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赚翻了! (第2/2页)
它们是国家最急需的“黑夜眼睛”,是能改变战场态势的战略装备。
“生产效率还在缓慢提升,”孙伟良继续汇报:
“但目前主要制约因素有两个:一是核心的光电阴极制备和图像增强管组装环节对环境和操作人员要求极高,现有车间的洁净等级和空间布局已达上限。”
“二是熟练技术工人数量严重不足,很多精细操作需要老师傅手把手带,培养周期跟不上需求。”
林默认真听着,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他看向负责生产和基建的副厂长何建设:
“何厂,伟良刚刚说的情况都听到了吧。”
“‘启明星’是总部下达的死命令,1000台订单必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快完成,现有的生产条件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了。”
何建设神色凝重地点点头:“林所长,我明白,生产线我看过,确实已经挤得满满当当了,您说得对,必须立刻扩充产能!”
林默当机立断:“我的意见是,不能再小打小闹地改造了。”
“我记得我们厂区东边,挨着围墙那边,是不是有一个以前市里废弃的小农机修配厂的厂房?地方不小,就是破旧了点。”
“对!是有那么个地方,荒废好几年了,产权好像还在市里手里。”何建设想了想后回答道。
“好!”林默目光锐利,“就那里了!何厂,这个任务交给你全程跟进!你立刻去和市工业局王局长沟通,想办法把那个厂区整体划拨或者租借给我们,越快越好!”
“拿到场地后,立刻着手规划,按照万级洁净车间的标准,设计建设一个专业的、独立的微光夜视仪生产车间!要能满足未来每月至少500台以上的产能需求!资金从总部刚拨付的货款里出!”
“万级洁净车间?”
何建设虽然不太懂具体标准,但听名字就知道要求极高,他感到肩头一沉,但更多的是被信任的激动,
“是!林所!我保证以最快的速度拿下场地,并组织力量完成改造!绝不影响‘启明星’的生产任务!”
“嗯,要的就是这个劲头!”林默赞许道:
“人员方面,从全厂范围内,选拔一批政治可靠、手脚麻利、有文化基础的年轻工人和学徒,充实到‘启明星’生产线。”
“孙伟良你们项目组要负责编写详细的培训教材和操作规程,配合何厂长,尽快把新工人带出来!”
“是!”李卫国和何建设同时应道。
安排完最紧迫的“启明星”扩产事宜,会议又依次听取了其他几个重要项目的汇报。
负责63式自动步枪改进型生产的车间主任汇报道:
“林所长,63改生产线运行平稳,目前主要产能已按计划转移至二厂,本月计划产量3000支,目前已完成1800支,全部通过质检,无一批次质量问题。原材料储备充足,可确保后续生产。”
接着,HEX高能炸药项目的负责人,老师傅刘金山,现在已提拔为化工车间主任,用他带着浓重口音的普通话汇报:
“林所长,HEX炸药生产一切正常,月产稳定在1.5吨左右,完全满足‘红箭-1’战斗部装药需求。成品率保持在98.5%以上,安全性零事故。”
“就是……嘿嘿,那帮化工系的大学生娃子,老想鼓捣新配方,让我给撵回去搞理论学习去了,可不能让他们瞎胡闹。”他的话引起了一阵善意的笑声。
“现在有关于配方的问题还是要谨慎一些,不过话说回来有这种精神是好的,科研就是要大胆设想,小心验证!”
林默笑着说道:“回头我亲自去和他们聊聊。”
“交给他们一些具体的研究任务。”
最后“红箭-1”火箭筒项目组汇报:
“报告所长,‘红箭-1’总装线运行顺畅,月产能已突破2000具。第二批总部订单正在加紧生产中。”
“林所您要求的部分部件向二厂转移的工作也已启动,预计下个月,二厂将能承担30%的结构件生产任务。”
一个个项目,一组组扎实的数据,清晰地勾勒出红星厂目前多头并进、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
军用订单任务饱满,民用产品异军突起,前沿科研持续突破,产能扩张有序推进。
到此刻,一个健康,具备强大自我发展能力的军工科研联合体,已然成型!
相比于去年年末,林默刚刚来报道时那会的小破落厂,现在的红星厂早已经鸟枪换炮,不知不觉已经拥有2000多名生产以及研究人员的中型厂了。
会议结束时,所有人都感到心潮澎湃,干劲十足。
林默站起来做最后总结,声音沉稳而有力,传遍整个会议室:
“同志们,我简单说几句,目前的厂子成绩非常不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在这里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
林默深深鞠了一躬:“电视机的成功,证明了我们有能力在市场经济中闯出一片天,但这仅仅是开始!”
“我们红星厂已经和其他军工厂完全不一样了,‘启明星’的突破和订单,代表了总部和国家对我们的信任与重托。”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机遇与挑战并存!任务依然艰巨,时间依旧紧迫!我希望大家回去后,将今天的会议精神传达给每一位职工,鼓舞士气,再接再厉!”
“散会!”
众人带着满满的信心和部署离开会议室。
林默走到窗前,看着厂区远处着正在平整土地、准备兴建新车间的那片荒地,心中豪情万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