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同心同行的未来 (第1/2页)
鎏金灯光从会展中心的穹顶垂落,裹着悬浮的彩色气球,在人群头顶织成流动的光网。空气中飘着奶油蛋糕的甜香、气球橡胶的淡味,还有骑手们身上特有的、混着风与阳光的气息——那是跑遍城市街巷才有的味道。“同心配送联盟”五周年庆典的横幅悬在舞台正中央,红底金字被灯光映得发亮,边角垂着的流苏随空调风轻轻晃,像在数着台下攒动的人影。
林溪牵着朵朵的手,站在舞台侧幕。朵朵穿了条浅蓝的连衣裙,辫子上绑着和骑手马甲同色的橙丝带,小手紧紧攥着林溪的食指,眼睛亮晶晶地盯着台上正在调试的摄像机:“妈妈,等下爸爸会抱弟弟出来吗?”林溪蹲下身,帮女儿理了理裙摆,指尖触到裙摆上绣着的小摩托车图案——那是去年联盟年会时,老骑手张叔亲手绣的,说“给咱们朵朵留个纪念”。“会的,”林溪笑了笑,声音里裹着点暖意,“弟弟今天穿了和爸爸一样的小西装呢。”
不远处,李默正抱着刚满一岁的儿子小远。小远穿着米白色的小西装,领口别着枚小小的金属徽章,是联盟的logo——一个骑着车的小人,身边绕着圈微光。小家伙不安分地扭着身子,小手抓着李默的领带,把领带扯得歪歪扭扭。李默低头,用下巴蹭了蹭儿子的软发,低声哄:“乖,等下给你看好多叔叔阿姨,还有好看的片子。”
这时,全场的灯光突然暗了下来。唯有舞台中央的大屏幕亮了,淡蓝色的光线漫开,“同心之路”四个大字缓缓浮现。纪录片开始了。
镜头先是晃过一条狭窄的小巷,墙皮斑驳,阳光从电线之间漏下来。画外音是李默的声音,比现在年轻些,带着点沙哑:“五年前,我在这里被货车撞了,躺在地上看天,觉得天特别灰。”屏幕上出现年轻的李默,坐在轮椅上,手里攥着皱巴巴的维权材料,站在交警大队门口,风把他的衣角吹得翻飞。林溪站在他身边,穿着简单的白T恤,手里拿着保温杯,时不时帮他拢一下衣领。台下有人轻轻吸了口气,是当年跟着李默一起维权的老骑手,姓王,现在负责联盟的安全培训,他抬手揉了揉眼角。
接着,镜头切到一间小仓库。水泥地,旧货架,十几个骑手挤在一起,有人拿着笔,在一张写着“同心配送联盟”的纸上签字。老周的身影出现在屏幕里——他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骑手服,头盔放在手边,露出额前的皱纹,笑着说:“咱们骑手就得抱团,不然受了委屈都没人帮。”他签字的时候,手指有点抖,因为前一天送单时摔了跤,手腕还肿着。
林溪的指尖突然攥紧了裙摆。她看着屏幕里的老周,眼眶慢慢热起来。去年老周因病走了,走之前还拉着李默的手说:“联盟要好好的,别让兄弟们受委屈。”那时候小远还没出生,朵朵趴在病床边,给老周读自己写的作文,说“周爷爷是英雄”。
“妈妈?”朵朵感觉到林溪的手在抖,抬头看她。林溪蹲下来,把女儿搂进怀里,下巴抵在她的发顶,声音有点哑:“没事,妈妈就是想周爷爷了。”
屏幕上的画面还在动。闪过林溪坐在电脑前改算法的样子,深夜的客厅里,只有台灯亮着,二宝在婴儿床里睡着,她手里拿着手写板,一边画一边念:“这里要改得简单点,骑手兄弟看得懂才行。”又闪过海外街头的场景——当地骑手用简化版的系统接单,笑着对镜头竖大拇指;烤肉店老板把热腾腾的烤肉放进机器人的保温箱,拍了拍机器人的外壳,说“以后就靠你了”。
突然,屏幕暗了一下,接着出现一张放大的照片。是老周,站在联盟新办公室的门口,手里举着“同心同行”的牌子,笑得特别灿烂。照片下面跳出一行字:“老周,永远的同行者。”
李默的喉结狠狠滚了一下。他抱着小远的手臂紧了紧,小远似乎感觉到爸爸的情绪,停下了扯领带的动作,伸手摸了摸李默的下巴,咿呀叫了一声。李默低头看儿子,眼眶红了,却笑了笑,用指腹蹭了蹭儿子的小脸:“没事,爸爸没事。”
就在这时,舞台两侧的灯光亮了起来。主持人走上台,声音带着笑意:“接下来,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同心配送联盟’的创始人——李默,以及他的家人!”
李默深吸一口气,抱着小远,走到林溪身边,伸手牵过朵朵的手。朵朵立刻攥紧爸爸的手,小脸上有点紧张,却还是努力挺直了小腰板。林溪站在李默身边,抬手帮他理了理歪掉的领带,又帮小远把徽章扶正,动作温柔又利落。
走上舞台时,台下的掌声先是零星的,像雨滴砸在铁皮上,接着汇成浪潮,裹着欢呼翻涌过来,连舞台的地板都跟着轻轻震颤。骑手们举着橙色的牌子,上面写着“同心同行”,有的牌子边缘还沾着点墨水,是自己手写的;有的骑手站起来,使劲挥着牌子,领口的联盟徽章在灯光下闪着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