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一鸣惊人! (第1/2页)
就在红星厂电视机大卖特卖的时候。
南疆,丛林山地前线。
夜色,如同浓稠的墨汁,泼洒在热带雨林的上空。
没有月亮,空中只有几颗稀疏的星辰,透过层层叠叠的树冠,投下微不足道的光斑。
某师直属侦察连一排三班,此刻正隐蔽在一处坡度陡峭、植被茂密的山脊反斜面。
班长陈剑,一个脸庞黝黑、眼神锐利如鹰的老兵,正靠着一块冰冷的岩石,用牙齿狠狠撕扯着一块压缩饼干,仿佛在咀嚼着刚才战斗的憋屈。
他身边或坐或卧着七八个战士,个个衣衫褴褛,脸上带着疲惫以及尚未散去的怒火。
就在几个小时前,黄昏时分,他们奉命对前方无名高地上的敌军一个加强排阵地进行拔点作战。
敌人高地位置刁钻,火力点交叉配置,尤其是几处利用天然岩洞构筑的暗堡,更是没有任何明显的弱点,如同一个铁王八一样。
三班作为尖刀,试图利用夜色掩护抵近突袭,结果……损失惨重!
“狗日的!那黑灯瞎火的,根本啥也看不见!”
“这怎么打?”
一个脸上带着新鲜擦伤的年轻战士,外号“猴子”,忍不住低声骂了一句,狠狠捶了一下地面:
“刚摸到半山腰,就被他们的机枪罩住了!要不是老班长找机会拉我一把,我这条命就直接交代在那儿了!”
他口中的老班长,是班里的爆破手李援朝,一个沉默寡言的中年汉子,此刻他正默默地检查着手里那具沉重的红箭-1发射筒,眼神黯淡。
在刚才的撤退中,为了掩护“猴子”,他的手臂被跳弹划开了一道深可见骨的口子,卫生员刚刚做了紧急包扎,鲜血还在慢慢渗出。
“他们肯定有夜视装备!”另一个战士瓮声瓮气地说。
陈剑咽下干涩的饼干,点点头。
他何尝不知道敌人装备了少量的微光夜视仪。
虽然可能性能不算顶尖,但在这种完全无光的丛林夜晚,哪怕只能看出去几十米,也足以形成压倒性的优势。
我们呢?我们靠的是耳朵听,是靠对地形的记忆,是靠经验和运气!在真正的黑暗面前,再好的军事素养也要大打折扣。
“行了,都别抱怨了!”陈剑压低声音,来说安抚着大家:“仗没打好,是我的责任,都各自检查一下装备,补充体力,想想下一步怎么办。硬冲不行,就得想别的法子……”
“高地一天时间内必须要拿下来。”
“不能再继续耗下去了。”
“不然会耽误整个战情推进。”
他的话虽然沉稳,但内心同样充满了无力感。
夜间攻坚,没有有效的观测手段,两眼一摸瞎,这无异于让战士们去送死。
难道只能等到白天,在敌人火力下硬啃?
那伤亡………简直………想都不敢想。
就在这时,通讯员猫着腰,如同灵猫般悄无声息地潜行过来,脸上带着一种难以置信的兴奋,压低声音急促地说:
“班长!连长让你立刻去连部一趟!有紧急装备配发!说是……说是咱们自己的‘夜眼’到了!”
“夜眼?”陈剑一愣,周围的战士也都竖起了耳朵。
“对!就是夜里能看清东西的玩意儿!刚从后面送上来,数量不多,优先配发给咱们这些尖刀分队!”
陈剑的心猛地一跳,喜不自胜,立刻起身,压低声音吩咐道:“你们原地待命,保持警戒!没有我的命令不允许擅自主张!”
说完,跟着通讯员迅速消失在黑暗中。
连部设在一个相对坚固的天然岩洞里,此时里面气氛有些不同寻常。连长脸上带着一种混合着激动和期待的神情。
他面前的地上,放着几个墨绿色的、印着“绝密”和“红星-启明星”字样的长条箱子。
“陈剑!你来得正好!”连长看到他,立刻招手:
“赶紧看看。”
“总部紧急调拨的新装备,微光夜视仪!”
“你们三班是咱们连的尖刀,第一批配发给你们班三具!立刻领取,组织熟悉,今天晚上,一定得给我把丢掉的面子挣回来!”
陈剑看着连长打开箱子,里面是三个造型简洁,带着目镜和电池盒的筒状设备,以及厚厚的说明书。他拿起一具,入手沉甸甸的,一股冰冷的金属感传来。
“这……这就是咱们自己的夜视仪?”陈剑有些不敢相信。
他见过缴获的敌方那种笨重的早期型号,但手里这个,看起来要精巧不少,明显就要高级不少。
“对!红星厂造的!和手头上的红箭-1火箭筒是一个厂家,听说厉害得很!”
“别愣着了,赶紧看说明书,组织你的人熟悉操作!我给你们一个小时!”连长语气斩钉截铁。
陈剑不敢怠慢,立刻抱着箱子和说明书返回了班级隐蔽点。
当他把三具“启明星”微光夜视仪拿出来时,所有战士都围了上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传说中的“夜眼”。
“我的乖乖,这就是能让晚上变白天的宝贝?”
“看着比缴获的那些鬼子货精神啊!”
陈剑按照说明书上的简易操作步骤,撕开设备前后的保护盖,装上配套的电池,然后将其卡在一个简易的支架上。
他深吸一口气,在其他战士紧张期待的目光中,将眼睛凑到了目镜上,按下了开关。
嗡……
极其轻微的电子启动声。
下一秒,陈剑的身体猛地一震,如同被电流击中!
他死死地抵住目镜,喉咙里发出一声压抑不住的、近乎呻吟的惊叹:“我……操……”
“班长?咋了?看见啥了?”“猴子”急切地问。
陈剑没有回答,他完全被目镜中的景象震撼了!
那不是一个漆黑的世界,而是一个清晰的、笼罩在柔和而明亮的绿色光辉下的世界!
原本隐藏在浓重黑暗里的树木、岩石,灌木丛,此刻纤毫毕现!
他甚至能看清几十米外一片芭蕉叶上的脉络!
远处的山脊轮廓,敌人阵地前依稀的铁丝网障碍……一切都如同在阴天傍晚时分看到的景象,虽然色彩单一,但细节丰富,层次分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