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读书 > 我的道姑女友来自民国1942 > 第68章 :二师兄的信(下)(二合一)

第68章 :二师兄的信(下)(二合一)

第68章 :二师兄的信(下)(二合一) (第2/2页)

坐回车里,陈小苗立刻凑过来小声问:“陆远,问着了?”
  
  “问着了。”
  
  陆远发动车子,缓缓朝路口驶去。
  
  ……
  
  车辆在巷子尽头停下。
  
  眼前果然有一棵巨大的老槐树,树下就是老板口中“最破的院子”。
  
  院墙是土坯的,多处已经坍塌,用一些烂木板和蛇皮袋勉强堵着。
  
  一扇破旧的木门虚掩着,门轴都歪了,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
  
  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几只老母鸡在地上悠闲地刨食。
  
  陆远解开安全带,侧头对陈小苗叮嘱:“小苗,等会儿进去,你先别激动,更别急着说话,一切看我眼色行事,记住了吗?”
  
  陈小苗用力地点了点头,两只手紧张地绞在一起。
  
  陆远深吸一口气,推门下车。
  
  他从后备箱里拿出一箱牛奶和一袋水果,拎着东西走到那扇破木门前,抬手轻轻叩响。
  
  “咚,咚,咚。”
  
  等了半天,院里才有动静。
  
  一个穿着褪色蓝色工装,头发乱糟糟的男人从正屋里走出来,约莫四十来岁,身材瘦高,眼窝深陷,脸色蜡黄,透着一股子长期熬夜和营养不良的颓气。
  
  看见门口站着的陆远和陈小苗,男人眼神里立刻充满警惕和不耐烦。
  
  “你们找谁?”
  
  男人的声音沙哑,像是喉咙里卡着一口浓痰。
  
  “请问,这里是周燕春老人的家吗?”陆远客气问。
  
  “你们是干什么的?”
  
  男人堵在门口,丝毫没有要让陆远和陈小苗进来的意思,估计是把二人当成要债的了。
  
  “你好,我叫陆远。”
  
  陆远把手里的东西往前递了递,脸上挂着和煦微笑:“我们是江城大学学生,最近在做一个关于抗战老兵口述史的社会实践项目。
  
  在电视上看到了周奶奶的故事,非常感动,所以特地过来拜访一下,希望能从奶奶这里了解一些更详细的情况,也看看有什么能帮上忙的。”
  
  “江城大学的学生?”
  
  男人,也就是黄伟,狐疑地上下打量陆远。
  
  陆远穿着得体,气质干净,不像要债的流氓地痞。
  
  他身边的陈小苗,虽然一直低着头,但身上衣服看着也不便宜。
  
  黄伟脸上的不耐烦收敛了些,但警惕依旧。
  
  “我们没什么好说的,电视台都拍过了,你们回去看电视就行。”他还是不肯让路。
  
  “大叔,我们大老远跑来,也是一片诚心。”
  
  陆远不急不躁:“我们学校对这个项目很重视,如果能收集到有价值的史料,是有项目经费和奖励的。
  
  我们也是想为周奶奶父亲申请烈士身份这件事,尽一份力。”
  
  “经费?”
  
  听到这个词,黄伟的眼睛里终于亮起了一丝光亮。
  
  就在这时,屋里传出一个苍老而虚弱的声音。
  
  “是哪个来了?黄伟,让客人进来坐嘛。”
  
  黄伟回头看上一眼,犹豫片刻,终于还是侧过身,让出一条道。
  
  “进来吧。”
  
  陆远冲陈小苗使了个眼色,二人一前一后走进院子。
  
  院子不大,地面坑坑洼洼,角落里堆着一些废品和杂物。
  
  正屋是三间老式瓦房,屋檐下挂着几串干辣椒和蒜头。
  
  走进堂屋,一股潮湿的霉味和中药味混合的气息扑面而来。
  
  屋里的光线很暗,陈设也极为简陋,一张八仙桌,几条长板凳,墙上贴着一张褪色的主席画像,除此之外,再无他物。
  
  电视上那位叫周燕春的老太太,正坐在一张竹制的躺椅上,身上盖着一张洗得发白的旧毛毯。
  
  她比电视里看起来更加瘦小,满脸皱纹,头发已经全白,正用一双浑浊的眼睛打量着他们。
  
  一个扎着马尾,看起来只有十来岁的小姑娘,正端着一碗黑乎乎的药汤,小心翼翼地喂她。
  
  “奶奶,喝药了。”
  
  “周奶奶,您好。”
  
  陆远把东西放在八仙桌上,恭敬地打了声招呼。
  
  周燕春看了看桌上的牛奶水果,再看了看陆远和陈小苗,缓缓开口:“后生,你们是……”
  
  “妈,他们是江城大学的学生,来问姥爷的事。”
  
  黄伟在旁边插上一句,拉过一条长凳自顾自坐下,从兜里摸出一包皱巴巴的烟,点上一根。
  
  “哦……大学生啊……”
  
  周燕春的眼神柔和了一些:“快坐,快坐。妞妞,给两位哥哥姐姐倒水去。”
  
  那个叫妞妞的小姑娘放下药碗,怯生生地看了他们一眼,转身提着一个暖水瓶出去了。
  
  “奶奶,您别客气。”
  
  陆远拉着陈小苗在另一条长凳上坐下,保持一个礼貌的距离:“我们就是想听您再亲口讲讲您父亲的事情。
  
  电视上时间短,很多细节都说不清楚。”
  
  一提起自己的父亲,周燕春原本浑浊的眼神里,仿佛重新燃起了光。
  
  “我爹啊……”
  
  她陷在躺椅里,声音悠远:“我都没见过他,他走的时候我还在娘胎里,可我娘从不怨他,说他是铁铮铮的汉子,是英雄……”
  
  老人的叙述和电视上大同小异,绕不开颠沛流离,家国情怀。
  
  她讲得很慢,很多地方会重复,但情感是真挚的。
  
  陆远耐心地听着,时不时点点头,提出一两个问题,引导她回忆更多细节。
  
  而陈小苗,从头到尾都低着头,双手放在膝盖上,像一尊安静的雕塑。
  
  可她攥紧的指节,和微微颤抖的肩膀,都暴露了她内心的不平静。
  
  黄伟在一旁抽着烟,显得有些心不在焉,时不时看一眼桌上的礼品,又时不时瞥一眼陆远,眼神里充满了算计。
  
  “……俺娘就靠着这几封信,念想了一辈子。”
  
  周燕春说着,示意旁边的孙女妞妞:“妞妞,去,把你太姥爷的信拿来,给哥哥姐姐看看。”
  
  妞妞应了一声,从里屋捧出一个用红布包裹的木盒子。
  
  盒子打开,里面是几封已经泛黄发脆的信纸。
  
  当那些熟悉的字迹出现在眼前时,陈小苗的身体猛地一僵。
  
  陆远察觉到了她的异样,轻轻握住了她冰凉的手,用自己的体温安抚着姑娘。
  
  周燕春拿起最上面的一封,小心翼翼地展开,递给陆远。
  
  青妹如晤:
  
  昨日刚抵湘鄂边界,部队便开拔,一日急行六十里,人困马乏。今夜宿于一破庙,同袍皆鼾声如雷,我独不能眠,念及你与家中,故点灯写此信。
  
  前日军中发饷,虽微薄,已托驿站汇去,料想可贴补家用。
  
  月前得岳父大人来信,知你已分娩,竟是个女儿,我心甚喜。闻你心中不安,实属多虑。如今时代不同,生女亦是福气。
  
  我周振声漂泊半生,又遁入道门,如今能得此血脉,已是老天厚赐。女儿甚好,贴心知意,望你善自将养,勿以俗念为累。
  
  家中诸事,辛苦你了。
  
  零碎账目、母亲汤药,皆需你劳心。我于此间,除一身力气,别无长物,唯有一句“谢谢”。
  
  队伍又将开拔,听闻要去湘北方向,路途遥远,你不必回信,因我收不到。待战事稍歇,我必再写信归来。
  
  夫振声
  
  匆匆于腊月廿三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