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五彩光华 (第1/2页)
“喔、喔、喔……”
塘坨市场里,一声鸡叫,四方和鸣,萦萦绕绕,宛转悠扬,唤醒了小城里睡梦中的人们。这个市场是小城里最大的农贸市场,就在新民路江宥云家斜对面,虽是凌晨,却早已热闹非凡。
此时,天际泛起了鱼肚白,朝阳缓缓升起,染动一片云霞。阳光透过梧桐叶,绽放出五彩光华。树上的鸟儿,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大街上,店铺的开门声,买卖的吆喝声,人们的说话声,不绝于耳。
小城里的人间烟火,看似平淡,却也温暖!
姚玉兰早早在灶屋里做饭,因为瓷厂路远,自己中午不能回家,又不放心江宥云到外面吃,于是想出个办法,早上把饭做好,盛在大锅笼里,搁在煤炉子上,这样一来,江宥云中午一回家,马上就有口热乎饭。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也算是一种写照吧!
等忙完一切,已经是七点了。
“江宥云,你起床了没有?”
江宥云在里屋,睡得格外沉,哪里听得见。姚玉兰见没有动静,进里屋一看,江宥云正好翻了一个身,嘴里“吧唧吧唧”,睡得正香,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吼道:“今天报名,你还不起来!”江宥云猛然惊醒,一个鲤鱼打挺,坐起身来。姚玉兰拿出皱皱巴巴一沓钱,放在书桌上,留下一句:“上午八点半开始报名,你记得带上作业,把学费交给宁老师。”随即带上一盒饭菜,急急忙忙出门赶车去了。
江宥云把毯子蒙在头上,翻了个身,打个呵欠,又睡了过去。不知多久,一阵急促的拍门声响起,有人高喊:“江宥云,报名去。”江宥云朦朦胧胧,听到一声报名,立马两眼一睁,起得身来。门一开,一个身影“哧溜”一下,钻了进来。来人小小的身子,顶着个大大的脑袋,锅盖头,高鼻梁,深眼眶,两个眼睛圆溜溜,说起话来,下巴前倾,似笑非笑。
“江滨,你小子怎么来了?”江宥云睡眼惺忪。
江滨笑道:“《七龙珠》出新连载了,等下报完名,你陪我去买。”江宥云眼睛登时亮了,赶紧收拾好出门。
清晨的洪江,古朴而又恬静,处处更显芬芳。如墨的黑瓦,承载着岁月的磨砺。斑驳的墙下,绽开了一朵朵小花。青石铺陈的小巷里,时不时窜出条土狗。排排列列的窨子屋中,流淌着人间的烟华。珍明书店里,《歌声与微笑》的音乐悠悠扬扬:“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两人踏着歌声,往幸福路小学走去。
幸福路小学,坐落在嵩云山下,是所百年名校,小城的人,都以自家孩子在这里读书而自豪。学校大门是座石拱门,素净无华。门后连着一条长坡,坡上的四方台上,矗立着一座三名少先队员合举三环各朝一面的雕像,象征着品德、成长和责任。
雕塑旁有个大花坛,花团锦簇,松柏挺拔。花坛后的气象站大楼下,两排迎春花,郁郁芊芊,随风飘扬。左右边,各有一栋教学楼。左楼前,有四棵大枫杨,棵棵干高冠大,枝繁叶茂,一串串果实,如风铃一般,悬挂在枝叶间,一阵微风拂过,又好像一只只青蝶,簇拥在一起,正在翩翩起舞。右楼前是学校的操场,已经聚集了好多人,都是报名的学生和家长。学校的喇叭里,清亮的歌声响起:“我们是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
“五(二)班在哪呀?”两人站在操场上,左右张望。
“跳跳鬼,新学期升六年级,我们班在右楼二楼,别在这瞎转悠!”迎面走来一个纤瘦的女生,梳着学生头,穿着碎花裙,额前刘海下,一双细长的眼睛笑起来,像弯弯的月牙儿,让人如沐春风。女生名叫鲁静,“跳跳鬼”就是她给江宥云起的外号。
“鲁静,你看身后是什么?”江宥云向后一指,鲁静不假思索,转身一看,啥也没有,很是奇怪,转头正要质问,忽然一只蚱蜢出现在眼前,吓得一声尖叫,跳了起来。江宥云抓着蚱蜢,得意洋洋:“我是跳跳鬼,我看你跳得也很高呀。”
“跳跳鬼,看我不打死你。”鲁静气得满面通红,扬起拳头。江宥云一溜烟跑开。江滨腼腆笑了笑,也跟着走了。
两人来到教室,一眼就瞧见江明亮偷笑着站在门口,教室里传来宁老师的声音:“江龙,你和江明亮是好朋友,怎么不学他,他玩归玩,学习可没落下,你作业都没写,纯粹就是玩。这样吧,你写完作业,再来报名。”
江龙挠挠脑袋,垂头丧气地走出教室。江宥云见江龙手上腿上,青一块,紫一块,问道:“昨天回去被打了?”
“废话,被他老爸打了个半死。”江明亮又笑。
江龙白眼一翻,没好气地说:“昨天晚上被打,今天报名被骂,倒霉死了。”江滨摇摇头:“你自己不做作业,怪不得谁。也是宁老师负责,换作别的老师,也不骂你,更不管你,你怎么办?”江龙一时语塞。
江明亮右手搭在江龙肩上,左手晃一下,现出一元钱,一脸笑嘻嘻:“看你这么惨,带你玩下游戏机。”江龙横了一眼:“得了吧你,我要回家做作业,不然名都报不了。”
江明亮故作神秘:“作业下午再写。听游戏室老板说,有一款新游戏叫铁钩船长,可以循环通关,你不想试试?”江龙一听,心里痒痒,犹犹豫豫。江滨急着买书,拉上江宥云:“别跟他们扯谈,快点报名。”径自往教室走。江宥云忙说:“我等下陪江滨买了书,来找你们。”还没走两,再回头看时,江龙和江明亮已经勾肩搭背走了,不由骂道:“江龙这小子,真是经不起诱惑。”
教室里,宁老师坐在讲台上,梳着个马尾辫,柳叶眉,大眼睛,颧骨虽高了一点点,但衬着立体的脸线,十分精致,一身白裙,美丽端庄。宁老师名叫宁艳红,中师毕业后,分配到幸福路小学,从二年级接起这个班,既当班主任,又当语文老师。在她看来,每个学生,都是自己的孩子。
她的心里一直有个结,90年代初期,学校开始分重点班和平行班,理由是集中资源出成绩,虽然对外不公开,但私下大家心知肚明。在接下这个班时,宁艳红就听说了全年级五个班,三班是重点班,集中了很多家境好、条件好的学生,而家长们也下意识认为,三班的老师,就是所谓最好的老师,这恰恰是宁艳红最反感的。她有个观点,老师没有好与差,只是用不用心教;学生也没有好与差,只是用不用心学而已。她很担心,今后一旦有了好班和差班的概念,教学就会唯分数论,这样对老师不公平,对学生也不公平,对教育、对社会,甚至对国家更是一种危害。所以这些年来,宁艳红一直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用心地对待教学,用心地对待学生。
“宁老师,我们来报名。”江宥云和江滨进了教室。宁艳红看到两人,拿起作业,翻看了好半晌,露出了笑容:“不错,很用心,只是你两人的字还要练一练。”等交完费,报了名,江滨急不可耐,催促着江宥云出了教室,只隐约听见宁老师的叮嘱声:“你们路上小心点。”
一路小跑,到了珍明书店,江滨一头钻进去,大呼:“老板,买书。”老板笑呵呵出来:“是不是买《七龙珠》新连载?”随即拿出书来。江滨付了钱,把书捧在手上,如获珍宝。江宥云正要上前,忽然一个脑袋从身后探出:“给我也看看。”两人转头:“嘿,江临,你怎么来了?”来人个子高高,头发短短,眼睛小小,脸蛋圆圆,正是同学江临,也是两人的好朋友。
“你们到我家看书去吧。”江滨发出邀请,两人想也没想,立马答应。当路过电影院小巷时,忽然,江临眼睛一亮,用手一指:“那是什么?”只见电影院门外空坪的仙女像下,有一张纸,纸上隐约有四个伟人头像。
“啊!一百元。”江临走过去,拾起一看,惊得跳了起来。
“我还没摸过这么大的钞票呢。”江宥云的心砰砰直跳。
“怎么办?”江滨不知如何是好。
“肯定交给老师呀,宁老师才说了拾金不昧的道理。”江宥云和江临异口同声。三人急忙跑向学校,不料路经红星照相馆,旁边小巷口的“大炮筒”录像厅,冒出一个人来。90年代的录像厅,风靡全国,却也管理混乱,常常是地痞流氓的聚集地。只见那人十五、六岁的样子,高高大大,壮壮实实,浓眉毛,细眼睛,蒜头鼻,方嘴唇,头发刺刺渣渣,脸上坑坑洼洼,左臂断了,只一截空荡荡的衣袖,左摆右晃,格外显眼,一看就不是个善茬。
“不好,赶快走,断手在前面。”江宥云一见此人,立马变色,连忙催促两人走到马路对面去。
“断手?什么断手?”江临、江滨一脸迷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