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读书 > 刹那灿烂 > 第七十九章 意外的谈话

第七十九章 意外的谈话

第七十九章 意外的谈话 (第1/2页)

“事情不能只看表面就忙着去判断,下结论,也不适宜简单的就去评判说好与不好,尤其是这种大事。倘若是无知无识之人从自己的切身感受来说,自然无所谓,只你自然不是,日后也切莫如此。虽说一件事的对与错、是与非是很简单的,但这件事情对具体的牵扯其中的每个人、每一个群体的影响却是不一样的,笼统的来回答,这只能表示出一些人意见,这样说起会显得很没有常识,又过于草率。这并不是说要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而是要站在什么样的高度、层次、角度来说这样的话。这么说你或许会不服,我就拿众口难调来举例说,例如说辣椒,你或觉得好吃,我们那边的人或也都觉得好吃,于是在是否添加辣椒的问题上,我们的利益是一致的,但在另外那些不吃辣的人的眼中就未必。有人甚至会因此身上产生不良反应,况且可能在另一类生物的眼中,比如说牛、羊等等的误食了之后呢?也说不得那辣椒是样很糟糕的东西也说不得。因为那不是他们的利益所在,甚至是对立面。这时的人们该怎么来取舍呢?这说的也许有些空泛。但假如是一家人,有人喜欢一个人,有人讨厌这个人,那这个家算是喜欢还算是讨厌那人呢,该如何取舍呢?这里要说明的是,家一般都是有家长在的,如果家长自己喜欢,和家庭成员里每一个都喜欢,这中间又有什么分别呢?”
  
  “道理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是从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来判断,来取舍,但自己的利益所在并不是每个人都相同,而且都能清楚的表达出来,同时也未必能被他人理解甚至是了解。也有许多人或许对此都一无所知,或是漠不关心,或是被别有用心的人鼓噪而眼瞎心盲的,也或许有人不关心是不敢去关心或者关心了也没有用,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这就又要把它归结起来判断,主要体现出来的也在利弊方面,这或也是你说的好于不好,也关系到日后的对策。同时这个利弊是从个人、小团体出发,还是从较多人的角度来看,这当中又有很大的不同。每个团体甚至每个人的利益并不是总是一致的,它只是和一些人的利益一致,至于是多数还是少数,还是你我于他人的差别,这其间就但看个人的取舍了。一般说来好于不好,那些言说者也只是先从个人出发,然后再到对其它方面的影响等等的利弊来判断,当一致时大声疾呼,当不一致的时候誓死反对,至于谁来代表你我的利益,这就不太好说了。”
  
  “早先让你看的那五本书,你也都看完了,只是现在限于年纪、经历和识见,还不大会用,当然这不是说怪你,只是提醒你,往后要试着多用那五本书上所掌握到的来看问题才好。所谓看世界、看社会、看个人,也是看事情,世界、社会、个人并不是孤立的,它们正是通过相互包容才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类似于系统,但又有别于系统。只是把整件事当做系统来看,来梳理也是可行的,所以说那也是教看事、说事、解事的书,是关于选择的书。遇事先多了解,多问几个为什么,也便于更加清晰的看透问题。至于怎么去选择,对你而言,我是不会干涉的,只是教会你看事的方法。有人是最重选择,不重方式方法,甚至是结果,就像站队,只有站在我的队伍里,才是我的人。我是不一样的,当然也是因我所求甚少或者说又太多、太大,从而导致我不会和世上几乎所有人产生所谓的利益之争。”
  
  “我现在和你稍稍说一回。好与不好,一看对象,二看结果,更要具体的事情具体分析。对象就像前面说的那些一样,就是要有一个立足点,在这个点上分清什么事所谓的好,而什么事所谓的不好,以及为什么好,而又为什么不好。结果有两个方面,就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样,你种下了什么样的种子,就会收获什么样的果实,这里自然就又有了好坏之分。因为你的立足点不同,所以就会导致你对事情的好坏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最后还是得具体事情具体分析,说起来最终的结果就是选择问题了。譬如说你见有其他人获得成功,于是你有样学样,你也同样获得了你曾经以为的成功。然后有利的一面你自然早就通过观察了解过许多,又亲身体验了更多,甚至也会惠及许多其他人、许多其它事;只是它同样会有不利的一面,这时的你自然也会同样全盘收到,或许你的考虑就会因此而发生变化,甚至可能会去怀疑之前定义成功时,是不是定义错误。这就是具体事情具体分析了,或许就是因为你的了解不够充分,你的立足点不够一致,甚至你的脾性、家世背景、人生经历等等的不同所导致,产生了你不想要的结果,在这里你就得要具体事情那里具体分析,然后依据立足点和预期的结果,做出自己的选择来。因此你或许就必须要做很多的调整,很多的让步,最后才有可能收获成功,但距离自己想要的那种成功应该很远,那它到底算不算一种成功呢?”
  
  “人是这样,国家也同样如此,说到革新变法等等的,其它国家是成了,但若是一味的亦步亦趋,也脱离不了别人的臼窑,赶上甚至是超越别人不说难度很大了,或许压根就没有可能。当然了,也还会有其它更多的弊端,好多事情一旦改变就再也回不去了,这就如同得失一样,也不好用好与否来衡量。当然最后从直观上来看,譬如说我们这次前往的和那国,你看它现在的发展势头,看它都欺侮到我们头上来就知道了,甚至前些年它们还一度把罗刹国也给打败了。这对它来说,应该是好的,或利大于弊的,是它们学西洋获得的成就。我们国家今后将遇到的最大外患或许不是别国,就是它。首先它得地利,离的近,这是天然的优势;其次人文相通上,两国人来往的有很多,国内有不少的人从中获利,而这些人对他们过来甚至更是乐见其成的;再从国内的总体情况看,我们到现在为止,甚至连一艘像样些的船造不出来,那些买来的看起来又多少有点水土不服,等再过些年,这批老船退了,而除了买船外,差不多可以说是无船可用。想想我偌大的中央帝国,这些说起来像都是笑话一般,然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和那国早些年就可以自己设计制造军舰了,民船就更不提了,和它又该如何比较呢?可比性实在是有些差。基础薄弱,也无人可用,再说这种造船的功夫也非一代人一朝一夕之功就可以了,又有多少人能知道得分明呢?从选矿石到炼钢,再到成型加工,这说起来似是很容易,可做起来就难了,偌大的土地上,甚至连这中间任何一个环节都未见、未闻的,甚至从何处下手都不晓得,还一味的沉醉在地大物博之中。造个枪炮那丁点大的东西,都造得艰难,甚至因之欣喜,却不知落后几何,更妄论比枪炮复杂更多了的船、机器等等的了。现在的船、炮比之以前也不知强大、便利了多少倍,这些也全都非是目前人力可以扭转之事,当血肉之躯遭遇钢铁怪兽,想要生存,除了跪地求饶外,若要其它体面的退敌方式,就纯属是想多了的。”
  
  “我在读书的时候,曾经看过《天演论》这本书,后来到西洋去了后,也读过了《生物进化论》,二者虽然形式上有很大的不同,但都被赋予了广泛的社会意义,我这里主要就说天演论译。译者在出版说明里讲,此书的主旨总结起来就是物竞天存,这代表着他的一方观点,是他看到又想要让大家了解到并认同他的部分。当然了,有关这本书的社会意义的说法各式各样,到今天为止自然没有一个统一的,不过在认同说法上,但虽都略有不同,但大体是一样的,就是对后果表述的重点不同。当初那译者大约还是比较温和的,另外还带着我们国家独有的神秘主义。天存?什么叫天存?和弱肉强食、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相比,落后就要挨打这种直白的表述比较起来,简直是弱暴了。弱肉强食是一副血淋淋的样子,很直观;然适者生存呢,那些淘汰者、不适者呢?消亡了;这就是典型的杀人不见血了,轻描淡写间,有多少生命就此毁于一旦。有人说这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人是这自然界的一环,终是无法逃脱的。只是人类教化的年头也不短了,这教化之功终是流于表面,而每每到了选择的时候,都暴露出自己的本性来,甚至更加的残酷。盛世伟业都归于教化,那乱世亡人又归于谁呢?自然界的枯荣和它相比实在是太一般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