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嵩云山下 (第1/2页)
“江宥云,你这个臭小子,还想跑,给我站住!”
长岭界牛头冲1号筒子楼,昏暗的楼道里,冲出来一个身影,瘦瘦小小,穿着件破背心,留着个偏分头,一双小眼睛溜溜转着,脸上冷汗直冒,正是江宥云。
母亲姚玉兰,手里攥着一根高压锅的密封圈,怒气冲冲地追下楼来。这是她教训江宥云的独有方式,因为密封圈由橡胶制成,抽打在身上,立马皮肉红肿,虽然疼痛万分,却不会伤及筋骨。
楼道外是条小路,向左连接着城市的主干道“新民路”,向右有一条长长的码头,称之“长岭界码头”,通向城市的另一条主干道“幸福路”。江宥云虽说慌里慌张的,脑瓜子却转得飞快:“新民路是大马路,跑不了多远,肯定被老妈抓住,还是往码头上跑,安全得多。”随即向右一拐,直奔码头。
姚玉兰紧追在后。
江宥云撒开脚丫子,一溜烟儿向前跑。忽然,右边建筑公司宿舍二楼,跳下来一个身影,比江宥云更瘦弱,更矮小。
“啊,江龙,你干什么?”
“快跑,别废话。”江龙像个猴子,刷刷两下,爬起身来,死命地跑。立时,二楼大门一开,江龙的父亲江建国拿着一把铁钳,冲出来吼道:“江龙,今天你敢回来,看老子不打死你!”
江宥云哪敢多话,紧跟在江龙身后。
长岭界码头,有百余阶,蜿蜒而上,全是由明清时期的青石板铺设而成,凹凸错叠,古老斑驳。深深浅浅的足痕,不知承载了多少人来人往;团团簇簇的青苔,不知见证了多少岁月沧桑。
两人手脚并用跑上码头。码头下,传来姚玉兰的厉喝:“鬼崽子,今天你要有本事,就不要回家。”江宥云闻言,哭丧着瘫坐在地:“怎么办?去哪里?”江龙满不在乎:“老地方,山上去。”
江宥云耸耸肩:“又去嵩云山?”
“走吧,别想那么多,开心最重要!”
两人家住一块儿,又是同学,平日里形影不离,亲如兄弟,每次遇上不开心的事,就邀约一起爬山散心。路上,江龙好奇:“你妈为啥打你?”
“我妈早晨去上公厕,交代我出去时别关房门,哪知江明亮找我玩,一下忘记,我把门给关了,害得老妈上班迟到了。”江宥云一脸惭愧。
江龙翻了个白眼:“你妈肯定被扣了工资,心疼死了,不打你才怪!”江宥云心里懊悔,嘴上却不示弱:“别讲我,说说你为啥被打?”
“暑假作业没做完呗。”江龙一脸淡定。
江宥云惊掉了下巴:“明天开学,你作业没做完,怎么去报名?”
“明天的事,明天再说吧!”
江龙骨子里的那份洒脱,江宥云倒很欣赏。
两人沿着山路走,不知不觉间,登上了嵩云山顶,此时已是黄昏,落日的余辉,撒下漫天红霞,晚风轻轻拂过,归鸟四方和鸣,树叶沙沙作响,花朵袅袅舞动。
江宥云跳上一块大岩石,放眼一望,见群山围聚,林海茫茫,沅水、巫水波光粼粼,蜿蜒如带,在重峦叠翠间缓缓流淌,两相交汇,烟霞放旷之处,怀抱着一座小城。这座小城,名叫洪江,处在湖南西南部雪峰山区,五溪之地,怀化向南,途经黔阳,沿江而至。明清以来,得沅、巫两水便利,集散洪油、木材、鸦片、白蜡,一直是湘西南的重要商埠之地,曾经来往商客,络绎不绝,烟火万家,称为巨镇,有“湘西小南京”美誉。小城里林立着近四百栋明清古建筑,宛如一幅明清市井的清明上河图。
小城很小,周围有三个乡,分别是西边的横岩乡,南边的常青乡,东边的桂花园乡;城中有四条街,呈于字形,上面那片儿叫沅江路,称为二街;中间左边那片儿叫高坡街,称为三街;右边那片儿叫河滨路,称为一街;下面那片儿叫新街,称为四街。人口不过十万而已。
小城虽小,却是个老工业城市。抗战时期,长沙、衡阳、湘潭等地工厂转迁至此;50年代,洪江国营工厂扩建;60年代,国家加强三线建设,湘西仪器仪表总厂、中南无线电厂、国防3614厂迁建洪江。到90代初,以洪江瓷厂、洪江纺织厂、洪江造纸厂、洪江化工厂为龙头的十五个大行业,近二百家工厂分布城中,烟囱林立,厂房整齐,红红火火,七万多名工人在此安居乐业。江宥云的母亲姚玉兰,正是洪江瓷厂的职工。
然而,不得不说的是,随着新一轮改革开放,铁路运输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这座没有铁路,交通不便的山城,虽然看上去还算繁荣,却已经呈现出衰败的迹象,一些小厂难以为继,纷纷倒闭,江宥云父亲江崇德所在的洪江塑料二厂,便在其中。
小城半绕在嵩云山下,老鸦坡是嵩云山第二高峰。站在坡顶,可以俯瞰小城全貌。江宥云看着霞云尽染下的洪江,不由陶醉其中。江龙也跳了上来,口中喃喃:“洪江真是美丽啊!”
“那肯定了,你看那儿!”江宥云手一指,江龙顺势看过去,嵩云山下,一栋黄白相间的三角楼,矗立在郁郁葱葱之间。
“那不是幸福路小学气象站吗?有什么好看的!”江龙撇一撇嘴,把头扭到一边。
“你没当上小气象员,心里不舒服了?没关系,还有机会。”江宥云知道江龙的心思,好言安慰。
江龙笑笑,调侃道:“我们这些成绩差的,哪有机会,和你们这些好学生没得比!”
“是不是兄弟,怎么酸不溜秋的?”江宥云故作生气。
江龙久久看着江宥云,突然冒了一句:“兄弟,你成绩这么好,还愿意和我这个差生玩,不像有些成绩好的,自以为是,看不起别人,够意思,讲感情!”
“你今天怎么了?阴阳怪气的。”江宥云有些疑惑。
江龙不答话,又问:“你长大想干什么?”
江宥云站起身来:“我长大了,要当科学家。”
“嘿,十个人里面,八个人想当科学家。”江龙吐了下舌头。
“那你长大想当什么?”江宥云问。
江龙想了想:“我也不知道,老爸说我只能当二流子,混社会。”江宥云有些惊讶:“你爸怎么这么说你,你人好,心好,和社会上那些烂仔不一样。”
江龙不说话,小小的脑袋撇向一边,大大的眼睛里,一颗眼泪,不自觉流了下来。随即,用手拭去泪水,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天色渐渐暗了,夕阳已经坠到山后,沉沉的暮霭,准备降下最后的光华。吹在身上的晚风,透着一丝儿凉意,山间的花草树木,影影绰绰,带给人未知的恐惧。
“回家了。”江宥云扯起江龙,笑道:“不管前方暴风骤雨,家总是要回的!”江龙不情愿地起了身来,嗤笑:“就你最没出息。”两人一路小跑,下了山来,上了新民路。
“朝花夕拾杯中酒,寂寞的我在风雨之后,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大雁飞过菊花插满头……”市政府对面,珍明书店放着一首叫《中华民谣》的歌儿,百米开外都能听见。
店外书架上,摆放着畅销漫画《七龙珠》、《机器猫》、《圣斗士星矢》、《尼罗河的女儿》等等,琳琅满目,很是诱人。江宥云瞄了一眼,顿时发光:“《悟饭的修行》,七龙珠出新连载了。”不自觉拿起书翻看。还没看两页,老板冲出来:“买不买,不买别乱看。”鸡毛掸子在空中挥舞。
江龙拉了一把江宥云:“走了,你又没钱买。”江宥云知道家里困难,哪有闲钱买漫画,只好恋恋不舍地放下书,在老板的驱赶声中,跟随江龙离开了书店。
新民路上,梧桐树郁郁葱葱,层层叠叠,一排排挺立在马路两旁,枝繁叶茂,华盖如伞,在炎热的夏季,把绿意和浓荫,送给了过往的行人。
“听老爸说,有些地方为了美化城市,把树都砍了,真不知道怎么想的。希望我们这儿别瞎搞,让这些梧桐树,永远长在这里。”江龙走在前面,口中嘟囔着。江宥云点头称是。路过塘坨市场,对面的游戏厅里,“喔哆给”、“嚯哟给”的声音此起彼伏,江龙一听,就像勾了魂似的。
“你又想进去玩街头霸王了?”江宥云扯了扯江龙。
“我身上有五角钱,可以买两块币。”
“这么晚了,该回家了。”
“回家干什么,不被打死呀。”江龙不想回去。
两人正拉扯,游戏厅的帘子一掀,一个脑袋从里面探出来,平头,小脸,眉毛细长,眼睛明亮,面容清秀,一脸玩世不恭。
“啊,江明亮,你怎么在这?”两人异口同声。江明亮也是两人同学,平日里称兄道弟,关系十分要好。
“你们别傻愣在外面,有个高手挑战,快进来帮忙。”江明亮招招手,江龙身子一闪,钻了进去。
江宥云抬头一看,天全黑了,心里发慌,摆摆手:“真不玩了,我要回家。”
“明天就开学了,要抓住假期的尾巴!”江明亮继续诱惑。
江宥云摊摊手:“你爸妈不管你,我妈可管得严。”
江明亮也不废话,做了个鬼脸,把帘子一放,玩游戏去了。江宥云双手插兜,忐忑不安往家走。塘坨市场往前二十米,再向左转一个巷子口,就是牛头冲1号,江宥云的家,就在临街的那栋筒子楼上。
筒子楼是房产公司的公租房,很有些年头,砖木结构,共有三层。一楼临街门面,是洪江五金商场;二楼、三楼都是住房,每层十二户,长长的楼道,靠街这边一门一户,次第排开,每户直套两个房间,每个房间约十个平方。朝里这边是灶屋,一人一间,很小,约两个平方。二楼与三楼之间,由一条青石码头相连,七拐八绕,不仅和江龙的家相通,还连接后面一栋公租房,很是逼仄。两栋楼之间最里处,有一个公共厕所,终日无光,臭气熏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