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 送你离开千里之外,我的奔驰漂洋过海来了(二合一章) (第1/2页)
在中医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柴火是古代最主要的燃料来源。
传统的中医典籍和实践中,许多炮制药物、熬制药膏等操作都是基于柴火进行的,形成了一套与之相关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此外,不光是中医,在道家文化中,火也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柴火被视为一种自然的、与天地相通的能量载体,与道家追求的自然、和谐的理念相契合。
在道医理念中,使用柴火进行治疗或养生活动,可以更好地承接和传递这种自然的能量,达到身心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而且在一些外公流传下来的老何家道医养生食疗方子中,柴火烹饪和柴火灶一样,被认为能给食物增添独特的风味和能量。
这是一种所无法替代的“烟火气”,这种“烟火气”具有一定的滋养身心的作用。
此外,方言也向老范打听过,其实他们道医也认为,万物皆有能量,而柴火作为一种源于自然的燃料,蕴含着自然的生机。
在燃烧过程中,这种能量会传递到所烹饪的食物或药物中,使其具有更丰富的“气”,从而更好地调节人体的气血和脏腑功能。
不过虽然柴火好,但是奈何煤气方便啊。
一拧,“啪”一下,直接就燃起来了。
而且烧柴火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对环境的影响。
出了城过后,主要是人多一点的地方,那周围真是连一棵高一点的树都很难看到。
所以,某种程度上也需要做出妥协。
当然了,如果后面自己有那个条件,方言还是愿意多烧点柴火的。
不说别的,就光是炒出来的菜,大家就感觉特别香。
等到所有人上桌后,二姐第一句话就是:
“诶,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我怎么感觉老三今天这顿饭,比之前做的都要好吃啊?”
周围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那应该不是你的错觉,我也有这种感觉,他这菜确实是比之前的要好吃。”
“没错没错,每个菜都感觉好吃了一些,但就是说不出是多了什么。”
“我知道!这锅气要比之前的要足!”
“……”
听着众人七嘴八舌的讨论方言说道:
“今天用的是柴火灶做的。”
二姐好奇的对方言询问:
“柴火灶做出来的饭菜有什么说法吗?”
“当然有了。”方言点点头。
接着他就把关于柴火和道家以及中医的故事说了一遍。
在场的其他人听完后,也露出个恍然大悟的神色。
二姐点点头:
“原来如此,居然还有这种故事……”
“本来我还以为是自己的错觉呢。”
做完她又开始拿着筷子对着方言做出的菜连连出手。
今天这顿过后,那可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吃到的。
自己兄弟这手艺,那绝对堪称一绝,随便一个简单的菜,他做出来都格外的好吃,自己怎么做都做不到他这个样子。
也不知道明明都是一样的操作,为什么他的就更好吃?
这时候二姐大口的咀嚼着饭菜,同时含糊的对着方言开玩笑道:
“不过我认为,根据科学的角度来看,更大概率是因为柴火灶火力旺,所以做出来才比煤气灶做出来的好吃。”
方言也没和二姐讨论科学和玄学,而是对着她问道:
“那你干嘛不认为是我今天这顿饭格外用心?”
二姐听到这话微微一怔,然后大笑起来:
“哈哈……这个更有道理。”
周围其他人也跟着乐呵了起来。
等到一家人乐乐呵呵的吃完了午饭时间也来到了十二点四十。
二姐下午两点半的车,从家里到车站还有一段时间。
所以检查一下行李,然后再往里面放点吃的东西,就该送她去车站了。
方言给二姐准备了一些路上吃的东西,都是一些方便直接拿出来就吃的干货,虽然车上也能够吃到东西,但是绝对没有他做的好。
在能够照顾到的时候,方言还是尽量照顾二姐的。
给二姐装好了路上吃的东西后,方言拿出自己打包好的犀牛角粉末:
“对了,这是我上午在医院里买的犀牛角,已经弄成粉末了,这个东西有很好的清热凉血,解毒定惊,还有清心安神的作用,你带在身上,如果遇到什么发烧,神昏惊厥,抽搐,红肿热痛,高热不退,都可以服用它。”
二姐看着递上来的那瓶东西,说道:
“嗐,你可盼点我好吧,而且上海又不是没中医了,我需要的时候直接去买就行了。”
方言对着二姐说:
“你去买还真不一定有,你不是我们这个行业都不清楚,这玩意儿已经不好买了。”
“是嘛?上海都买不到?”二姐有些诧异。
这年头上海这牌子就相当于是金字招牌,那边什么东西没有?
现在方言居然说上海还有买不到的东西?
方言对着她解释道:
“嗯,我们国内的犀牛已经没了,犀牛角全靠进口,我不是说上海没有犀牛角,只是说你不太可能买得到。”
就像是天然牛黄一样,这玩意儿都是各家医院派人去乡下打听。
属于是抢购的程度,犀牛角国内越来越珍贵,大部分医院都是留着自己开方子用的。
所以想要买,除非你是业内人士或者有关系才能买得到。
二姐在那边有个什么关系?
她过去两眼一抹黑,连个熟人都没有。
医院大门朝哪个方向开她都不知道,到时候急用,她唯一能够去的地方也就只有南通那边了,虽然南通没多远,但也架不住自己手里有,更加快啊。
方言将东西塞到了二姐手里,对着她说:
“反正你拿着有备无患,总归是没错的。”
二姐当然知道方言这方面是专业的,也不再质疑当即就收了下来。
接着就是送二姐去车站了,家里不少人都打算去送她,所以方言也没办法骑摩托车了,只能和大家一起挤公交车。
方言和小老弟拿着二姐的两个包,然后家里老爹老娘,还有大姐,朱霖,都跟在后面,一家人浩浩荡荡的去送二姐赶车。
本来方言没想让媳妇儿去的,不过媳妇儿说,二姐这次出了门,需要好长一段时间才回来,自己这个当弟妹的,趁着这会儿身体还利索,就得去送送。
于是一家人就上了公交车,朝着火车站而去。
其实女王大人怀孕以后,作息饮食上都是按照之前方言给她排的养生模式,总体上来说没有多大的改变,体重并没有明显增加,身材保持的很好。
没有选择把她吃成个大胖子。
主要是方言知道,那种吃成大胖子似的养胎,并不符合中医理论。
在中医理论中,孕期养胎强调“平衡调养,以和为贵”,而不是盲目追求营养过剩体重激增。
中医认为,胎儿依赖母体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生长。
若过度进食滋腻、高热量的食物,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脾虚湿困,反而影响营养吸收。
《黄帝内经》提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强调过量饮食损伤脾胃。
气血贵在流通,孕期需气血充盈且运行顺畅。
过度肥胖易导致痰湿瘀滞,阻碍气血流通,会引发妊娠水肿、气短乏力,甚至增加难产风险。
所以中医主张“动则生阳,静则养阴”,适度活动可促进气血循环,避免壅滞。
另外,还讲究一个阴阳平衡的原则,“阳化气,阴成形”,胎儿发育需要阴阳协调,盲目进补易打破平衡。
过补阳气可能引发胎热,导致孕妇口干、烦躁、胎动不安。
过补阴血可能滋腻碍胃,反而耗伤阳气,形成虚胖。
所以养胎方言的方针是,避免焦虑进补,保持情绪平和。
只要媳妇心情好,健康状态下为胎儿提供优质生长环境就行。
不过这个理论,在大多家庭里,并不太被人理解。
好多都是胡吃海塞,生怕孕妇没营养孕育孩子似的。
结果最后老婆吃不下了,反倒是老公遭殃。
怀孕几个月,孩子都还没生下来呢,老公就跟着胖了几十斤了。
说什么婚后男人发福,大部分都是这段时间搞出来的。
……
公交车每一站都要停,等到车站的时候已经还有不到一个小时就开车了。
家里一个个人都和方宁依依惜别。
老爹方振华这会儿也不和她生气了,叮嘱着她到了那边一个人一定要保重身体,有什么事情多和家里说,发电报发勤快点,别和之前一样。
说着还害怕她没钱发电报一样,又给二姐塞了一些钱。
二姐本来说带多了钱不方便,但是现在老爹塞到手里,她也不舍得拒绝了。
接着就是老娘和大姐告别了。
差不多也是老爹叮嘱的话,又在她嘴里重复了一遍。
二姐连连点头。
接着就是大姐,她就比较实在了,让二姐在那边好好学习,争取也做出成绩来。
二姐听到这话非但没有感觉压力反倒是斗志昂扬。
“保证做出点成绩来!”二姐非常肯定的说道。
虽然大家都不太清楚,她是怎么打算的,不过都知道她是个什么样的性格,也就可以期待一下了。
轮到方言和朱霖的时候,两口子就没上压力了。
和她说了些轻松的事儿,然后方宁说朱霖生孩子的时候,她肯定要回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