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龙芯之母 (第2/2页)
何雨鑫在电话那头露出了笑容:“太好了,黄研究员!欢迎您!相关手续和待遇问题,我马上派人跟进。您是先回内地处理一下个人事务,还是直接开始工作?”
“我直接开始吧。”黄令仪几乎没有任何犹豫,“有些想法,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试试了。”
她知道,这是一个可能改变她后半生,甚至可能触摸到那个萦绕心头多年梦想的机会。她不愿再浪费一分一秒。
何雨柱接到何雨鑫的电话,得知黄令仪已经答应加入,点了点头道:“很好,接下来,重点是给她组建团队,方向由她定,但是有一条不要抄其他厂商的,她的未来应该在另一个领域。”
“啊?”这下给何雨鑫搞不会了。
“民用的有新加坡那边在搞了,不用做重复的事情,你说她该搞什么?”
“工业,军工?”何雨鑫试探道。
“嗯,这个你也可以跟她聊聊,我怕她一门心思跟新加坡那边学。”
“我知道了。”何雨鑫道。
“地产你筹备的怎么样了?”
“四九城能拿的都拿了。”何雨鑫道。
“那就去申市、花城、杭城。”
“这些地方也要?”何雨鑫惊讶道。
“要,不过我估计比较难谈,你要有心理准备。”
“这个我清楚,四九城就废了不少功夫。”
“你都自己跑,是不是该培养培养人了?”
“目前没合适的,还是我自己来吧。”何雨鑫道。
“还是要培养的,不然你以后不得累死,那么多产业,那么多项目。”
“我会的,我也想多些时间陪凝玉呢。”何雨鑫道。
“你知道就好,还有龚雪拍完这一部戏,你们是不是考虑再要一个,难道一个丫头就够了?”
“这个,等她回来我跟她商量,商量。”何雨鑫道。
“商量?这是任务!”
“不是吧,大哥。”何雨鑫道。
“什么不是,你打算让一个丫头以后跟你一样忙死去?”
“那怎么可能。”何雨鑫道。
“那你就抓紧,你又不需要遵守那边的政策。”
“好。”何雨鑫道。
花城饲料厂的成功投产,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优质的饲料配方加上军企的高效管理,产品迅速打开市场,供不应求,为后勤部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厂区里机器轰鸣,卡车排着长队等待装货,一派繁忙景象。
许大茂和赵首长都松了口气,这第一步算是迈稳了。
然而,效益的红火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随着产量不断提升,饲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以及原料加工时的粉尘和异味,开始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起初只是附近村民偶尔抱怨几句,但到了夏天,气味随着南风扩散,加上废水处理能力接近饱和,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先是厂区下游的河水变得有些浑浊,接着是靠近厂区的几户村民反映井水有异味。
最后,联名投诉信被送到了市和区两级政府的办公桌上。
这天,许大茂正和赵首长谈后面可能做的项目,接到了饲料厂厂长的紧急电话。
“许总,不好了!市里环保局和区里的人都来了,说接到群众举报,要对我们厂进行环保检查!说我们的排污可能不达标!”
许大茂心里一沉,他知道有问题,可没想到来的这么快么。
建厂之初,虽然配套了环保设施,但当时更侧重于尽快投产见效,对于长期可能存在的环境隐患,确实预估不足。
“稳住,配合检查,如实汇报情况。我马上向跟赵首长汇报,然后过去。”
赵首长得知消息后,也很重视。
毕竟军企更要注重形象和与地方的关系。
这个事他压不住也上报了,上面指示:正视问题,积极整改,妥善处理。
当许大茂赶到饲料厂时,检查已近尾声。
环保局的工作人员脸色严肃,正在记录数据。
“王工,情况怎么样?”许大茂问调查方带队的技术人员。
王工程师推了推眼镜,指着排污口和附近的沟渠:“许总,情况不太乐观。你们厂的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指标都超出了排放标准。主要是废水处理工艺跟不上现在的产量。另外,气味问题也比较突出,附近村民反映很大。”
“我们需要怎么做?”许大茂直接问道。
“限期整改。要么减产到达标排放,要么立即升级环保设施。在问题解决前,可能会面临罚款,甚至,如果群众反应持续强烈,不排除要求停产整顿的可能。”
“停产?”边上的厂长一听急了,“现在订单这么多,停产损失太大了!”
许大茂摆摆手,制止了厂长。
他明白,在环境保护这个大原则面前,经济效益必须让步。
更何况,这关系到部队在群众心中的形象。
送走检查人员后,许大茂立刻召集厂里领导和相关技术人员开会。
“问题大家都清楚了,抱怨和叫苦没用,现在要想办法解决。”许大茂环视众人,“两条腿走路。第一,联系设备供应商,看看有没有更高效、处理量更大的废水处理方案,越快越好。第二,我亲自去跟周边村民沟通,听取意见,该赔偿的赔偿,该道歉的道歉,争取理解和支持。”
会后,许大茂给何雨柱打了个电话。
他知道何雨柱见识广,或许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柱子哥,饲料厂这边遇到点麻烦.”许大茂把情况说了一遍。
“大茂,这事迟早的。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个道理以后会越来越凸显。环保投入,是必须付出的成本,躲不掉。”
“我知道,现在就是想找个又快又好的解决方案。停产损失太大,也影响部队和我们黄河的声誉。”
“这样,我让北美那边的人帮忙找找,那边的环保技术和设备供应商比较多,看有没有成熟的方案可以快速引进。另外,你要跟部队那边说,处理群众关系时,姿态可以放低些,主动提出帮他们修缮水利、或者支持点地方建设,比单纯赔钱效果可能更好。”
“好的,哥。”
“这也算是个教训,以后上新项目,涉及到环保的必须有相应的处理办法,不然你就等着人家追着屁股后面找麻烦吧。”
“我知道。”
“你知道什么,这里面还有另外一层你知道是什么?”
“什么?”许大茂有点摸不着头脑了。
“利益,有人眼红了,懂不懂?”
“这,我还真没朝这方面想。”
“你自己慢慢悟去吧。”
“哦!”
挂了电话,何雨柱给北美的东大那边去了个电话,让他们去寻找相应的设备和处理方案。
也给小日子那边黄河的人布置了任务,接着就是等消息了。
许大茂这边则是带着厂领导,让村干部陪同,挨家挨户走访受影响的村民,诚恳道歉,听取诉求,并承诺会尽快彻底解决问题,还提出了帮助村里修缮道路和补偿的意向。
果然这两条一提出来就有了效果,本来冷淡的村民直接变得很热情,甚至有村民提出能不能让饲料厂在他们村招工。
许大茂才觉悟到,这才是事情的根本,这才是那些村民的最终诉求。
不过这事他可做不了主,因为工厂招的都是家属还有转业退伍安置的人员,本来就饱和了除非扩建。
他找到了赵首长,赵首长那边也是焦头烂额的,地方上可没那么容易对付,人家巴不得厂子关停,然后由地方接手。
“许总,你还是帮我解决解决我的问题吧,村民那头,赔钱可以,招工不行,我们还有很多人没饭碗呢。”
“赵首长,设备和技术已经在问了,没那么快。”
“那怎么办?”
“就不能让上面协调协调。”
“协调了啊,人家咬死了。”
“在我看来根还在这个招工上面,村民如果不闹了,问题就解决了。”
“那还能把现在的工人辞了,让给他们?”
“那怎么办。”
‘许总啊,这个忙还是要你帮才行。’赵首长双手握住许大茂的手,许大茂汗毛都竖起来了。
“我?我怎么帮?”
“你们黄河那么多厂子,还有建筑工地,难道不需要人?”赵首长道。
许大茂一听原来打这个主意,想了想道:“我们很多都是技术工种,那些没有上过学的根本学不会啊。”
“那工地呢?”赵首长道。
“这个其实你们就能解决啊,你们让工兵团带带他们,让他们自己搞个施工队什么的不行么?”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只是这样前期肯定是没活干的,这个工资?”赵首长道。
“工地总有小工吧,花城和申城我们还有几个住宅项目要开工,你们有没有兴趣?”
“有,有,太有了。”赵首长激动道。
“那就这样吧,村里你们去谈,还是我去?”
“你带着工兵团的人去谈吧,他们那水平估计谈不下来。”赵首长道。
“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