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读书 > 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 第290章 画上几只鸡,这就是鸡缸杯

第290章 画上几只鸡,这就是鸡缸杯

第290章 画上几只鸡,这就是鸡缸杯 (第2/2页)

但想了一下,他又颓然一叹:前有故宫,后有景德镇,与之相比,省内的研究力量弱的可怜。
  
  甚至于,可能连林思成都比不过。
  
  一看就知道他在想什么,郑铭使了个眼色:“要那么好研究,故宫的专家跑来咱们这做什么?”
  
  蒋承应想了一下,恍然大悟:他们没样本,更不知道窑炉的具体构造。
  
  所以,才迫切的想要发掘霍州窑。
  
  那林思成为什么研究的这么快,这么透?
  
  因为这小子闷声发大财,不声不响的从霍州弄回去了好多残器。
  
  但论证继承关系是一回事,复原工艺又是另外一回事:不知道窑炉结构,就无法模拟泥胎入窑后,具体的过火流程和烧成工艺。
  
  这是复原瓷器艺最为关键的一步,所以,他光有样本没用……
  
  心里虽然这样想,但蒋承应总感觉不太对劲:难道还和上次一样,为了和林思成解约,连脸都不要了?
  
  这可是上级单位,国家文物局,一旦太过分,咱俩吃不了得兜着走……
  
  郑铭当然明白,叹了口气:“这次换个策略!”
  
  上级领导也是人,所谓会哭的娃有奶吃,无非就是摆困难,装可怜。
  
  而国家文物局做为部级单位,故宫做为国字头研究机构,不缺那么点成果和荣誉。多说说好话,让专家稍微给省内单位指点几句,研究进度不就起来了?
  
  林思成的能力是很强,但还是那句话,要把地方的发展做为先决条件。
  
  想研究,想复原工艺,没问题。但你得先挂个山西的前缀……
  
  两人小声的商量,底下同样议论纷纷。
  
  林思成也不急,静静的等。过了五六分钟,声音才小了一些。
  
  他点了点话筒,百多颗脑袋齐唰唰的抬了起来,百多双眼睛直戳戳的刺了上来。
  
  “以上是影青瓷与河津瓷、霍州瓷的技术演变与流布。时间有限,稍后会把资料下发给各位老师,我就不啰嗦了。接下来,再说一下各种瓷器的工艺特征、区别,以及复原研究……”
  
  说着,林思成滚动了一下鼠标,屏幕上的图片随之变换。变成一只白中泛青,青中透白的瓷碗。
  
  “这是仿烧的景德镇影青瓷,特点在于显色临界:釉层厚度在0.15mm左右时呈湖绿色,小于0.08mm转月白色。其次透影机制:石英晶相>78%,透光率达65%……”
  
  “工艺难度在于釉料分子级配比:铁含量>1%→釉色泛灰;<0.5%→丧失青韵……而在河津窑发现的细白瓷,就是后一种:铁含量小于0.5%,主釉为白色,青色若有若无,且隐透灰色……”
  
  “等等!”林思成还没讲完,忽的被人打断。
  
  姚建新举着手,半信半疑:“林老师,你刚说的是:仿烧,意思就是,影青瓷的工艺,已经复原了?”
  
  “对!”
  
  姚建新愣了一下,脸色发白:“哪一家单位复原的,景德镇、故宫,还是文研院陶研所?”
  
  “这几家单位的研究任务比较重,老师们都比较忙,不好麻烦他们,所以都不是。”林思成笑了一下,“是西北大学文物修复中心复原的!”
  
  话音未落,刚刚安静了没几秒的会场,又是“嗡”的一下。
  
  蒋承应和郑铭面面相觑,脸色铁青。
  
  刚说什么来着:只要复原出影青瓷的工艺,影响力小不到哪。结果话说完没过三分钟,林思成一巴掌就甩到了他俩的脸上。
  
  这还复原个屁?
  
  任新波、淡武,并之前一直协助林思成勘探遗址的各单位负责人,全都像冻住了一样。
  
  那时候他们就知道,林思成的最终目的,就是复原卵白玉。他们也从不怀疑,林思成能不能做到。
  
  直到发现北涧疙瘩的最后一处宋代遗址。
  
  灰坑太少,废渣堆积层太浅,标样不够,所谓的工艺复原自然就不用再谈。所以,他们虽然不赞同领导的作法,但能理解:与其费时费力,最后只是一场空,不如及时止损。
  
  但从来没想过,林思成竟然真的能复原?
  
  还有一部分人,压根就不信,比如姚建新。
  
  他像牙疼一样,他拧巴脸,哆嗦着嘴唇:“林老师,我能不能请教一下?”
  
  “当然可以!”
  
  “好,林老师,河津窑和霍州窑的遗址还没发掘,你们是怎么模拟出窑炉构造,又怎么试验炉内氛围、结釉和烧成流程的?”
  
  “看来是姚主任没听清楚,那我再讲一遍!”林思成指着屏幕,“这不是河津瓷,也不是霍州瓷,而是工艺复原后仿烧的影青瓷。”
  
  “河津窑和霍津窑是没有发掘,但湖田窑却发掘了好几座,且发掘到现在已几十年,也研究了几十年……”
  
  “砰~砰~”
  
  短短的两句话,像是两柄铁锤敲到了脑门上,姚建新被砸的眼冒金星。
  
  旁边的任新波、谈武,脸色白的像纸一样:对啊,屏幕上的这只碗,是影青瓷,而不是河津瓷,更不是霍州瓷。
  
  想复原工艺,林思成研究湖田窑的构造就可以……不,不用研究,他直接借资料,抄数据就可以。所以,发不发掘河津窑和霍州窑,和他能不能复原工艺没一毛钱的关系。
  
  甚至于,他顺带着把河津瓷的工艺特征也研究的明明白白:没有掌握影青瓷釉料的精确配比,所以颜色偏白,偏灰。
  
  等于,工艺也被他复原了出来?
  
  姚建新没忍住,又举起了手:“林老师,能不能再请教一下?”
  
  还挺讲礼貌?
  
  林思成笑了一下:“可以!”
  
  “你刚才也说了:湖田窑被发掘,距今已有几十年,为什么景德镇没有复原?”
  
  “原因很简单:他们用来研究的标样不够。我说简单点:宋瓷以青釉为尊,以厚胎为上,影青瓷虽然也属贡瓷,但并未进入主流。既便是湖田窑,大宗依旧为青瓷,影青瓷烧的极少。”
  
  “所以几乎没有留存下来的文物,也因此,发掘的遗址虽然不少,其实并没有出土多少真正的影青薄胎瓷。大多都是广义上的厚胎天青釉……”
  
  姚建新嘴唇发白,嗓子眼发干:“所以,你们用湖田窑的窑炉结构,和霍州瓷的残器标样,复原出了影青瓷的工艺?”
  
  林思成点头:“对!”
  
  对个什么啊对?
  
  姚建新打了个摆子,浑身发抖……
  
  会场里更是炸了锅:这不就是借鸡下蛋?
  
  郑铭和蒋承应的脸黑的像锅底:原来,他们离卵白玉复原成功,曾经是那么的近?
  
  有多近?
  
  只需要按合同办事,而不是卸磨杀驴。自然而然,林思成就会从霍州征集来足够多的实验样本。继而研究,复原……
  
  直到这一刻,有些人才感到真正的后悔……哦不,害怕!
  
  他们已经能够想像到,等开完今天这个会,等汇报给领导,他们会是什么样的下场?
  
  但时间有限,林思成没办法等他们慢慢消化。
  
  他又点了点话筒:“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我先简单讲一下。如果有什么疑问,咱们下来再探讨!”
  
  没人回应,但声音确实小了好多。
  
  林思成滚动鼠标,屏幕上出一只润白的茶杯:
  
  “这是工艺复原后,仿烧的永乐甜白釉。它之所以被誉为中国白瓷的巅峰绝唱,将中国瓷器的纯净美学推至极致,原因就在于:
  
  全光谱散射的显色机理,分子级界面融合而形成的玉质触感,并釉层残留尺寸<0.1μm钙长石雏晶而形成的云雾视觉感……”
  
  “难度在于釉面玻化与结釉的临界点:成功与失败之间只差一度。大于1326℃,坍塌(釉层崩裂)。小于1324℃,生烧(未达到烧结温度,釉面无光)。所以,烧成率极低,在明代,成品率只有百分之三……”
  
  看姚建新像是活过来了一点,又准备举手,林思成笑了笑:“姚主任,可能我说的有点复杂,那我说简单点:
  
  甜白釉是在元代卵白釉工艺的基础上,追求极致的薄而生成的产物。所以,能复原出影青瓷,就能复原出卵白釉,同样也能复原出甜白釉。
  
  因此,不需要了解特定的窑炉结构,更不需要足够的标样来分析胎釉配方,只需要影青瓷的基础上调整参数,不断试错。”
  
  姚建新嗫喏着嘴唇,不知道再该问点什么?
  
  问一问林思成,故宫和景德镇研究了那么久,都没有进展,而你只用了两个月?
  
  但话到嘴边,他却问不出来。
  
  因为除了林思成,没有人知道影青瓷、卵白釉、甜白釉之间是继承关系。
  
  而且样品的照片就在屏幕上,国家文物局、故宫的专家就坐在主席台上。给十个胆子,林思成也不敢信口开河。
  
  随着姚建新一声长叹,会场里越来越静,越来越静。
  
  屏幕一闪,又换成另外一只。
  
  更薄,更透,薄如蛋壳,透如玻璃。
  
  “成化蛋壳杯,即鸡缸杯、三秋杯的釉下胎。工艺特点在于瓷器中独一无二的透光显微结构:釉层石英晶体定向排列。”
  
  “难点在于薄,更在于轻,还在于中心度。以及这三种工艺精度直接影响到素胚入炉后,在接近一千四百度的高温下,胎体的应力强度。
  
  说直白点,一千只素杯入炉,烧成的不足一只,剩下的九百九十九只都是碎渣……”
  
  这次没有嗡,更没有轰,像是按了暂停键。
  
  这他妈可是蛋壳杯。
  
  再画上几只鸡,几丛草,这就是鸡缸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