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第2/2页)
周明终于想通了,他举手说:“青姐,我们支持你!资本的路走不通,我们就自己把效率做到极致。”
王宝贵几个女孩子也大声附和:“青姐,你说得对。有些东西,比钱重要。”
王婶笑着说:“青丫头,我们这帮老妇女就知道,在这儿干活,心里踏实,也对得起自己。钱多钱少,够吃够穿就行!”
张晓雯几个出去过的说:“就是!去了别处,机器轰隆隆的,哪还有咱们手艺人的味道!”
声音此起彼伏,没有豪言壮语,却带着泥土般的朴实与坚定。
“共建人计划”首轮,以“四季·共生”为主题,精选了四件代表性作品进行众筹。页面不仅展示了精美产品图,更用短视频记录了李阿婆寻找材料、爷爷运用“蒸汽曲木”古法、年轻学徒一点点编织打磨的过程。
张磊优化了后台,设置了不同的支持档位。除了获得产品,支持者还可以获得“匠人签名感谢卡”、“线上工坊体验课名额”、甚至“清河村一日匠人体验”的机会。
上线二十四小时,支持人数突破三千,筹资金额达到目标额的500%。
评论区支持声不断:
“不是为了买东西,是为了支持一种值得守护的生活方式!”
“看到了我奶奶那代人的影子,泪目。”
“已支持,请一定坚持下去!”
当张磊报出这个数据时,工坊里先是寂静,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欢呼。
王婶抹着眼角:“我就说,咱这手艺,有人认!”
柳建国看着屏幕上滚动的支持留言,第一次真正理解了女儿所说的“价值”的含义。
这不仅仅是一次成功的众筹,更是一次强有力的验证,在规模化、工业化之外,存在着另一条被市场认可、充满温情的商业路径。
工坊的事业,在深耕与开拓的战略下稳步前行。共建人计划积累了数万名核心用户,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一天,工坊接到了一封来自国家博物馆的正式公函,邀请他们参与一批馆藏明代宫廷柳编文物的修复工作。
这不仅是极高的荣誉,更是对清河柳编技艺水平的国家级认证。
爷爷柳明远抚摸着公函上鲜红的印章,久久不语。最终,他只说了一句:“这辈子,值了。”
与此同时,一场小小的欢送会在村委会举行。大学生村官江韩,即将赴意大利,攻读文化遗产管理硕士学位。
“当年和张磊一起来到这里,想着是用知识改变乡村。”
江韩感慨地举杯,“现在,我要去把世界先进的保护经验学回来。守护非遗,不止在清河,也在更广阔的舞台上。”
张磊用力拍了拍老同学的肩膀。他们的路,一个向内深耕,一个向外求索,终将殊途同归。
周末,柳家小院格外热闹。不仅柳明远在,张磊的爷爷也过来了。
两家人围坐在老柳树下,张铁山抿了一口茶,看向柳明远:“柳师兄,咱们认识一辈子了。青丫头是个有担当、有情怀的好孩子。我家小磊,别的优点没有,就是踏实、肯干,也装着咱们清河柳编。今天,我就厚着这张老脸,替我家孙子,向您提个亲……”
柳明远没有说话,只是拿起桌上的旱烟袋,慢悠悠地装上烟丝。
张磊和柳青都有些紧张,张老爷子提得太突然,柳建国被吓了一跳,他还答应妹妹安排柳青这周相亲呢!赶紧发信息拒了,顺便偷拍一下张磊给妹妹发过去。
柳明远点上烟,吸了一口,烟雾缭绕中,他看向张磊:
“说实话,你家小子一来,我就看着不错,”
他看看孙女和张磊,“就是不知道两个孩子的意思……”
张磊站起身,没有丝毫犹豫,向着柳明远和自己爷爷,深深鞠了一躬:“爷爷,柳爷爷。我向你们保证,绝不负柳青,也不负清河柳编。”
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最朴素的承诺。
爷爷又看柳青,柳青有些害羞。爷爷点了点头,说:“好。”
一个字,柳青的终身大事就定下了。
张磊太激动了,不由得摘下眼镜擦了一下眼角。
柳青无意中看过去,在镜片后那双眼睛完全露出来的瞬间,猛地愣住了。
那双眼睛……没有了镜片的阻隔,看上去变得细长,带着一丝少年般的腼腆。
记忆的闸门轰然打开……一个模糊的少年的脸,与眼前这张成熟稳重的脸,在这一刻,完美地重合在了一起。
“是……是你?”柳青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当年那个混网吧的小子……”
张磊先是一怔,随即,脸上露出了一个极其罕见的、带着几分少年气的笑容。
他手指放在唇边,轻轻‘嘘’了一声,重新戴上眼镜,又变回了那个沉稳的张磊。
爸爸破产负债被迫离家那年,她回来的时候哭了一路,那个网吧的小网管跟了他一路,直到村口她停下堵住他,问他想做什么?
他挠挠头说“担心你想不开跳河”被她用书包揍跑了。
柳青皱着眉头小声问张磊“不对!老实交代你的年龄,我感觉你比我大!”
张磊低声说:“怎么可能,青姐,要用数据说话,我今年才二十六!比你小一岁!”
柳青仔细看了张磊一眼。
“老实交代,不然我举报你当年做童工!”
张磊:“……说来话长!”
两边老人根本没有在意他们的互动。
柳明远和张铁山正张罗着下棋,声音中气十足,父亲柳建国正在厨房置办酒菜,充满了家的温暖和喜庆……
次日清晨刚到工坊,柳青手机弹出一条新闻推送:“跨国威尔斯集团申请破产清算,CEO涉嫌多重犯罪被捕。”
柳青一惊,那个威尔斯不是很厉害吗?这就完了?是一个吗?
她放下昨天与张磊一起用回收材料编织的破茧纹杯垫,又重新把新闻读了一遍,确定是一家公司没错。
周明兴奋地跑过来:“青姐,你看你看,咱们上头条了!说咱是‘守护文脉的钉子户’!”
另一边张磊默默将威尔斯破产新闻拖进已归档文件夹,屏幕亮起新提示:国家博物馆发来明代宫灯修复进度表……
尾声。
傍晚,柳青陪着爷爷在河边柳林中散步。夕阳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光斑跳跃。
爷爷在一棵格外粗壮的老柳树下停住,指着树根旁冒出的几株嫩绿的新芽。
“看,老的还没倒,新的已经长起来了。”
柳青顺着看去,老树盘根错节,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新芽生机勃勃,预示着未来的希望。
正如柳编的传承,早已超越了技艺本身。它是土地里生长出的智慧,是连接着过去与未来的血脉……
故事,没有真正的结局。柳编的故事就讲到这里了,感谢各位书友的投票鼓励!也感谢投资的书友们!假期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