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勇不可当 (第2/2页)
随着槊刃钉入地面时,赵太师就顺着槊杆开始向下滑落、缓冲重力惯性。
诸葛亮瞥了一眼就立刻断定……赵太师能做到,那他也能做到。
他思索之际,就见木台之上一个高阶军吏也持槊一跃而下,两尺五的槊刃还未尽数没入地面就与槊杆崩开……这个军吏空中失去平衡,就那么怀抱槊杆直愣愣砸在地面,一声闷响。
战车之上的赵基刚抓起弓,闻声看了眼那个倒霉蛋。
其他几个跃跃欲试的军吏只能老老实实顺着台阶下木台,快步小跑登上各自的战车。
摔疼的军吏也被卫士搀扶着登车,一瘸一拐明显摔伤了胯。
木台上军吏少了大半,诸葛亮才能抱着文件夹登上木台,协助记录战场各处的变化。
他靠近诸葛瑾:“兄长,太师竟然如此率性飒踏?”
“孔明莫多语,且耐心观战、记录。”
诸葛瑾又看向其他登台协助记录的军吏:“诸君记录时务必仔细观察,临阵指挥的巧妙之处,乃兵家不传之秘。今能旁观,实乃太师恩德。”
“喏。”
众人应答,各朝一个方向,开始捉笔记录。
例如诸葛亮,就观察三支百人队的作战方式,每个百人队都有特殊的符号图腾,他不需要具体书写对方的番号,只要在纸张上描绘该百人队的战旗符号,然后根据观察到的战况,进行总结后进行记录。
不需要多么详细,用的也是断断续续的文字或词组,只要这些文字、词组能在战后勾起此刻的记忆,到时候再做详细的文字记述即可。
诸葛亮观察之际,也能分心去看赵基所在的白虎大纛,白虎大纛开始向南前进。
少数突入营地内的羌骑只要靠近白虎大纛七十步内,必然骑士中箭栽落马下,马匹长嘶而去,逃离战斗范围。
白虎大纛持续前进,附近作战的步兵也都纷纷跟上,组成左右翼,使得赵基能更专心的应对前方扇形范围内的敌骑。
他就是一个无情的射箭机器,攻击范围从由最初的七十步,渐渐扩展到百步。
仅仅他一人就压的羌人弓手难以做出有效的反击,于是他左右车上的弓弩手,以及徒步而进的步兵可以更从容的射击,射击命中率大增。
赵基就仿佛催化剂一样,周围车兵、步兵勇气大增,作战时也更加的从容,可以将射术稳定发挥出来。
他很清楚自己并没有光环类技能,可士气影响之下,周围吏士的作战心态得到质的改变,不仅能完整发挥,还能超常发挥。
多超常发挥几次,这些人的作战技巧也能得到飞速提升。
临阵厮杀,心态士气甚至比技巧重要。
诸葛亮观察的三个百人队随着赵基靠近后,也都是奋勇争先。
原本抵挡、迟滞羌骑攻势的辎重大车,此刻反而成了限制己方追杀溃兵的障碍物。
对面的羌骑、羌步兵,很多人还没靠近厮杀,就被惊吓,止不住的溃退……能靠近的羌人,也没机会厮杀就被射杀。
持续高密度的射杀,成片清空出无人区,这带给羌人极大、难以言明的震撼与惊悚。
战线持续向南推进,很快就全军奔跑起来,羌人止不住的溃退!
诸葛亮停笔,扭头看诸葛瑾,不好开口询问,只是眼神中满是迷惘,他感觉能看懂战场各处变化的因果关系,可又觉得自己一点都没看懂。
其实诸葛瑾也看不懂,只是维持着沉肃面容,一副本该如此的淡定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