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确认他就是何休衣钵传人,啊?他还是罗老太传人?(月票加更) (第1/2页)
这边老邓头已经在拿来了药,再次给孩子灌了下去。
孩子吞下药过后,没一会儿就悠悠转醒了。
对着自己家里人就说口渴。
患者家属见状急忙对着方言要水喝。
这都不用方言提醒,这边店里的工作人员立马就端了一碗温水给孩子喝了下去。
结果喝完之后孩子说还渴,还继续要水。
方言上去检查孩子的胃部。
发现孩子明显有些抗拒,方言随后根据外公的医案判断,这应该是胃肠有实热积滞的症状表现。
也就是所谓的胃家实。
之前说过:阳明温病,下利谵语,脉不实者,热结旁流也。
翻译过来就是:这属于阳明经的温热病,出现腹泻而且伴有胡言乱语的症状,如果脉象按起来不坚实有力,这就是热结旁流的病症。
“热结旁流”是中医的一个病症名称,指的是由于热邪内结于肠道,燥屎内停,却同时出现下利清水的症状,下利的并非真正的水液,而是肠道内的燥屎与热邪逼迫津液从旁而下所致,本质上是里有实热积滞。
现在孩子已经清醒,身体也没有紧绷了,现在就不能继续用之前的药继续治疗,需要改一下药方。
方言想了下,然后拿出自己的纸和笔继续写了个方子出来:
杭白芍10g,炒山栀5g,淡黄芩5g,川黄连3g,炒积实5g,牡丹皮5g,天花粉7g,锦纹大黄(泡)7g,飞滑石10g,粉甘草3g。
开完之后,方言将处方拿给了患儿家属,并说道:
“现在孩子情况已经好转,这接下来的治疗在家里进行就可以了,这是我开的方子,你们拿着方子把药捡好,然后回去自己熬。”
听到方言的交代,患儿家属连连点头:
“好好好,感谢方大夫。”
“您真是神了,一出手我们家孩子就醒了过来。”
方言示意他们不用在意这个,现在赶紧带孩子回家去才是最重要的。
等这边的患者一走,之前那个病了两个月的一岁孩子,也睡了好一会儿了,老邓头这边的药也熬好了。
随后给孩子喂了下去后,孩子那种急切的喘息声,现在几乎已经听不到了,变成了缓慢的呼吸。
因为之前一段时间生病耗费了很大体力,喝完药之后,孩子马上要沉沉的睡了过去。
方言检查了一下,孩子命关的指纹,小儿指纹望诊中,小儿指纹是指小儿食指掌侧前缘的浅表静脉。
从虎口向食指端,第1节为风关,第2节为气关,第3节为命关。
成年人的命关,一般指的是食窦穴,位于人体的胸部,当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此刻患儿那黑色的静脉纹路已经缩了回去,方言也松了一口气,对着孩子母亲说道:
“现在没事儿了。”
孩子母亲见状,也知道孩子是被救过来了。
当即就要跪下给方言磕一个。
孩子之前被病痛折磨的够呛,他们家里两口子日夜不得安宁,现在方言一出手,直接就解决了问题,孩子终于睡了过去,就算是她再不懂医术,也知道方言这是治好了自己家孩子。
激动之下,当即就跪了下来。
还好方言眼疾手快,一把将其扶起:
“使不得使不得,咱们现在是新社会了,不流行这套。”
其实下跪这套已经算是好的了,换做以前还有更厉害的。
以前旧社会如果医生把孩子治好了,很有可能患者家属还会让自家孩子认这个医生,做干爹干妈,相当于是再生父母。
以前有些技术高超的医生救过不少孩子,所以逢年过节上门的人,是络绎不绝,全是干儿子干女儿。
把激动的患者家属安抚好过后方言,这才重新回到前厅。
继续起了治疗任务。
接下来治疗都是一些相对简单的病症。
方言三下五除二解决了任务,不一会儿整个鹤春堂小药店里就没有其他的患者了。
方言写好了医案后,盖上钢笔帽,对着众人说道:
“好了,现在已经没有患者了,我看今天的看诊就到这里了,作为前辈还有什么意见?或者想法现在可以说说了。”
听到方言的话,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然后是王鹏飞对着众人说道:
“大家也看到了吧,何休的外孙方言,确实是已经继承了他的医术,不光是开的方子,还是推拿技术,全都是何休的风格,从今天的情况看,可以判断出在儿科这一块,方言已经完全有独当一面的本事。”
“既融合了他外公何休的医术,也有自己的理解,各方面来说,都没什么可挑剔的了。”
王鹏飞老爷子先下了结论,明显就是在故意帮着的方言,免得其他人挑刺儿。
他先做个表率带头,其他人也不好唱反调了。
宋祚民听到后也说道:
“嗯,我同意这个观点,老何的医术基本上算是传承下来的,并且在针灸方面,我认为方言还比他外公要厉害一些。”
祝伯权说道:
“既然大家都这么说了,那么我也同意,老何外孙继承他的衣钵现在看来是实至名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