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长公主:这都是圣皇之道! (第1/2页)
赵王府,外书房
见得赵王进来,周良连忙整容敛色,起身相迎,拱手道:“下官见过王爷。”
杨攸行笑了笑,道:“周大人星夜造访,不知有何贵干?”
周良道:“下官有一事还要请教王爷。”
杨攸行落座下来,招呼着周良:“周大人,无需多礼,坐下说。”
毕竟是朝廷九卿之一,礼数不可怠慢。
周良这才落座下来,迎着杨攸行的目光,开口道:“今日下官派人抓了兰溪沈氏的一个少年,其名沈羡。”
在杨攸行的注视下,周良将白日里发生之事一五一十讲述,道:“下官不知天后娘娘身边儿何时出了这等人物?不知王爷可曾知晓?”
杨攸行目中也涌起趣味,道:“本王也不知道,不过据你所言,娘娘对他礼遇甚隆,长公主也前往探望,莫非是扮作凡人,游戏人间的仙道高人?”
这也说得过去,天后面对太清、玉清两家的压力,正是需要仙道巨擘助力的时候。
周良怔了下,心头更为惶惧,迟疑道:“应该不是,其人乃为兰溪沈氏子弟,今日秘书监少监沈临也带着族人来到了大理寺。”
杨攸行想了想,目中现出猜测,道:“那可能是有一个仙道高人的师父。”
杨攸行怎么都不会相信,一个少年仅仅凭借自身才智谋略,能够在杀伐果决的天后面前受此隆遇。
周良闻言,眉头皱紧,语气中满是不确定:“此事难说。”
“不管如何,就是有这么一个人,事实上受天后娘娘的器重。”杨攸行轻声说着,道:“周大人如果实在不放心,这两天可以好生调查一下,本王也纳闷儿,天后娘娘身边儿什么时候出现了这等人物?”
周良闻言,心头愈发凝重。
杨攸行只是提点两句,并无其他言语,道:“庆王的案子,讯问的如何?”
“陷入了僵局,庆王不招供。”周良心不在焉道。
杨攸行道:“周大人还是得多用点心,依本王看,实在不行,交于御史台鞠问,总能拔出萝卜带出泥。”
说到最后,这位赵王语气幽冷几许,显然对李景宗室恶意满满。
周良听懂了杨攸行话语中潜藏的杀机,连忙道:“王爷放心,下官这段时日加紧鞠问,尽快挖出庆王在宗室的同党。”
杨攸行敲打了两句,又转而道:“本王明日觐见天后娘娘,向宫中再打听打听这位沈先生的来路。”
周良闻言,起得身来,拱手道:“多谢王爷操持。”
赵王杨攸行笑了笑,出言宽慰道:“你也不要过于忧虑了,天后娘娘对你信重有加,朝廷狱政多有仰仗之处,一二幸进之徒,难以动摇天后对你的信任。”
周良道:“下官受天后娘娘简拔于微末,唯有肝脑涂地以报。”
心头却难免想起天后在大理寺处置索元礼时的冷酷,以及对他的态度转变。
帝王最是凉薄不过,何况是一介女流。
杨攸行道:“周大人,本王还有别事,就不多留你了。”
周良道:“那下官告退。”
说着告辞离去。
待送走了周良,赵王杨攸行重新返回后宅,而白马寺的住持法明,仍在原地相候,只是就着灯火,正在阅览随身的佛经。
“法明大师还是手不释卷啊。”赵王杨攸行爽朗的笑声传来。
法明放下手中的《大云经》,宣了一声佛号,道:“王爷理事回来了。”
“些许琐事,不值一提。”赵王杨攸行笑了笑,重又落座下来,目光落在法明手中的《大云经》上,问道:“大师手中经书可有武者证道的法门?”
身为第五境武者,自然知道人仙乃是武道的顶点,杨攸行如何肯甘心?
但不说既封王爵,气运纠缠不能炼气,就是这仙道资质……也不行。
“贫僧手中经书没有。”法明道:“但我教《阿含经》中所载的舍利子法门,可使武者性灵成果,成阿罗汉之境,超脱苦海,直达彼岸。”
杨攸行目光有些疑惑,道:“人仙之上,已无境界,此乃太祖、太宗和开国勋贵的共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