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9章 财阀化的南洋(第三更,求订阅) (第2/2页)
“考虑到他们会给父母兄弟姐妹以及晚辈现金,在未来二十年里,他们每年将会获得不少于200亿元的外汇以及侨汇收入。”
经济界对于这笔侨汇有着极其清楚的计算,毕竟,没有谁会无视爹娘兄弟姐妹生活困难,他们肯定会力所能及的提供帮助,就像老一代侨民一样。
“所以,这就是我们的市场。”
走出电梯,佟可为在上车的时候,说道:
“我们的彩电是竞争不过的长虹、TCL的,但是胜在价格便宜,现在唐山市场上的电视机有相当一部分是苏联货,苏联电视机嘛……根本就是工业垃圾嘛。”
虽然那边隔着一层竹幕,但是对于当地的市场佟可为还是有一定理解的,所谓的苏联电视机、电冰箱,本质上都是经互会机制下记账卢布体系的结果。
每年唐山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出口,都无法换回外汇,只能以记账卢布的方式存下,然后,再从苏联或者东欧进口同值的产品,对于唐山来说,他们更希望获得机床等工业产品,但是在记账卢布下,却是有相应的配合,很多时候,某一项产品的配额不够了,或者说某一项产品积压太多了,就会建议购买那种产品。
在记账卢布体系下,你永远不知道自己出口的产品换来的“外汇”可以买到什么,或者能买到什么。
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唐山那边肯定有苏联电视机、电冰箱的,因为苏联人自己都不愿意买他们制造的电视机。
说起来实在是有些搞笑,虽然苏联从sEA引进了电视机的生产线和技术,但除了引进技术的那家工厂的产品可靠之外,其他的企业的产品质量都是非常低下的。
按道理来说,苏联的企业既然是一体化的,他们应该可以从技术引进的那家企业学习相应的技术以及管理和质量控制。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压根儿就没有这么做。他们依然在那里生产着质量不过关的电视机,电冰箱等电器,市场也只能接受这样的产品。
“所以,我们要提前和他们打好关系,那个市场……还是非常广阔的,而且伴随着人们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对电视机、电冰箱甚至电子计算机都会有相应的需求,我们现在正进入电子产业,这个市场很重要……”
作为大华集团的奠基人,佟可为对于市场的嗅觉是极其敏锐的,在他看来这次考察就是他开拓另一个市场的契机,有了这个契机,也许,大华可以抢先一步进入那个市场。
心里这么想着,汽车一路朝着船厂驶去,大华重工是佟可为的骄傲,七年前,他利用暹罗和SEA银行提供的贷款,创办了规模仅次于太平、东宁的世界第三大的造船厂。
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在一片荒滩上建起了巨大的现代化船厂。
在船厂建成的同时,为了实现首笔订单上的突破,他亲自前往希腊与船东进行谈判,大华船厂还在建设时,他以惊人的低价和魄力从希腊船王利瓦诺斯那里拿到了两艘26万吨级超大型油轮(VLCC)的订单,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直到今年,终于迎来了爆发——经过多年的发展,大华船厂已经完全成熟,开始疯狂接单。其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高效的施工速度、积极的营销策略以及暹罗政府的全力支持,在国际市场上所向披靡,从传统造船强国SEA和欧洲手中抢走了大量订单。
当然,这并不是没有竞争——韩国就是他最大的竞争对手,毕竟,韩国的劳动力成本更为廉价,其去年的人均收入还不到1000美元。
不过,这个影响倒也不大。
半个多小时后,抵达了船厂稍作等待,考察团一行人也到了,在听说是大华集团的总裁亲自迎接时,考察团一行人无不是喜上眉梢,这说明人家重视啊!
“佟先生,居然劳驾您来迎接,实在是荣幸之至,荣幸之至啊……”
一边客气,一边紧紧握住对方的手,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彼此却像是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似的,佟可为的言语之中更是客气很,在表示欢迎的同时,更是主动表示,希望能够在合适的时候,到唐山看看,毕竟,他祖籍唐山,也是唐人。
一时间,气氛倒也是融洽的很,可以说得上是宾主尽欢,随后他们就坐上厂内提供的交通车,前往船厂参观,在看到正在建造的30万吨超级油轮时,考察团一行人无不是惊讶至极。
毕竟,他们还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庞大的油轮,不过,他们一行人似乎对造船并没有多少兴趣,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整个东方世界的特点。
虽然惊叹于大华船厂的规模,但是稍微参观之后,他们就转往下一站,大华汽车……相比于造船,他们对造汽车的兴趣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