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节三: 星辰的问候 (第1/2页)
“艾拉之树”旁的小屋是拓亲手搭建的,墙面上还留着当年钉木梁时的凿痕,靠窗的木桌上摆着三样旧物:一个缺了口的陶碗(是他在火星望舒谷用第一炉陶土烧的)、一本泛黄的笔记本(扉页写着“星尘:航标坐标待校准”)、还有一枚银色的金属叶片(是智灵“磐石”崩解前留下的碎片)。此刻,夕阳的最后一缕光从窗棂斜切进来,刚好落在陶碗的缺口上,像给旧物镀了层暖金。
拓躺在靠窗的床上,身上盖着的火星原生纤维薄毯,边缘绣着细小的星图——那是星尘当年特意托云民织的,说“以后你看星星,就像盖着整片星空”。薄毯下,他的胸膛起伏得越来越缓,每一次呼吸都像沾了晨露的棉线,轻得要断,却又执着地连着。阿明坐在床沿,右手紧紧攥着父亲的手,父亲的掌心干枯得像老树皮,却还残留着泥土的粗糙触感——那是一辈子种庄稼、挖田埂留下的印记,阿明想起小时候,就是这双手牵着他在试验田学认麦苗,掌心的老茧蹭得他手心疼,却又觉得踏实。
阿禾蹲在床尾,手里攥着那片晒干的艾拉之树叶子,叶片的脉络在指尖下清晰可辨。她看着父亲的眼皮轻轻颤动,忽然想起三天前,父亲还能坐起来时,曾让她把窗户开条缝:“闻闻风里的麦子香,今年的麦穗沉,风都带着甜。”此刻窗户真的开着,风里确实有麦香,还混着“艾拉之树”根系散发的淡甜,可父亲的鼻子只是微微翕动,再没说过一句话。
莉娅站在桌旁,指尖轻轻拂过那本泛黄的笔记本。她曾偷偷翻过,里面记满了拓和星尘的对话——“星尘:奥尔特云航标信号弱,需调整波段”“拓:农业舱的水培系统出了问题,你帮我算下PH值”,甚至还有一句潦草的字迹:“星尘说,等文明稳定了,要一起去看木卫二的冰下海洋”。莉娅的眼眶发热,她知道,这个约定,父亲今天要去赴了。
智灵“拾光”化作的银色叶片悬在床头,它的光带原本是柔和的暖白,此刻却随着拓的呼吸轻轻波动——每一次拓吸气,光带就亮一分;呼气时,又暗一分,像在同步他的生命节奏。拾光的数据库里存储着拓与星尘的所有协作记录:二十年前,星尘为“播种者号”设计导航路线时,拓通宵帮他核对农业舱的物资清单;十五年前,星尘的意识体出现波动,是拓守在数据舱外,说“慢慢来,我们等你”。此刻,拾光主动连接了外部的天文监测阵列,它知道,拓在等一个信号。
夜幕漫过窗棂时,小屋的智能系统自动调暗了灯光,暖黄色的光像一层薄纱,裹住床榻。突然,天花板传来细微的嗡鸣,原本雪白的顶壁渐渐褪去颜色,化作一片深邃的黑——监测阵列的实时星空投影开始了。先是几颗亮星冒出来:天狼星的蓝白光芒锐利,猎户座的腰带三星排成直线,然后是银河,像一条被揉碎的银带,从天花板的东头铺到西头,连星云中的暗纹都清晰可见。
拓的眼皮动了动,阿明立刻凑过去:“爹,您看,是星空,和您笔记本里画的一样。”
拓的睫毛颤了颤,缓缓睁开眼。他的视线起初是涣散的,像蒙着一层雾,扫过猎户座时还没有焦点,可当目光飘向银河西侧那片相对暗弱的星域时,瞳孔忽然缩了缩——那里有个光点,比周围的星子亮一点,却又比天狼星柔和,是“星尘的星图”导航信标。
拾光的光带突然亮了一瞬,它捕捉到信标的波段变化:原本稳定在470纳米的蓝光,此刻正缓缓向550纳米的绿光偏移,亮度也在以每十分钟0.3坎德拉的幅度提升。“信标……在变亮。”拾光的电子音放得极轻,像怕惊扰了什么。
阿禾顺着父亲的目光望去,她见过无数次这个信标,它总是安安静静地待在星图里,像一颗普通的星。可今天不一样——那光点先是泛起一层淡淡的光晕,像给星星裹了层薄纱,接着光晕渐渐变浓,变成温暖的橙黄色,连周围的几颗暗星都被照亮了些许。她忽然想起父亲说过,星尘最喜欢橙黄色,说“这是麦田成熟的颜色,是家的颜色”。
拓的意识此刻正飘在一片柔软的光里。他先是看到了火星望舒谷的麦田,金红色的土地上,麦穗在风中晃得刺眼,星尘的投影站在田埂上,手里举着个数据板:“拓,你看,这批种子的发芽率达到92%,比预期高5%!”然后画面又变了,是旧地球的废墟旁,他和星尘蹲在一块破石板前,石板上画着简易的星图,星尘的指尖在“奥尔特云”的位置点了点:“以后我要把意识放在这里,做永远的航标,帮你们找回家的路。”接着,画面又转到木卫二的轨道,星尘的声音带着笑意:“等你退休了,我们来这里看冰下的光,听说那里的生物会发光,像星星掉在海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