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怀旧的晚餐 (第1/2页)
学校表彰大会结束后,人群如潮水般从大礼堂涌出,议论声、告别声混杂在一起。陈秋铭刻意放缓脚步,落在人群后面,不想与太多人寒暄,尤其是可能迎面碰上的潘禹会。
刚走出礼堂没多远,手机就在口袋里震动起来。他拿出来一看,是张得民发来的消息:“大会开完了吧?我和我姐在你办公楼附近那棵大梧桐树下等你,黑色轿车,速来!低调!”
陈秋铭一愣,抬头望去,果然看到不远处路边停着一辆看似普通实则价值不菲的黑色轿车。他无奈地笑了笑,这姐弟俩动作可真快。他调整方向,快步走了过去。
车窗降下,露出张得民笑嘻嘻的脸:“上车,陈老师!带你去改善伙食!”
后座的张得慧也微笑着朝他点了点头。
陈秋铭拉开车门坐进副驾,系好安全带:“你什么时候来的,你们这速度也太快了,刚散会。”
“我老姐一个电话我就来了,她日理万机,能挤点时间不容易,逮着你就别想跑。”张得民一边发动车子一边说,“找了个安静地方,随便吃点,聊聊天。”
车子没有开往任何豪华酒店或知名餐厅,而是七拐八绕地进了一条老巷,在一家门面不大、但看起来十分干净雅致的私房菜馆前停下。张得民显然对这里很熟,直接领着他们进了一个僻静的小包间,并且示意不需要服务员随时伺候。
菜很快上齐,都是些家常却精致的菜肴,没有外人,三人也都放松下来。
“来,为我们的陈老师,干一杯!”张得民举起茶杯(因为要开车,以茶代酒),挤眉弄眼地说。
陈秋铭笑着和他碰了一下:“少来这套。今天台上可是慧姐风光无限。”
张得慧优雅地夹了一筷子菜,笑道:“风光什么,都是场面上的事。倒是你,秋铭,藏着挺深啊,要不是今天被我撞见,打算瞒我到什么时候?”
“还有你小子,知道也不告诉我。”说着,恶狠狠指向得民。
话题自然引向了过去。几杯清茶下肚,回忆的闸门缓缓打开。
“说起来,咱们认识得有……十年了吧?”张得民感慨道,“那时候刚上大学,傻乎乎的,咱俩还是一个宿舍,上下铺。”
陈秋铭点点头,眼神也流露出怀念:“是啊,我记得那时候我比现在胖不少,爬上下铺有点费劲,你这家伙别看现在人模狗样的,当时还挺够意思,主动把下铺让给我了。”他笑着指了指张得民。
“嗨!那不是看兄弟你行动不便嘛!”张得民大手一挥,随即又忍不住揭短,“不过说真的,秋铭,你那时候可真是……深藏不露啊。我刚进宿舍那会儿,觉得自己家学渊源,历史知识储备怎么着也是宿舍第一了吧?结果跟你一聊,好家伙,从先秦到明清,从国内到国外,你不仅知道得比我细,见解还特别刁钻独到,经常把我驳得哑口无言。我这心里那叫一个不服气啊!”
张得慧听得有趣,插话道:“还有这事儿?我怎么记得某人在家可是吹嘘自己历史全校无敌的?”
张得民老脸一红:“姐,你给我留点面子行不行?不过说真的,秋铭,我最佩服你的不是你知道多少,而是你那股劲儿。认定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意志力强得吓人。记得有一次咱俩为了一个历史事件的解读争了整整一晚上,第二天早上我眼睛都睁不开了,你还精神抖擞地去图书馆查资料回来继续跟我辩,我真是服了你了。”
“特别是不管睡多晚,你每天早上都坚持吃早饭,闹钟一响,你毫不犹豫就能马上起来。我当时就想,你这种狠人,什么事是你做不到的呢。”张得民继续说着。
陈秋铭笑了笑:“那时候年轻,轴得很。”
“不是轴,是执着!”张得民认真地说,“就是因为这个,我才真服了你。后来咱俩一起创办历史爱好者社团,我二话不说就推你当社长。果然,你没让我失望,虽然你小子的学习成绩……咳咳,常年稳定在班级倒数第一……”
此言一出,三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陈秋铭坦然承认:“是啊,心思没用在考试上。”
“但你管理社团是真有一套!”张得民竖起大拇指,“策划活动、组织讨论、协调关系、拉赞助……井井有条,凝聚力特别强。咱们社团连续三年被评为全校‘十佳社团’,那可是实打实的成绩!那时候我就知道,你小子天生就是当领导的料,跟考试分数没关系。”
张得慧也微笑着回忆道:“我那会儿经常去学校看得民,跟他宿舍的人都混熟了。你们那个宿舍,个个都挺有意思,但秋铭你确实是最特别的一个。”她的目光带着欣赏,落在陈秋铭身上,“你身上有种……怎么说呢,不符合年龄的沉稳和洞悉力,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独立的判断,不人云亦云,更不会轻易向所谓的权威屈服。你认准的道理,就会坚持到底,有种……纯粹的理想主义光芒。虽然有时候显得有点格格不入,甚至得罪人,但我很欣赏这一点。那时候我就觉得,得民跟你成为好朋友,是他的福气。”
她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温和:“所以啊,我一直是拿你当另一个亲弟弟看待的。只是没想到,你这个弟弟,最后走上了教育这条路。”
张得民抿了一口茶,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极有趣的事,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指着陈秋铭对张得慧说:“姐,你是不知道,秋铭这家伙大学时候有多‘拽’,多不懂人情世故!大一那会儿,咱们班第一次集体聚餐,辅导员惠珍阿姨也来了,惠珍阿姨,记得吧?”
张得慧微笑着点头:“有点印象。”
“当时那个场面啊,”张得民比划着,说得眉飞色舞,“班长、团支书那几个班干部,围着惠珍阿姨,又是敬酒又是说好话,表决心、保证把班级带好,气氛那叫一个热烈融洽!其他同学也都凑在旁边陪着笑,起码面子上都得过得去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