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这些读书人,才是美好生活的最大阻碍 (第1/2页)
“太仓石承志。”
“强占良田,包揽粮赋,横行乡里。”
“今判斩立决!”
“吴江宁德昌。”
“包揽诉讼,结交书吏栽赃陷害,勾结狱吏草菅人命。”
“今判斩立决!”
“常熟文冲。”
“纠集打手,欺行霸市,打伤人命,强索行费。”
“今判斩立决!”
“苏州金义山。”
“聚众闹事,纠集书生冲击军营,言辞粗鄙侮辱大帅。”
“今判斩立决!”
“灵元寺智如。”
“发放印子钱,指使打手打杀民户,强占民田,欺民为奴。”
“今判斩立决!”
大嗓门的军士们,站在木台上,拿着喇叭大声宣读诸多罪状。
每次宣读完毕,就有军士拖着人犯上台,当场验明正身。
签字画押后,旋即将人犯拉往一旁,两人按着肩膀,一人拽着头发的按着跪下。
身穿红衣的刽子手,饮上一口酒水,喷在厚背刀上。
挥舞着刀,左摇右晃的嚷嚷了一番‘冤有头,债有主,回来报仇莫找我’。
接着就是高高举起手中厚背刀,重重落下。
每次行刑,四周围观人群里,都会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响。
那些曾经受过苦难的苦主们,则是在台下痛哭流涕,喊叫悲鸣声不绝于耳。
还有人顶着白布捧着牌位,当场祭奠。
若不是军士们阻拦,真有人想去抢尸首用来祭奠的。
邻街一座酒楼三层临窗位置,坐在凳子上的林道,见着远处这一幕也是有些唏嘘。
“百姓们一旦陷入疯狂状态,的确是很可怕。”
“这都是被逼的!”
明朝末年的地方士绅,排着队的挨个枪毙,没一个是无辜的。
区别只在于罪孽深重,与罪孽稍轻。
以往他们有着各种保护,备受压迫的百姓们,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人家坏事做尽,却依旧能够享受荣华富贵。
现在终于有人给他们做主了,百姓们也是爆发出了让人畏惧的怒火。
他们不断呐喊嘶吼,哪怕相隔了一段距离,传到楼上也是声如惊雷。
身穿男装的卞赛姐妹,俏脸发白,神色惶恐不安。
她们从未想过,以往老老实实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百姓们。
为豪奴欺辱之时,只敢唯唯诺诺的百姓们。
在老爷们的面前,头都抬不起来的百姓们。
当他们真正愤怒起来的时候,竟是如此的可怕,令人惊惧。
唯有林道神色如此,悠然自得的喝着茶水。
他是真正开过眼界,见过世面的人,比这更加恐怖的事情,他可是见的多了。
别的不说,之前去兖州城的时候,鞑子屠城满城皆死的惨烈景象,何等恐怖。
唯有阳气最重的军伍,方能无所畏惧。
久居军伍之中的林道,心志也是逐渐磨砺出来。
“大王。”
卞赛拎起茶壶为林道添茶“诸位老爷都是饱学之士。”
“满腹经纶的脑袋,就这么砍了,莫不是有些可惜了。”
“你懂个屁!”
林道对这种论调嗤之以鼻“你是没见过,什么叫做真正的教育。”
“这帮子大头巾,垄断知识千年,依靠垄断打压盘剥百姓,百姓们生不如死,他们自己却是吃的是脑满肠肥。”
“几千年了,耕地的还是耕地,打仗的还是打仗,可曾见着科技爆发,生活水平飙升?”
“这样的读书人,这样的满腹经纶,有个屁用!”
丝毫不给卞赛留面子,林道端起了茶碗“真正的教育,只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就能让天地换新颜!”
“留下这些人,才是百姓们追求美好生活,最大的阻碍!”
林道若是推行普及教育,这些读书人必然认为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损害。
毕竟人人都上学,都学会了知识,那就是打破了读书人对知识的垄断。
没人会甘心。
到时候必然闹出大乱子来。
“他们垄断知识千年,却是对生产生活毫无贡献,只会浪费粮食。”
“继续留着他们,就是对百姓的犯罪。”
林道也不藏着掖着,有话直说“我知道你们的心思。”
“总以为我是为了收刮财货,才对他们动手。”
“这一点我不否认,可这些财货,都是民脂民膏。”
“我收刮过来,也是用之于民,可没用在自己身上。”
这一点,一直服侍身侧的姐妹俩都是清楚的很。
林道的吃穿用度,并无奢华之处。
虽说从不跟军士们一起吃饭(不吃罐头饲料)可平日里也都是寻常菜肴,并无什么山珍海味。
住就是军帐,也就是入了苏州,方才住了几天园林享受享受。
他从不坐轿子,甚至连马车都不坐,行军都是骑马。
衣服更别提了,绫罗绸缎只有在穿戴甲胄的时候,才会当做内衬穿戴。
弄到了如山似海的财富,却是从未自己享受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