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一章 旗袍 (第1/2页)
水榭临水而建,栏杆是木质的,带着岁月的包浆,摸上去有些微凉。她从背包里拿出素描本和铅笔,翻开本子,目光落在对面的假山和曲桥上。
细雨中的假山,笼罩着一层薄雾,岩石的纹理在雨雾中若隐若现,显得格外清幽。
曲桥蜿蜒在水面上,桥面上的青石板,被雨水冲刷得格外光滑,倒映着岸边的垂柳。
她握着铅笔,轻轻勾勒着假山的轮廓,笔尖划过纸面,发出细微的声响。
画着画着,目光不自觉地转向不远处的苏木。他正站在一株蔷薇花架下,微微侧身,专注地调整着相机参数,雨丝落在他的肩头,打湿了他的衣角,他却浑然不觉。
花架上的蔷薇花带着水珠,花瓣微微低垂,粉色的花朵在雨雾中显得格外娇嫩。
徐佳莹微微一笑,拿起铅笔,将苏木的身影也画进了素描本。
她细细描绘着他专注的侧脸,撑伞的姿势,还有他手中的相机。
画面里,水榭、假山、漏窗、苏木的身影,被细雨笼罩,透着一种静谧的美好。
她还在画面角落添上了几滴雨珠,让整个素描更显生动。
不知不觉,已近正午。
雨渐渐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园子里,给草木镀上一层暖金色。
苏木走到徐佳莹身边,看着她的素描本,笑着说:“画得真好,把艺圃的韵味都画出来了。尤其是这光影,跟我拍的照片都不一样。”
徐佳莹抬头看向他,发现他的头发有些湿,额前的碎发贴在额头上,连忙拿出纸巾,帮他擦拭。
“刚才下雨,怎么不躲躲?头发都湿了。”
“怕错过好景致,”苏木拿起相机,翻看刚才拍的照片,“你看,这张芭蕉叶上的水珠,还有漏窗的光影,都拍得不错。等回去洗出来,咱们可以把照片和你的素描放在一起,做个纪念册。”
两人收起东西,按照姨婆的叮嘱,去附近的奥灶面馆吃午饭。
面馆不大,门口挂着“百年奥灶面”的木牌,已经有些年头。走进面馆,里面坐满了食客,大多是本地人,空气中弥漫着面汤的香气。
他们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服务员很快过来点单,苏木点了两碗奥灶面,还加了焖肉和爆鱼的浇头。
不一会儿,面就端了上来。
面汤呈琥珀色,浓郁醇厚,面条细滑劲道。
焖肉色泽红亮,入口即化,肥而不腻,爆鱼外皮酥脆,鱼肉鲜嫩。
徐佳莹吃着面,忽然想起什么,对苏木说:“我想做一件初夏的旗袍,穿去乌镇的荷塘边。上次看到周慧穿的旗袍,特别好看。”
苏木点点头,放下筷子:“好啊,正好姨婆认识裁缝,让她帮你找找,肯定能找到手艺好的。”
下午回到姨婆家,徐佳莹跟姨婆说起想做旗袍的事。
姨婆笑着说:“巧了,巷尾有一家裁缝铺,老师傅做了一辈子旗袍,手艺好得很。他家没有招牌,只有熟人才知道,一般人都找不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