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番外5:投资谷歌 (第2/2页)
“这个我知道,听说是亚马逊的创始人杰夫·贝佐斯……”
李杰拉过一把椅子坐下:“不过我听说他的投资只有10万美金,不过如今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一个公司有充足资金,才能更快扩大规模,完善技术。”
“难道你们谷歌现在不需要这些资金吗?后续推广、服务器扩充,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对视一眼。
“我们不缺投资机会,可很多投资人都想左右我们的技术方向,我们不会妥协。”
“作为一个刚创业的公司,自然不想别人指手画脚。”
李杰连哈哈一笑:“二位放心,我们不会干涉谷歌的技术研发,只做财务投资。而且,我们保护伞物业的声誉,想必两位都清楚。另外,后续的A轮B轮投资,我可以给二位介绍美国顶级的富豪参与投资……”
“还有,我已经发现雅虎等巨头也在关注搜索领域。只有谷歌提前布局,才能抢占先机。”
1996年4月12日,雅虎正式在华尔街上市,上市第一天的股票总价达到5亿美元。
如今发展到1998年,已经是231亿美元的市值,是妥妥的互联网巨头。
恰好,
关祖在1996年上市的时候,就扫了大量的股票,囤积仓位。
这么一说,两个创始人一下子有了巨大的压力。
他们最怕就是同行竞争。
李杰微笑:“我们可以给出一个让二位满意的估值,并且,还会给你们介绍优质的资本投资谷歌。”
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对视一眼。
“那你们的投资意向是多少?对股份有什么要求?”
李杰坐直身子,认真地说:“我们初步意向是投入50万美元,希望能获得15%的股份。这50万美元,一部分用于招募更多的技术人员,迅速进行技术升级,一部分可以搭建初期的市场推广团队。”
为什么不直接要50%、80%,那是不可能的。
美国的融资流程非常成熟,一般天使轮都只要少量股份,然后ABC轮融资创始人会逐渐将股份分出去。
如果天使轮就分掉了股份,那后续ABC轮怎么办?
而保留创始人及团队足够的股权来保持对公司的控制权和积极性,以便后续能够更好地运营和发展公司。
如果天使轮就出让大量股份,比如50%、80%,那么创始人及团队的股权将被严重稀释,后续进行A、B、C轮等后续融资时,可供稀释的股份就会非常有限,可能难以吸引到后续投资者,也不利于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
所以,李杰这个15%,算是比较常见的分股份额。
“15%?这太多了!”
“谷歌未来潜力巨大,现在这个阶段,这个股份比例不合理。”
“佩奇先生,50万美元在当下不算小数目,而且我们能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还有广泛的人脉和市场渠道。这15%的股份,我们认为是合理的风险与收益配比。”
双方你来我往,价格和股份比例在一次次谈判中拉扯。
“要不,我们出去吃个饭,继续聊?”
“另外,杰夫·贝佐斯也是投资人,我希望能够将他叫过来,一起商谈。”
李杰点头:“好!”
……
一个星期后,
李杰和两个创始人,双方签署了投资合同。
80万美元,拿到11%的股份。
此外还有一些附加条款,例如决策知情权、优先投资权等等。
……
而此时,关祖已经在洛杉矶,和小富他们吃饭。
……
12月,
关祖返回港岛。
——————————————
ps:美国副本切入不太好。书友有什么建议的吗?给主角一个合适的切入角度,给他什么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