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64章 心不慌了,手也不抖了 (第1/2页)
直到早饭时间结束,呼啦啦的一群人都回到各自的教室坐好。
先生还没来,坐在黄字班里,得到先生夸赞,还是黄字班第一个吃到鸡腿儿的李牧承,惹得不少同窗羡慕嫉妒。
这不?就有那么几个人暗暗交换了一个眼神,推选出一个代表发表了他们的不满。
“有些人还真是爱出风头,从人贩子村里走出来,能有什么好德行?这样的人和我们做同窗,真是耻辱!”
李牧承挑了挑眉。
人贩子村?
这个词还真听过几耳朵。
分家那天,村长就抱怨过。
后来自己家分出去单过,陆陆续续的也见到不少嫁出去的人哭哭啼啼的跑回来。
至于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就不清楚了,不过听这些人的话,想来李家村的事闹得更大了。
这不?又有一个同窗酸溜溜的站出来。
“你这话就不对了,人贩子村出来的咋了?还不是被先生夸赞了?这说明只要人聪明,出身什么的不重要。就是可惜了,人贩子村出来的能读书,不偷不抢诚信经营的商户人家的孩子不能读书。”
这话说得就有些膈应人了。
明明只是规定商户不能参加科举,可没规定商户不能读书。
这不就是偷换概念,诚心找不痛快嘛!
只是这些人叭叭了这么多,没有一个人敢直接点李牧承的名字。
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他们不敢。
这事儿要是闹到先生们那里,挨罚肯定是少不了的。
毕竟来私塾的第一堂课,先生的第一句话就是——
“我南城私塾可以出资质平平的学生,但不能出听风就是雨,只会叽叽喳喳的长舌妇!在私塾里要团结友爱,出了这个私塾就是同一条船上的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就在这时,身后忽然响起一道声音。
“一个个的都记不住我的话,不想在我南城私塾读书就回家去找你们的爹娘,把你们都领回去,爱去哪儿去哪儿!”
黄字班所有学生都瞬间安静下来,灰溜溜的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好。
这时候他们才发现,冯先生铁青着脸站在门口,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的,又听到了多少。
尤其是先生刚才那番震怒的话,瞬间吓得他们都不敢闹腾了。
冯先生此人相当有威严,快步走到正前方位置坐下,直视着一群低着头的学生。
“事实的真相你们清楚吗?张口人贩子村,闭口人贩子村!”
有一道声音从角落里传了出来,听着就很不服气。
“啥真相啊,别的私塾里面李家村的学生都被赶出去了,偏偏咱们南城私塾护着一个未来的人贩子。人贩子读了书有了文化以后,做坏事岂不是更方便了?”
头铁的这位竟然还觉得自己说的挺有道理,连带着声音都不知不觉的大了许多。
冯先生一个眼刀子甩了过去,声音冷冰冰的。
“官府出文书公示了吗?官府说了李家村买卖人口了吗?没影的事在这瞎传,我南城私塾就是这么教你的?”
那学生刚刚从心里冒出来的火苗被迅速扑灭,低着头瑟瑟发抖。
冯先生也不想浪费时间和年纪尚小还不太懂事的学生们讲大道理,更不想借着这个时间把李牧承家里那些糟心事抖出来卖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