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寻求合作 (第2/2页)
在应用稀土的各个领域,稀土永磁材料是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分支,它不仅给稀土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也对许多相关产业带来十分深远的影响。
据梁文建介绍,国内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起步于七十年代,当时以钐钴(Sm-Co)永磁体为主,但后来开发出的钕铁硼(Nd-Fe-B)永磁体,无论原料构成还是材料性能都更具优势,从各方面分析,钕铁硼永磁体是稀土永磁材料的发展趋势。
专家的这番介绍,让石云峰受益匪浅,他不仅知道了应用稀土各领域的发展趋势,还让他明确了接下来的工作重点,他决定听从专家的建议,把研制开发钕铁硼永磁材料作为永辉公司产业转型的第一个突破口。
“也就是说,永辉公司委托我们研究二室第一课题组研制钕铁硼永磁材料,课题定了,具体怎么合作呢?”二室主任老蒋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不知道如何操作。
黄处长经验丰富,“这不就是常说的横向科研项目嘛,石总主动找上门来,对于你们来说,可谓机会难得。课题的开展跟上级下达的纵向科研项目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纵向科研项目由上级机构拨付资金,横向科研项目由委托单位支付科研经费,并定期向委托单位提交试验报告,汇报试验进展。”
石云峰亲手创建了四通集团公司,虽然经历过很多事情,但对于委托研发这种合作形式,他还是第一次遇到,石云峰有更多的问题需要搞清楚,比如科研项目所需经费的预算依据是什么?一旦试验取得成功,怎么界定科研成果的归属?如何及时了解科研试验的进展情况?等等问题,都需要黄处长给予详细解答。
因为双方都有合作意向,相互交流比较顺畅,石云峰在附近找了一家宾馆住下来,等待签订正式合作协议。
过了一天,黄处长把协议草稿送到宾馆让石云峰过目,虽然第一次经历这种事情,但在创建四通集团过程中,石云峰跟科研院所和设计机构没少打交道,看了黄处长起草的协议,他觉得除了协议条款的细节有所不同,跟其他合作协议没有太大区别。
石云峰对协议形式没有多少异议,但他对科研经费预算构成和科研成果归属有不同意见,“在完成稀土永磁材料研发课题过程中,课题组现有部分仪器设备可以利用,可能还需要新添置一些仪器设备,我觉得应该把这两部分仪器设备分别罗列出来,并标出价格。”
“双方诚心实意合作,有必要那么认真吗?”
“黄处长,咱们亲兄弟明算账,使用课题组的现有设备,我们可以付租金,但新购置的仪器设备在项目完成后,就留在课题组,新添置仪器设备的资金,是否可以抵扣租用现有设备的租金?如果不够抵扣,我们补齐所缺,要是超过租金,多出的部分我们也不拿走,但事情要说清楚。”
“石总,你不愧是大企业掌门人,做事精明又不失大方,跟我遇到的其他企业老板完全不一样!还有别的吗?”
“协议中提到的院室两级管理费,我不明白怎么收取比例还不一样呢?都在同一个单位,这还有区别吗?另外,课题组的人员配置一定要合理,课题组需要的科技人员,一个也不能少,不需要的人,不能列入开支名单。”
根据老黄的解释,院室两级管理费收取标准不同,是有关政策的规定,石云峰表示理解。强调课题组的人员配置合理性,石云峰的目的就是不养闲人,这是他管理理念的一部分。但是,黄处长的承诺是一回事,基层能否严格把关又是另一回事。
对于成果归属的异议,老黄原以为石云峰不会在乎这方面问题,但石云峰认为,企业提供了科研资金,说不定还要提供放大试验所需的一切条件,如果不能在科研成果中占据一席之地,无论如何说不过去。
经双方协商,最终决定科研成果的归属,甲乙双方各占百分之五十的权益。
综合各方面意见,对协议草稿进行修改后,于第四天上午在华昌材料研究院会议室正式签署,按照协议规定,在委托方资金到账的第二天,乙方正式启动科研项目。
随着合作协议的签署,石云峰于当天上午十点给四通集团财务部打电话,让他们往指定账户汇入第一笔科研经费,等到华昌研究院财务科确认资金到账后,石云峰才起程返回。
当石云峰带着合作协议回到公司的时候,见他办公室的门开着,魏盛发直接闯了进来,“石总,你可回来了!怎么去了这么多天?”
“魏总这么慌慌张张的,出什么事了吗?”
魏盛发没好气地说:“你要是再不回来,事情就大了!”
石云峰放下手头的工作,“什么情况?跟我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