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9章 覆铜钢子弹,解决龙国子弹的大问题 (第1/2页)
296厂坐落于山城第四区,也就是大坪一带。
现在整个296厂上下喜气洋洋一片。
在经过他们日夜努力之下,终于完成了莫辛纳甘卡宾枪样枪的试制,而且专家团队对于这款步枪的评价还不错。
再给他们一年左右的时间进行完善,这把枪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作为共和国第一款军用制式步枪,被他们拿下。
这对于296厂来说可是莫大的荣耀。
然而就在这个喜气洋洋之际,却传来了噩耗。
“什么?取消步枪仿制项目?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明明都快造出来了,为什么要取消了?”
296厂厂长无法接受这份来自兵工总局的行政命令。
这对于他们296厂来说不亚于一记当头棒喝。
前来传达命令的一名副局长欲言又止,但看到被这道命令大受打击的296厂领导层,他还是选择透露一小部分的内情,都是自己的同志,并不违规。
“626厂已经成功研制出了一款非常先进的步枪,不出意外的话这把枪将会成为我军的主力步枪。
等这款新枪完成了后续量产工艺后,你们296厂也将转为生产这款新枪,可要提前做好准备。”
“非常先进的步枪?可626厂不是和我一样研制共一个项目吗?他们会研制出新式步枪呢?”
厂长难以接受这个结果,可他依旧想不明白为什么突然就变成这样了,一点风声都没有传过来。
副局长脸色严肃道:“这就不是你应该关心的了,要谨记组织的保密条例。
反正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
东北、沈阳城!
秦风已经解决国产AK步枪的量产工艺,只需要等进口的镀铬槽就位。
他留下的镀铬工艺他们就能够迅速掌握,并对AK-47突击步枪进行量产。
解决了626厂的问题后,秦风便来到了同在沈阳城的51厂。
子弹问题迫在眉睫,必须要尽快解决,才能让上级不再顾虑新枪的量产问题。
秦风对于51厂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
因为他在60年代下放的时候,这个51厂他就待过一段时间。
51厂现在依旧还处于恢复生产阶段,所以弹药产量并不是很高。
在52年的时候,有了苏熊稳定的钢铁和黄铜供应后,51厂的子弹年产量高达数千万发,有一个月的产量甚至逼近到了一千万。
而当时全国子弹总产量也才1.5亿发。
51厂一个厂的子弹产量就逼近全国产量的一半,从这里也可以看出51厂的实力还是相当不错的。
毕竟是沈阳兵工总厂的第一分厂,底蕴摆在这里。
“秦局,我们51厂现在可以量产各口径子弹超一千万发,各型炮弹十万发。
要说困难也有很多。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原材料黄铜不够,这也极大的限制了我们的生产能力。
不然我们有把握将子弹的年产量提升到2000万以上。”
跟秦风进行汇报的人正是51厂厂长刘国华。
和他所想的一样,51厂遇到的首要问题反而不是设备,而是原材料。
龙国现在主要的问题就是地大、人口多,但资源少。
其中石油、铜矿等重要战略资源匮乏问题尤为突出。
根据他重生之前的数据统计铜矿全球总储量将将10亿吨,而龙国铜矿的储量却仅占据世界铜矿储量的4%,也就是四千万吨左右。
而这4000万吨当中仅有少部分正在挖掘,主要的大型铜矿依旧还深埋地底,并未被发现。
再加上龙国立国之后,西方对龙国进行严密的封锁。
所以龙国根本无法从国外进口铜矿,而自家的铜矿又少,再加上铜资源又是重要的工业资源。
而黄铜恰恰又是生产子弹的主要资源,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带我去子弹生产车间走走。”
接下来的三天,秦风走遍了整个51厂的子弹生产车间,对于51厂面临的问题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原材料只是51厂面临众多问题最严重的的一个。
其次就是子弹的合格率——根据统计综合下来子弹的合格率仅有45%。
在前些年刚刚恢复生产的时候,这个问题更严重,子弹合格率仅有35%。
而导致这个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就是设备老旧,维护不足。
其二是工人手艺不精,质检体系混乱。
这个问题不止是51厂存在,626厂以及全国各地的国营工厂都存在这方面问题。
总结下来就是工厂管理体系落后。
设备老旧的问题他暂时无法解决,而这个工厂管理体系他倒是有办法。
不过这个问题还是先解决子弹问题之后再拿出来更加有说服力。
在临时办公室当中,秦风的桌面上堆满了图纸。
而这一堆图纸就是覆铜钢子弹的量产工艺图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