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63章 小小年纪身子就这么虚 (第1/2页)
因此,这一晚上李老二一家都陷入不安的情绪当中,连饭都吃不进去了。
半夜,李老二两口子依然睡不着。
“当家的,明天你去镇上瞧瞧吧,咱儿子年纪还小,虽说平日里表现的像个大人似的,可到底……”
话虽然没说完,可要表达的意思李老二还是听懂了的。
更何况他本身也有这个想法,便直接应下了。
“咱家前几天腌的萝卜干也带上一坛子,咱儿子喜欢吃。出门在外不比旁的,同一个屋子里住着的同窗之间肯定要有来有往。”
“对了,给冯先生也带一坛子,再去镇上割一条肉送过去。”
倒也不是李老二两口子抠搜,实在是家里什么情况太清楚。分家那么点儿银子说多不多说少不少的。
家里盖了两间房,还要再去镇上囤些粮食回来,毕竟老宅那边撒泼打滚的非要把现在地里的粮食全都算在老宅头上。
尽管分家那天最后又加了一条,收获的粮食也有二房一份。可按照他们对老两口的了解,分到手里的粮食不会多。
家里那点儿粮食根本撑不到明年粮食下来,再加上明年春耕的粮种钱也得提前备好,儿子读书也是一笔大开销。
二丫再过两年也到了适婚的年纪了,还要给二丫相看人家。
就现在李家村这个烂名声,说亲本就不易。唯一一点好处也就是二丫是那个受害方,不会像李家村其他姑娘一样遭村外的人嫌弃。
现在外面又有了另一种传言,说是李二丫之所以被他大伯和亲爷奶卖了配冥婚,是因为李老二不愿和李家村那群人贩子同流合污,整个村子里的人都在用这种方式报复李老二一家。
这或许就叫因祸得福吧。
但不管怎么说,讲究些的人家还是会打心里膈应这件事儿。
要是碰到家里有蛮不讲理的老太太,非得说自家闺女晦气,他们也不好天天上门指着人家鼻子破口大骂。
能让出嫁女站稳脚跟只有两种,一是指望婆家从上到下全都明事理,没有一个背后使小手段搞阴招的。
可这事儿根本就不可能!
家家户户人都多,子嗣繁茂的人家,谁不想给自己的小家多捞些好处?
靠人不如靠己,所以这第二种站稳脚跟的方式也就是唯一的方式。
多给二丫攒下嫁妆,最好是二丫一个人的富裕程度,抵得过整个婆家,嫁出去之后腰杆子就是硬的!
有奶就是娘,有钱就是祖宗!
有事没事的多给闺女洗洗脑,多和她说一说把钱攥在自己手里才是对的。别被人家一忽悠就为了全家和睦手松。
到时候手里没钱了,人家再以为她傻,没啥利用价值了就被一脚踹到一边去。
至于指望李牧承给他姐撑腰这事儿,暂且不急。
李牧承才五岁,等二丫嫁出去了也还是个毛头小子。
想到这里,李老二重重叹了一口气。
难啊!
但李老二也有了更加强烈的斗志。
不管是为了护住自己的妻儿,还是为了自己一家能立住,不再被老宅拿捏,不被村里人和村外的人背后笑话,他们这一家子必须得努力站起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