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0.练气八阶 (第1/2页)
在三千名小女孩齐声唱着“马兰花开二十一”,快乐跳着皮筋中。
历时三天的那达慕大会落下了帷幕。
当然,只是主会场活动结束,其他业余比赛、民间交流,各旗各盟分会场那达慕要一直持续到八月中旬。
以跳皮筋作为闭幕式的最后一场演出。
这在历届那达慕大会上还是头一次。
但是没有任何人表露出异议,也没有任何人说不符合传统之类。
因为在马兰草大草原上,在马兰花盛开的地方,一群七八岁的小姑娘,穿着漂亮的花裙子,唱着“马兰花开”跳皮筋,真是太和谐了。
而且这也让人想起,在不甚遥远的六十年前,一首“马兰花开”,一首富有纪念意义的中国童谣,暗含第一颗原子弹的密语。
也暗含着马兰精神,写在罗布泊马兰基地纪念馆墙上的那行大字——“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这里的马兰草,正是源于书写出马兰精神的那片马兰草。
两株草,相隔万里,遥相呼应。
一代在罗布泊,见证着那群隐姓埋名的人,干出那件惊天动地的事。
见证着六十年前那惊天一爆,中国人挺直了腰杆子!
新的一代在另一片沙漠,同样干出一番惊天动地。
两代马兰草。
深深扎根,代代相传,守护着生长的土地,永不止息……
这几天的那达慕,除了精彩的比赛和壮观的开幕式,以及小道……跳皮筋一出,已经不算小道消息了,就跟明说了一样。
史上最豪横赌局,也是最豪横的酒局,确有其事。
赌注是一万两千多平方公里草原,以及一千小女孩跳皮筋。
这俩放在一起……特别合适。
谁敢说不合适,小心放丁小满挠你!
除此之外。
这几天还有两样东西引起很多关注。
一个是超级马兰草的生命力。
开幕式的时候,被五百多壮汉的大脚丫子,一千多匹马的马蹄子,轮番踩踏,当时都踩碎了,踩成泥的那片马兰草。
这才几天啊,才三天,已经星星点点又抽出了嫩芽。
想必过不多久,就又会恢复成一片草原。
中东那些,中亚那些,来的人都吓傻了,对骆一航这通围追堵截啊。
骆一航不胜其烦,统统甩给了王绍鹏。
骑大马,走前排,享受荣光,那是白享受的嘛,带他来就是干活的。
至于王绍鹏怎么谈,他自己决定。
但只有一条,超级马兰草是送给全人类的礼物,不卖钱,多少钱也不卖,只作为赠品送给好朋友。
至于怎么样才是好朋友,自己琢磨。
另一个,则是在草原边缘,有个大深坑。
旁边立着个牌子,写着在这里第一个观察到今年的第一场沙尘暴。
下面还有行小字,写着在此地取走一株超级马兰草,于马兰基地纪念馆收藏并展出。
这个坑,就是取走那株草留下的的。
好深的一个坑啊。
有好事者跳进去,整个人都进去咯,脑袋顶离着坑口还有二十多公分呢。
这坑怕不是得有两米。
岂止两米啊,是两米多,这些天有土有沙子落进去,还填上不少嘞。
一株草的根系竟然有两米长,太吓人了,难怪能在沙漠里长这么好。
也难怪一千多匹马加上五百多壮汉都踩不死。
地下部分才是本体,地上面的草叶跟花,只相当于头发。
……伤心了,连根草都有那么茂密的头发。
而你,我的朋友,你的头顶为什么凉凉的,是因为天气热吗?
在那个坑边上,这片草原还伸出去一个尖尖,伸进沙漠里。
草叶比别的短,且窄,且嫩。
明显是新种下去的。
而且就是用的马兰草的种子种的。
为什么知道?
因为猫猫头的人每天会带着一箱子种子去那边发。
不管是谁有兴趣,都可以领五粒种子,撒进沙漠里。
当场就要撒掉,不能带走。
更不能晚上偷着来捡。
阿拉善盟这边自发的组织人,二十四小时看着呢。
因为猫猫头的人过来的时间不定,发完就走。
弄得跟随机刷新的NPC似的。
吸引力好多人,每天没事就去转一圈。
只要遇上了,赶紧排队去领,亲手洒在光秃秃的沙漠里。
然后每天都去看,看看发芽没有。
哪有那么快啊,最早的才洒下去三天,超级马兰草是先长根,七八天后才发芽呢。
不过没关系,那达慕大会主会场虽然只开三天,但后续还有那么多活动呢,要开一个月,总能等到发芽的。
您说没假了?必须要回去继续当牛马?
没关系,请关注XXX账号,每天定时更新现场照片,还有小视频哦~~
老支书巴图朝鲁村里唯一的年轻人蒙毅飞,给自己弄了个副业。
短短几天功夫,给自己积累三万粉了,等那达慕大会结束后,没准能到十万粉。
到时候也是小网红一名,开直播带货卖特产顺理成章,美滋滋~~
毕竟今年那达慕大会,预计接待游客将达到八十万人。
——
不过骆一航并没有待足全程。
考察(修炼)、挖标本,当特邀嘉宾,谈了场大买卖,还喝了场大酒。
出来时间不短了。
家里还一摊子事呢。
所以骆一航在闭幕式结束后,就带着两只玩野了的小祖宗,丁小满和小小满返回了天汉。
罗少安和罗庆财他们还能再待两天,这次给的假多,他们要给薄志鸿参加的业余比赛加油助威,顺便还得当NPC到大坑边上发种子呢。
最后剩的几百斤,这趟全带过来了。
反正再过两三个月,第二批种子又有了,没必要再留着。
从阿拉善盟“一个奇迹”草原这里到天汉,全程1100公里,理论上讲,朝发夕至。
反正以骆一航的精力,中途除了加油,都没必要进服务区。
但是,骆一航这一趟却走了两天。
骆一航是看完闭幕式的第二天走的。
早晨八点出发,下午六点多就到了宝鸡,已经走了九百六十多公里。
但就在这时,都到家门口了。
骆一航突发感应。
不对!
赶紧打方向盘找出口下了高速,直奔太白县。
骆一航也没有目的,哪儿偏往哪儿走,见山就进山。
从国道转省道再进乡道、村道,最后没有道。
幸亏骆一航的东风猛士底盘高,越野强,没路也能开。
咣当咣当一路蹦着来到一座大山脚下,荒山野岭,荒郊野外方圆十里没有人烟的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