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读书 > 没点毛病谁学心理学啊 > 第425章 全风格心理咨询大师的可能性

第425章 全风格心理咨询大师的可能性

第425章 全风格心理咨询大师的可能性 (第1/2页)

【回避型依恋人格】。
  
  听到这个名词,白庆华不动声色,重晖若有所思。
  
  就是石倩浅,都像是条件反射一样下意识地开始回忆起相关的知识点。
  
  【回避型依恋人格】是成人依恋理论中的一种主要类型。
  
  20世纪50年代,英国精神病学家约翰·鲍尔比通过研究母子关系提出了最早的【依恋理论】。
  
  该理论认为:婴儿和其照顾者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情感联结,这种情感联结是生命的本能,且会影响婴儿终生的人际模式。
  
  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玛丽·安斯沃思通过【陌生情境实验】进一步探究婴儿与照顾者之间的这种情感联结。
  
  该实验的过程并不复杂:先将婴儿与母亲置于一个陌生的环境中,随后让一陌生人进入环境,再让母亲离开环境,等一段时间后再让母亲回归。
  
  通过重复上述的实验过程,观察不同情境下婴儿的行为变化,最终学者总结了三种婴儿的【依恋风格】,包括:
  
  【安全型依恋】:该类型婴儿在全过程都表现得安全和舒适。母亲在场时他们会自由地探索环境;母亲离开时,他们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安,但能继续探索环境;母亲返回时,他们会积极地寻求身体接触,并且很快恢复平静,继续探索环境。
  
  【反抗型依恋】:该类型婴儿在全过程都表现出高度焦虑和不安。母亲在场时,他们无法探索环境,时刻关注母亲;母亲离开时,他们会痛苦而焦虑;母亲回来之后,他们会既想要母亲安慰,但又表现出对母亲的抗拒。
  
  【回避型依恋】:该类型婴儿在全过程都表现得看似不太在意。母亲不管在不在场,他们都会去探索环境;母亲离开时,他们不会不安;母亲回来后,他们也不会去寻求安慰。
  
  而【回避型依恋人格】,就是【回避型依恋】的婴儿在没有受到干预教育之后,长大成年的主要人格特质。
  
  ——以上这些信息在重晖和石倩浅的脑海中很快依次闪过。
  
  其实【回避型依恋人格】这个词放在这里有点暧昧了,因为【成人依恋】的理论一般都是运用在【亲密关系】这个领域里面。
  
  用来形容来访者在与南祝仁咨询中的表现,就显得……嗯。
  
  不过此刻南祝仁现在拿过来形容来访者的社交风格其实也不算错,毕竟【亲密关系】本来就是社交的一部分。
  
  而如果去掉“依恋”,直接用【回避型人格】这个词,又显得太沉重——因为【回避型人格】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人格障碍,属于变态心理学的范畴了。
  
  同时,用【回避型依恋人格】这个词,也能立刻让专业人士联想到到婴儿期的家庭关系里面,这种对童年早期经历的探索——
  
  显得南祝仁此刻的咨询风格更加【精神分析】了。
  
  ……
  
  南祝仁道继续道:“在之后的咨询里面,他对于自己的深层次问题选择避而不谈,而只是跟我谈及表面的症状和一些对自己影响比较浅的经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