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面见 (第1/2页)
建康城郊,春风轻拂,杨柳依依,远山如黛。
叶青一身白色便装,背着手立于石亭旁,仰首向天,高声吟诵着激昂的诗句,声音洪亮如钟,引得周围赶路的行商农人纷纷侧目驻足,窃窃私语,惊叹其豪情。
冯泉站在亭中,没好气地摇头笑骂道:“行了,叶少宰,你的满腔壮志路人皆知了!这次出征看似寻常边境小争,实则关乎我贵霜未来国运兴衰。叶青啊,你肩上的担子可不轻呐,稍有差池,便是万劫不复。”
叶青嬉笑着拱手,眼中却透出认真:“学生别无所求,但求恩相能够居中调度,粮草充足,兵甲齐备。若使我差饿兵,骑瘦马,挽空弦,那纵有再好的局势,也万万打不了胜仗,徒增将士血泪罢了。”
长叹了一口气,冯泉招了招手,在亭子外恭候的一个下人快步进来,双手捧着一樽精致的白玉酒器,器身雕龙刻凤,莹润生辉。
冯泉抚摸着酒器,神色肃然:“这是当年我和二哥同时登科,朱太妃亲赐的琼酥酒,珍藏多年,从未舍得启封。今日你为国出征,老夫就割爱,在此为你壮行饯行,愿旗开得胜,凯旋而归。”
贵霜文官也不都是短视之辈,冯泉身为宰相,如何看不出其中玄机?这次边境之争,表面上不过是金国与肃慎的冲突,实则牵动未来贵霜王朝的国运根基,甚至波及诸国。
若是说朝中有谁,能以最小的代价圆满拿下失地,冯泉心中笃定,叶青是不二人选。
回想前番西南西北战事,叶青不动声色间便收复失土,看似风轻云淡,实则暗藏机谋,这才是真正的大将风范。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这便是古之至理。只要运筹帷幄,调度得宜,有时无需付出尸山血海的牺牲,便能悄然达成目的,此乃上位者眼中最上乘的成功。
若能顺利拿下此役,不说其他,自己这个宰相之位坐起来,不知要少操多少心,夜夜安枕无忧。
毕竟,自家门户之地被异族占据,终究是心腹大患,每每夜深人静,冯泉辗转难眠,忧心忡忡,唯恐北疆风雪肆虐,那些饥寒交迫的蛮族一旦饿极,便南下打草谷劫掠。初时或只小股骚扰,但打着打着失了分寸,大军压境,轻易就能兵临建康城下,这绝非危言耸听,而是血淋淋的史鉴教训。
更何况还有那野心勃勃的蛮族夷狄之辈,本就觊觎着南边这片富丽江山,虎视眈眈地伺机而动,岂能轻易打开门户,将主动权拱手相让,任他们肆意践踏这锦绣山河。
叶青心中大喜,站起身来,恭敬地为冯泉斟满酒杯,酒液在灯下泛着琥珀光泽,他嘴角含笑,朗声道:“那学生就借恩相的美酒,斗胆敬您一杯,以表寸心。”
冯泉今日亲临此地,便是一种无声的承诺,彰显他深知此战关乎国运,身为当朝宰相,他定会为叶青在朝堂之上撑起一片天,扫清后顾之忧。
自古以来,将士在外浴血厮杀,最令人忌惮的便是朝廷从中掣肘,多少名将因此功败垂成,饮恨沙场,徒留千古遗恨。
以叶青如今的圣眷之隆,加上朝中几位重臣的鼎力支持,只要冯泉明确表态,便无人能动摇其根基,拖其后腿。
冯泉一饮而尽,放下酒杯,细细咂摸着那琼酥佳酿的余韵,目光悠远,仿佛穿越时光,回到了当年金戈铁马的岁月。
这美酒越陈越醇香,人却愈发苍老,眼看着江山社稷尽在掌控,却再也寻不回那份少年意气,只余下对眼前年轻人蓬勃朝气的淡淡羡慕。
他轻叹一声,举杯再祝:“远别无轻绕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诗。老夫诚心祝你马到功成,凯旋而归!”
叶青闻言,眉宇间忧虑尽散,笑容愈发灿烂,拱手道:“有恩相这番金玉良言,学生心里踏实多了,定当不负所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