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水泥里的手 (第2/2页)
从手掌的姿态,到旋转的角度,每一个细节都严丝合缝。
苏晚的心脏猛地一跳。
她的目光下移,落在了图解旁侧,一行用铅笔写下的、字迹潦草却力透纸背的批注上。
“双钥并启,缺一即焚。”
这六个字像一道闪电,劈开了苏晚混沌的思绪。
“焚”?
焚毁什么?
是设备,还是……人?
她几乎是下意识地截取了图片,用加密通道发给了正在外勤的林疏月,只附上了一句话:“这不是警告,是密令。”
傍晚六点十二分,云江市水务局主控中心。
夕阳的余晖给这座庞大的建筑镀上了一层金色。
林疏月面色冷峻,将一份盖着省纪委鲜红印章的特别授权令拍在值班工程师的桌上。
“我要求立刻重启‘启明一号’双密码验证系统。”
年迈的工程师扶了扶眼镜,满脸困惑:“林警官,这套系统……自1987年建成之后,就再也没有启用过。它只是一个……一个历史遗留的备份设施。”
“三十年前没有响过,不代表它不重要。”林疏月的语气不容置疑,“现在,它必须为我们响一次。”
在林疏月和数名警员的注视下,工程师不情愿地打开了层层尘封的保护盖,在一台古老的终端机上输入了一长串复杂的指令。
沉寂了三十多年的系统被唤醒,屏幕上先是闪过无数乱码,最终跳出了一个蓝色的界面,上面只有一行简洁的提示:
“A岗操作员验证通过。请输入第二操作员生物特征以完成双钥授权。”
“第二操作员?”工程师愣住了。
林疏月的电话几乎在同时响起,是唐雨柔。
“尸体指纹模型已经建好,随时可以比对。”
“立刻上传!”
几秒钟后,唐雨柔将死者的指纹三维模型传送到了主控中心。
工程师将其导入系统,屏幕上的进度条开始缓缓移动。
在场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叮”的一声脆响,进度条走到了尽头。
屏幕上弹出了匹配成功的提示,以及第二操作员的登记信息。
姓名:吴志明。岗位:B岗。
死者,正是当年登记的B岗操作员。
深夜九点五十五分,唐雨柔独自一人回到了实验室。
她没有再去看那具等待最终结论的尸体,而是将一块从吴志明手部取下的组织样本,放在了高倍电子显微镜下。
屏幕上,肌纤维的排列图像被放大了数万倍。
在那些正常的纹理之间,唐雨柔发现了一些极其微弱、但呈显著周期性排列的压缩痕迹。
她调出吴志明那个“逆时针旋转90度”的动作模型,将肌肉发力频率与这些痕迹进行比对。
完美吻合。
这意味着,吴志明在被水泥封住之前,甚至可能就是在被封住的过程中,依然在不断地、执着地重复着那个开阀动作。
直到他的肌肉纤维,都留下了这永恒的伤痕。
唐雨柔关掉显微镜,疲惫地靠在椅背上。
她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轻声自语,像在对那个三十年前的亡魂说话:“你不是死在水泥里……你是死在沉默里。”
死于一个无法完成的指令,死于一个无人响应的呼叫,死于一种刻进骨髓的责任。
而在城市的另一端,市档案馆阴暗的角落里,年轻的警员小林终于在他负责排查的数千本卷宗中,找到了一本边缘破损的《云江水利枢纽A/B岗值班日志》。
他戴着白手套,小心翼翼地翻到1987年的部分,一页一页地寻找。
最终,他的手指停在了1987年7月19日那一天。
那一页的签退栏,与前后每一天都不同。
上面用红笔重重地圈出了一行字,字迹带着一丝惊慌和不解:
“A/B双岗今日均未签退。”
小林合上日志,封存证物袋。
他走到窗边,望向窗外那条在夜色中漆黑如墨的云江。
这一次,他拿出手机,看着里面按照规定应该定时清除的案件资料备份,第一次没有点击删除键。
一个叫吴志明的B岗操作员,已经死了。
那个与他一同值班,一同失踪,本该与他一同开启阀门的A岗操作员,又在哪里?
唐雨柔的手机屏幕亮起,是小林发来的日志照片。
她的目光死死锁定在那行“A/B双岗均未签退”的字样上。
双钥并启。
吴志明是钥匙B。那把水泥无法封存、死亡无法磨灭的钥匙。
那么,钥匙A呢?
三十年的时光,足以让一个活生生的人,在档案里变成一个褪色的名字,在世界上化为一缕无人问津的尘埃。
但唐雨柔知道,逻辑的链条还缺少最关键的一环。
她找到了那个沉默的证人,现在,她必须去找到那个沉默的同谋,或者说……另一个沉默的受害者。
她需要找到那半把活着的钥匙。
她的指尖在通讯录上飞快地滑动,调出了一个尘封已久的号码。
电话接通的瞬间,她没有丝毫寒暄,声音冷静而果决。
“帮我查一个人,三十年前云江水务局的A岗操作员,所有的资料,现在就要。无论他是生是死,我都要找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