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读书 > 后人类的时代 > 第四章:播种者拓

第四章:播种者拓

第四章:播种者拓 (第2/2页)

拓又把泥土递给守望者-09,让它用传感器贴近。守望者-09的绿灯闪了闪,过了一会儿,发出了合成音:“检测到微弱振动,来源:生物活动;检测到温度波动,幅度:±0.2℃;检测到未知信号,无法归类为现有土壤参数。”它第一次遇到“无法归类”的数据,绿灯又闪了两下,像是在思考。
  
  “现在闻。”拓把另一把刚挖的泥土举起来,凑到鼻子前,深吸了一口气。学徒们也跟着学,阿野先闻,一开始觉得是潮土的腥气,再闻,却闻到了一点甜——像刚煮好的麦粥,淡淡的。“怎么有甜味?”他问。
  
  “是腐叶在发酵。”拓解释道,“去年秋天我把玉米秆和豌豆藤埋在土里,现在它们烂了,变成了有机质,就有甜味。要是闻着有臭味,就是土太涝了,有机质烂得太快,会生虫。”
  
  溪的投影没法真的“闻”,但她的传感器能检测气味分子,之前她只会记录“气味分子种类:腐殖质、水、二氧化碳”,现在她却能“联想”到——这种分子组合,对应着“健康的土壤”,像她在“忆海”里看到的旧时代森林土壤的气味。
  
  远闻了之后,若有所思:“我之前在数据里看到‘有机质含量3.2%’,却不知道3.2%的有机质,闻起来是这个味道。”
  
  “数据是死的,味道是活的。”拓说,“就像你知道麦子的水分含量15%,却不知道刚收割的麦子,闻起来有太阳的味道。”
  
  最让学徒们惊讶的,是拓让他们尝土壤。阿野第一个犹豫:“土能吃吗?脏不脏?”
  
  “干净的土能尝。”拓捏了一点土,放进自己嘴里,慢慢嚼了嚼,然后吐出来,“你看,我没咽。尝不是为了吃,是为了知道土的‘脾气’。”
  
  阿野学着拓的样子,捏了一点土放进嘴里,一开始觉得涩,像吃了没熟的柿子,再嚼,却尝到了一点咸——像海水的淡咸,还有一点微甜,比闻着的更明显。“这是……矿物质?”他想起爷爷说过,好土尝着有“咸甜味”。
  
  “对,是钾和钙。”拓点点头,“要是尝着发苦,就是土太酸了,种麦子会倒;要是尝着发辣,就是有碱,得掺点腐叶中和。”
  
  溪和远没法真的尝,但拓把尝过的土的“味道描述”告诉他们,溪立刻关联到数据:“发苦对应pH值<5.5,发辣对应pH值>8.5,甜咸对应pH值6.5-7.5,刚好是麦子喜欢的范围!”她第一次觉得,数据和感觉能这么近。
  
  守望者-09没法尝,但它记录下了拓的“味道描述”,和之前的土壤pH值数据做了关联,生成了一个新的“感官-数据对应模型”,绿灯闪了三下,像是在保存。
  
  太阳慢慢升高,薄雾散了,阳光照在土上,让土粒泛着金闪闪的光。拓带着学徒们走到田垄的另一头,那里有一块去年种过豌豆的地,土比旁边的更黑,更软。他用手挖了一下,土很容易就挖开了,露出里面密密麻麻的根瘤——那是豌豆根上的,能固定空气中的氮,让土更肥。
  
  “你们看,这块地的土,比旁边的轻。”拓把挖出来的土放在手里掂了掂,“因为根瘤菌多,土更松,透气性好。明年在这里种麦子,不用施肥,麦子也能长得壮。”
  
  阿野蹲下来,也挖了一下,果然,土很松,还挖到了几条蚯蚓,比刚才的更粗,更壮。“蚯蚓多,土就好,对吗?”他问。
  
  “对。”拓点点头,“蚯蚓能松土,还能把土吃了再拉出来,变成肥料。你看蚯蚓的粪便,是黑色的小颗粒,混在土里,能让麦根长得更深。”
  
  溪的投影贴近根瘤,这次她没看数据,也能“知道”:这些根瘤里的菌,还活着,能继续给土壤供氮。她之前研究根瘤菌,只会看“活性百分比”,现在却能“感觉”到它们的“活”。
  
  远看着根瘤,突然说:“我之前做过模型,说豌豆和麦子轮作能提高产量20%,现在我知道为什么了——不是因为数据,是因为土喜欢这样种,它能歇过来。”
  
  拓笑了,拍了拍手上的土:“土和人一样,也会累。你一年到头种同一种庄稼,土会把养分吸干,就像人***重活,会累倒。轮着种,土能歇过来,还能攒养分,这就是‘养地’。”
  
  守望者-09的绿灯又亮了,这次它记录下了“养地”这个概念,还关联了之前的轮作数据,生成了一个新的“土壤休养模型”——不再是单纯的“产量预测”,而是加入了“土壤疲劳度”“养分恢复速度”这些之前没有的参数。
  
  快到中午时,第一课快结束了。拓让学徒们自己动手,每人挖一把土,描述它的样子、手感、味道,再说说这块土适合种什么。阿野挖了一把土,捏了捏,闻了闻,说:“这土有点黏,捏成团不散,得掺点沙土,适合种玉米,玉米喜欢黏点的土。”溪的投影贴近土,说:“我感觉到里面的水很多,得挖垄沟排水,适合种豌豆,豌豆喜欢湿点的土。”远挖了一把土,尝了尝,说:“有点甜,很松,适合种麦子,麦子喜欢这样的土。”守望者-09则根据他们的描述,结合之前的“感官-数据模型”,给出了“玉米:适配度75%,需改良土壤黏重;豌豆:适配度85%,需加强排水;麦子:适配度90%,无需改良”的结论。
  
  拓看着他们,满意地点点头:“你们今天学的,不是怎么认土,是怎么跟土说话。土不会喊累,不会说饿,但它会用自己的样子告诉你——它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你听懂了,它才会给你长东西;你听不懂,再高的产量数据,也种不出好庄稼。”
  
  学徒们都点点头,阿野把数据板放进口袋,决定以后多来田里摸土,少看数据;溪的投影不再悬得那么高,而是贴近地面,像在和土壤“聊天”;远的数据流里,多了“感官记录”这一项;守望者-09则把新生成的“土壤休养模型”发给了其他智灵节点,标题是“基于拓的教学:土壤的‘活’参数”。
  
  风又吹过试验田,这次带着麦种的清香——是拓昨天撒在田边的,准备下周播种。阳光照在土上,让土看起来更暖了,蚯蚓还在土里钻动,根瘤菌还在工作,一切都在“活”着。
  
  拓站在田垄上,看着学徒们的背影,又看了看远处的生命树——它的绿光还在闪烁,像在微笑。他知道,这第一课,不仅仅是教他们认土壤,更是在他们心里种下一颗种子——一颗尊重土地、理解生命的种子。这颗种子,会像土壤里的麦种一样,慢慢发芽,长成参天大树,支撑起新的文明。
  
  土壤是根基,也是希望。这一课,他们记住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