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红头发事件 (第1/2页)
翌日清晨,法律系的气氛明显与往日不同。走廊里遇见相熟的老师,彼此交换的眼神中都带着一丝心照不宣的玩味和谨慎。显然,昨天大会上张得慧总经理那番与潘禹会理念截然不同的讲话,已经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
九点整,法律系全体教师会议在系会议室准时召开。系主任江芸坐在主位,表情一如既往地沉稳干练,但细看之下,眉宇间似乎比平时多了几分舒展。潘禹会坐在她左手边第一个位置,脸色阴沉得像能滴出水来,面前摊开的笔记本一片空白,与他平时逢会必记的习惯大相径庭。
会议开始,江芸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切入正题:“各位老师,昨天学校召开的表彰暨工作总结大会,大家都参加了。集团总经理张得慧女士亲临大会并做了重要讲话,对我们学校,包括我们法律系未来的工作,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她拿起一份文件,目光扫过全场,尤其在潘禹会脸上略有停留,然后不疾不徐地继续说道:“张总在会上特别强调,我们的学生管理工作,要在坚持基本纪律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要倾听一线年轻教师的声音,避免僵化和固步自封。这为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会后,我认真学习了张总的讲话精神,感触很深。”江芸的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我们系里的一些管理方式和理念,确实可能存在值得商榷和改进的地方。比如,如何处理学生违纪问题,如何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而非助长其官僚习气,如何真正营造一个既有纪律又充满活力、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深刻反思和切实改进的。”
她并没有点名,但每一句话都像无形的针,轻轻扎在潘禹会和那些奉行高压政策的老师心上。台下不少年轻老师,如翁斯桐、娄越等人,都听得目光发亮,暗自点头。
“所以,经系里研究决定,”江芸宣布,“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们要在全系范围内,深入开展学习讨论张总讲话精神的活动。各教研室、各班级都要组织学习,重点是反思我们过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探讨如何将张总的要求落到实处,真正提升我们管理育人的水平和效果。潘主任,这项工作由你主要负责落实,尽快拿出一个学习方案来。”
潘禹会的脸颊肌肉抽搐了一下,极不情愿地应了一声:“……好的,江主任。”这任务对他来说,无异于一种公开的敲打和讽刺,让他去组织学习否定他自己那套理念的讲话精神,简直憋屈到了极点。他的脸色更加难看了,几乎不敢抬头与台下任何人对视。
会议在一种微妙的气氛中结束。教师们陆续离开,不少人经过潘禹会身边时,都下意识地加快了脚步。
陈秋铭正准备离开,却被潘禹会叫住了:“陈老师,你等一下。”
陈秋铭停下脚步,转身看着潘禹会。只见潘禹会深吸了一口气,似乎强压下心中的不快,脸上挤出一丝极其生硬的笑容,只是那笑意未达眼底,反而更显阴沉。他身后还跟着两个学生——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
男生身材高挑,长相帅气,带着几分混血儿的特征,眼神中透着精明和一股说不出的倨傲;女生个子高挑,戴着眼镜,看起来挺文静,但眼神闪烁,透着几分刻薄。陈秋铭认得他们,贺万年和栾丹丹,法律一班的学生,系自律会的正副会长,潘禹会的得力干将。
“陈老师,给你介绍一下,”潘禹会指了指身后的两人,“这位是系自律会会长贺万年同学,这位是副会长栾丹丹同学。他们都是非常优秀、责任心极强的学生干部,平时协助系里做了大量的学生管理工作。”
贺万年上前一步,对着陈秋铭微微欠身,语气倒是很客气,但姿态却隐隐带着一种平起平坐的审视感:“陈老师,您好,久仰了。”栾丹丹也跟着点了点头,没说话。
陈秋铭淡淡回应:“你好。”他心中已然明了,潘禹会这是在借学生来向他施压,展示他在学生管理层面的“力量”。
果然,潘禹会话锋一转,脸上的假笑收敛,语气变得严肃起来:“陈老师,万年他们刚才向我反映了一个情况。昨天下午,自律会例行检查各班仪容仪表的时候,发现你们四班有一个学生,公然染着一头红发!这是严重违反《龙城大学学生管理手册》的行为!性质非常恶劣!”
他盯着陈秋铭,语气加重,带着质问的味道:“这个学生叫洪茂!我记得他,之前就有过纪律松懈的记录!陈老师,你是怎么管理班级的?这种明目张胆挑战校规校纪的行为,就在你的眼皮子底下发生?你必须立即严肃处理!给我一个交代!”
陈秋铭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那个在班会上主动要求唱票、性格似乎有些冲动的男生洪茂的身影。他确实总是戴着一顶帽子,原来是为了遮掩这一头红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