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读书 > 世子稳重点 > 第四百七十二章 高调悬赏

第四百七十二章 高调悬赏

第四百七十二章 高调悬赏 (第1/2页)

各怀心思的人,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张嵘虽是个武将,但装糊涂的功力也不浅。
  
  他这次奉命使辽,本就为苏轼而来,皇城司传信,上京全城搜捕,苏轼处境危急,张嵘才奉命奔行上千里赶到上京,为的就是把苏轼救出来。
  
  可现在的张嵘,却一脸不知情的样子,听萧征畲说苏轼葬身火海,张嵘一脸不敢置信,震惊错愕的表情简直炉火纯青。
  
  “萧留守,你我虽是初识,有些玩笑开不得,苏轼是我大宋的使臣,他若在上京出了事,可就捅破天了。”张嵘严肃地道。
  
  萧征畲脸颊抽搐了几下,心中愈发忐忑:“苏轼不过是个使臣,宋廷不至于为了某个人而兴刀兵吧?”
  
  张嵘冷笑:“不至于?你可知苏轼与我家郡王殿下的交情何等深厚,说是亲如兄弟也不过分,你再猜猜,我的身份为何不是‘大宋使臣’,而是‘河间郡王特使’?”
  
  “为……为何?”萧征畲的脸色愈发复杂。
  
  “因为我大宋河间郡王殿下,比朝廷更担心苏轼的安危,出使辽国半年,至今不见归,殿下着急了,来不及向朝廷请旨,遂遣郡王特使入辽,催促苏轼归国。”
  
  萧征畲不吱声了,心情却无比沉重。
  
  赵孝骞越看重苏轼,辽国的危险便越增一分。
  
  照张嵘的说法,赵孝骞与苏轼果然亲如兄弟,若是亲兄弟在上京遇害或失踪,赵孝骞将会是什么反应,想到这个后果,萧征畲不禁心头发颤。
  
  脑子里冒出的唯一念头就是,陛下这步棋下错了!
  
  无论苏轼在上京干了什么,陛下都不该对他起杀心,辽军在赵孝骞手下已是两战两败,宋军如今正是兵锋鼎盛之时,陛下对苏轼动手,等于将一个绝佳的开战理由拱手送给了赵孝骞。
  
  虽不知赵孝骞突然北渡的战略意图,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苏轼失踪的消息传出去,赵孝骞下一步的动作绝对能让整个辽国颤栗。
  
  苏轼在上京失踪,赵孝骞怒而兴兵,两国战端再启,宋军已北渡拒马河,兵锋隐隐指向燕云十六州……
  
  因为苏轼一人,宋辽两国随时可能进入全面战争状态,而此时的辽军,仍没有任何办法对付宋军的火器。
  
  张嵘见萧征畲脸色数变,不由淡淡一笑。
  
  龙卫营北渡拒马河,为的是给辽国施压,此时张嵘刻意强调赵孝骞与苏轼的关系,也是给辽国施压。
  
  当各种外部压力接踵而至,并越来越重时,辽帝便该后悔当初为何如此草率地决定对苏轼下手。
  
  辽国从皇帝到朝臣,除了亲身见识过宋军战力的耶律淳和耶律延禧外,其余的君臣仍对大宋维持着顽固的旧印象,总以为如今的大宋还是当年的大宋,顶多军事力量比以前稍微强一点,但有限。
  
  上京的君臣没人意识到,大宋已经拥有了跨越当今文明的新力量。
  
  是啊,人在歌舞升平的辽国上京,过着士大夫骄奢淫逸的腐朽日子,就算前线暂时失利,也不过时也运也,这次败了,下次再扳回来便是。
  
  谁能想到有些差距一旦拉开,距离只会越来越遥远,永远不可能追上了。
  
  如今辽国面临的麻烦,都是君臣惯有的轻慢态度得到的报应。
  
  张嵘含笑盯着萧征畲表情复杂的脸,淡淡地道:“萧留守不妨给句实话,苏轼真出事了?老实说,我作为郡王殿下特使,苏轼若无事,你我不妨开怀痛饮,私下论交,回头我接了苏学士便走,咱们结个善缘。”
  
  “但若苏轼真在上京出事了,我可就要换个态度了,萧留守莫怪我失礼才好。”
  
  淡淡的威胁,步步紧逼的态度,令萧征畲额头渗出了冷汗,努力堆起笑脸:“苏学士当然……无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