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我会羡慕他有跑车?”“嗯,你会!”(月票加更) (第1/2页)
一根手指摸出问题,方言展现的“一指定乾坤“功力,是将罗氏触诊临床经验融会贯通的体现,大家都知道这招难度是有多大。
但是方言就在众人说话的功夫就把问题搞清楚了。
简直就像是有能透视的眼睛似的。
这时候杨艺农说道:
“肱骨外髁翻转骨折这种情况,在儿童所发生的骨折当中并不是很罕见,但是,想要通过手法复位的方式使其成功复位是比较困难的。”
宋祚民也点点头:
“没错,表面皮肤肿胀掩盖真实移位方向,易误判为简单侧方移位,暴力复位易导致骺板压缩,肘外翻畸形,桡侧副韧带紧张的话,复位时形成“门闩效应“,阻碍骨块归位。”
就连祝伯权都认同道:
“嗯确实,儿科里的脱臼好治,骨折不好治。”
话音刚落,这时候他们已经看到,方言这会儿用右手,握住患者受伤的那侧手腕,让受伤的肘关节保持半弯曲的状态,同时将前臂调整为掌心向下旋前的姿势。
几个人都一愣,这是直接要开始了?
果不其然,方言这会儿左手握住患者受伤的肘关节,对着孩子说道:
“我数到三就开始复原了!”
孩子有些忐忑的点了点头。
然后方言就张嘴喊道:
“一!”
下一秒,他拇指快速推动骨折部位骨块的后下缘向前上方移动,同时用食指按压骨折骨块的前上缘向内下方移动,拇指和食指相互配合协调动作。
两根手指就这么“一拨”,让骨折的骨块发生了瞬间翻转,在进行这个动作的同时,方言将患者受伤那侧的前臂调整为掌心向上旋后并伸直,“咔“的短促清音后,骨皮质对合,一下完成了骨折的复位。
“啊!”这时候孩子才疼的叫出声来。
方言顺着皮肉一揉捏,确认复位后,对着孩子说道:
“好了,保持别动。”
接着对一旁看呆了的店内工作人员说道:
“用四块小夹板伸肘固定。”
“啊?”后者一脸懵逼的看着方言。
这时候王鹏飞老爷子说道:
“他们不会,我来。”
说完那就要去找东西去。
他腿脚不方便,老邓头忙拦住他,然后主动去找东西。
方言这边,就对着王鹏飞老爷子说道:
“老爷子,送您的应病接骨膏,我用一贴。”
老爷子笑道:
“哈哈……好,没问题!”
说着就从方言送给他的那个小包里,拿出一贴应病接骨膏来。
配合着方言将孩子的骨折处贴上后,老邓头也找来了夹板,配合方言完成了固定。
前前后后就只花费了几分钟。
就直接把问题解决了。
周围其他人都看得一愣一愣的。
最后还是宋祚民夸奖道:
“罗氏正骨法果然名不虚传啊!”
这时候其他人才反应过来,纷纷也开口夸奖道:
“确实厉害!”
“没想到啊,没想到!开眼界了!”
杨艺农甚至说道:
“亏的老何去世了,要是他在,他这个外孙恐怕还没这么多际遇。”
“这又是跟着程莘农学针灸,又跟着罗老太学正骨,换做其他人想都不敢想。”
祝伯权也说道:
“就是,随便来一个都是行业顶尖的人物。”
“要是他在世,这外孙肯定只能学个儿科。”
“就像是萧龙友那个孙子一样,要是萧老在,孙子也不可能投到邓铁涛门下学医了。”
虽然话糙了点,但是其他人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
家族传承嘛,肯定是最重要的,就算是学完了那肯定也是留在身边。
去跟着其他人学,那不是乱来嘛?
想到这里,突然几个人表情都怪异起来。
敢情自己这几个老不死的,平日里把孩子看的死死的,结果还耽搁自家后辈儿发展了?
倒是宋祚民最先反应过来,对着自己孙子宋建中说道:
“方言本事大,以后你们也是同学,你有空多请教下人家。”
宋建中听到后,立马点头:
“好!”
他早就想找方言聊聊了。
自己爷爷发话后,他就更有理由去找方言。
没办法就是特别欣赏,这简直就是他梦想中的行业模板。
如此年轻如此成就,说是当代京城中医一辈儿的一号二号人物也不为过了。
之前他见过萧承志,虽然也很佩服对方,但是完全没有方言这种强烈。
他肯定方言到了学校里,那肯定也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
方言这边倒是没管后面几个人的讨论,固定好了孩子的手之后,接着方言立马又开起了方子来。
方言看他的样子,判断还需要内外都得一起治疗才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