产。
所以M43型枪弹颜色更深一些,51厂产的子弹颜色略浅,还是很容易看出来的。
“这就是覆铜钢子弹——”
刘厂长拿起了一枚子弹仔细端详了起来,连连赞叹道:“太不可思议了,没想到居然另辟蹊径,解决了黄铜材料不足的问题。
这种新式子弹算下来的话,成本至少是黄铜子弹的五分之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