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欧罗巴之梦 (第1/2页)
13.1破冰
木卫二,这颗木星轨道上的冰封星球,以其光滑如镜、裂隙纵横的冰壳闻名于世。在它一片广袤无垠、几乎完美平坦的冰原之上,此刻却矗立着一个格格不入的钢铁巨物——“创世”号钻探平台。它如同一个从科幻梦境中直接投射到此处的庞然大物,由高强度合金骨架和密密麻麻的管道线缆构成,巨大的钻探轴心如同神话中刺向大地的长矛,垂直对准了下方案是数十公里厚、坚如钢铁的冰层,以及冰层之下那个牵引着整个文明心神的谜团——全球性的液态水海洋。
平台内部的控制中心,与外部的极端寒冷和死寂形成了鲜明对比。这里灯火通明,空气中弥漫着臭氧、冷却液以及人类工程师身上传来的微弱汗味。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却又被一种极致的专注所主导。
控制室内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协同景象。身着厚重保暖服的原人工程师们守在各自的控制台前,手指在实体按键和触控屏上飞快移动,监控着数以千计的参数,他们的呼吸在寒冷的空气中结成淡淡的白雾。在他们中间,几位云民项目顾问以高保真全息投影的形式“存在”着,他们的形象略微透明,周身环绕着实时流淌的数据流,这些数据流如同灵动的光带,与控制系统无缝对接,进行着海量的模拟运算。而整个平台的“灵魂”,智灵的核心节点,则没有具体的形态,其存在感通过控制室内无处不在的平稳语音汇报和主屏幕上那些以惊人速度刷新、却条理分明的数据列来体现。
所有人的目光,无论是肉眼的、传感器的还是纯粹数据感知的,都紧紧锁定在占据整面墙的主屏幕上。屏幕上分割出多个画面:钻探深度实时曲线图、钻头温度和压力读数、下方地质结构的声波扫描模拟图,以及最重要的——来自钻头最前端摄像机的原始画面,目前还只是不断向上涌动的、被研磨得极细的白色冰屑。
“钻探深度已达九十八公里。已穿透次生冰层,进入最后一段约五百米厚度的原生冰区域。”智灵的声音响起,平稳得没有一丝波澜,像是在陈述一个与己无关的物理事实。但这平静的语句,却让控制室内所有原人的心跳都漏了一拍。五百米,对于已经钻探了近一百公里的深度而言,不过是最后一层薄纱。
原人首席工程师李琨,一位头发花白、脸上刻满了岁月与专注痕迹的老者,舔了舔有些干裂的嘴唇,对着通讯器下达指令,声音因紧张和激动而略显沙哑:“各单元报告状态!所有传感器阵列进入最高灵敏度模式,准备接触样本采集程序!”
“海洋动力学模型已预加载完毕。根据艾拉提供的有限数据和现有扫描,已模拟出三百七十六种冰层突破瞬间可能引发的涌流模式。应对方案已就绪。”一位云民顾问接口道,他的投影前方,立刻展开一幅复杂无比、不断变形的液态流体动态预测图,各种颜色的线条代表着不同的压力梯度和水流方向。
最后的冲刺命令下达。“创世”平台庞大的主体传来一阵低沉而有力的震动,这震动通过金属结构传遍整个控制室,甚至能感到脚底传来的微麻感。钻探轴心发出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更加尖锐的轰鸣,功率输出达到了设计的峰值。平台外部,高压冰屑排出系统喷出的白色混合物,如同一条巨龙,冲向上方缺乏大气的漆黑星空,形成一道短暂而壮观的喷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