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读书 > 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 > 1328.羡慕俩字都说腻了

1328.羡慕俩字都说腻了

1328.羡慕俩字都说腻了 (第1/2页)

一年半怎么了?
  
  哪个传统不都有个起点么,额尔德尼就说莲藕是他们的传统了。
  
  这项传统,就从现在开始。
  
  其他部族长老们,心里是在吐槽,但其实啊,特别羡慕。
  
  都说内蒙水草丰美,牛羊遍地。
  
  但真称得上水草丰美的顶级草原,面积不过十万平方公里,算上不那么顶级的草原,总面积也不过54.3万平方公里。
  
  而从现在这座帐篷出去,没多远就能看见的戈壁沙漠,面积就足足有45.8万平方公里。
  
  再加上四大沙地,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呼伦贝尔沙地的12.6万平方公里。
  
  荒漠干旱面积,足足60.93万平方公里。
  
  额尔德尼所在的库布齐沙漠,只是毛乌素的一部分而已。
  
  在座的各部族,一大半都生活在荒漠广布的地方。
  
  相对贫穷,落后,甚至喝的水都不够,努力生活。
  
  凭什么你额尔德尼的皮营圪台村,你们那一片,明明也在沙子边上讨生活。
  
  却在短短几年功夫,连荷花池和水网都弄起来了。
  
  还拿大漠荷花吸引游客。
  
  大沙漠里面种荷花,挖莲藕,养鱼,生生造出一片江南水乡。
  
  太TM的……让人羡慕啊。
  
  水乡风光啊,不止曼苏尔那帮中东人喜欢。
  
  北方人更喜欢。
  
  要不怎么说是“北方人诱捕器”呢。
  
  南方人向往大漠、草原、白雪皑皑,一望无垠。
  
  但北方人最稀罕烟雨江南,柔情似水、诗意盎然。
  
  这就是缺什么爱什么。
  
  荷花、细柳、温雨、轻雾,曲院风荷,那可都是江南风物的代表。
  
  摇着一只小船,在荷花塘里采莲蓬,这副场景想想就美的慌。
  
  在网上看见视频看见图片都挪不开眼。
  
  这尼玛在家门口,在大漠边上,你们弄一大片荷花池,谁受得了啊。
  
  在场这些长者们,有一个算一个。
  
  都去皮营圪台村看过新鲜。
  
  哎呦喂,那一片一片的荷花池,满塘荷叶挤挤挨挨,碧玉雕琢;粉荷亭亭于其间,含羞半掩,恣意舒展。
  
  荷叶上蹲着小蛤蟆呱呱叫。
  
  小鱼在叶子底下快活的游,尾巴溅起水花。
  
  巴图朝鲁还清晰的记得,他去的那次运气好。
  
  赶上一场雨,半夜下的。
  
  早晨起来出门一看,太阳出来,刮着点小风,还有些雾。
  
  大沙漠边上竟然能有雾,这找谁说理去。
  
  到荷花池边上一看。
  
  那当真是“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古诗词照进现实了属于。
  
  巴图朝鲁当时就觉着,如果自己从小也生活在这种地方,没准也能做几首诗。
  
  奈何一辈子守着大戈壁,寒风呜呜吹,沙子呼呼飞,出门就光呸呸呸吐沙子了,啥都做不出来。
  
  看着眼前美景,憋半天也只憋出一句,“难怪人都说江南好,这风刮在脸上都水润润的,当真是好啊……”
  
  而且那地方,除了有荷花池,也有草原,也有牧场,也能放牛羊。
  
  有普通的绿洲草场,也有跟现在脚下一样的马兰草草原。
  
  比这里宽,但没这里大。
  
  巴图朝鲁也就只能用这个安慰自己了。
  
  假装忘记了那边时间还长呢,好几批试种的马兰草,从沙漠边缘一路延伸进去的。
  
  同样延伸进去的还有在沙漠里面的那一座座高塔,以及高塔上延伸出去的长长臂膀,在大地上画出一排排巨大的圆。
  
  那是农田,足足几十万亩农田。
  
  种的是大土豆子。
  
  那土豆子虽然不能吃,但丰收的时候,哎呦喂,心里暖的啊。
  
  “尼玛!”
  
  想到这里巴图朝鲁就来气。
  
  当时带着参观的就是这个额尔德尼,那副嘴脸哦,跟现在一模一样。
  
  炫耀,可算有东西炫耀了。
  
  他们那除了大土豆子,还有化工厂。
  
  就放在离村子十几公里的工业区。
  
  为此还专门修了条铁路。
  
  全是新的。
  
  参观的时候,说的什么采用先进的生物工程技术、自动化控制系统等,实现高效、安全、环保生产啥的,巴图朝鲁没咋听懂。
  
  就知道那厂子大,干净,不往天上冒那些五颜六色的烟,边上水渠里的水也是清的,不是黄的红的绿的蓝的。
  
  也没怪味,一点不臭,也不刺鼻。
  
  要说味道,就是总弥漫着蒸粮食的味道,待时间长了容易饿。
  
  新东西就是好啊。
  
  在最开始规划的时候就把工业和环境和谐统一考虑在内。
  
  工厂干净漂亮,特别挣钱,靠着原料产地,大土豆子便宜。
  
  工业赚了钱反哺当地农业。
  
  水利设施哐哐上马,圆盘子农田在沙漠里一片一片开。
  
  草原牧场除了放养着牛羊,还能改善气候环境,减少水分蒸发,甚至冷凝空气里的水反补地下水。
  
  大漠、黄沙、高高的铁塔和铺向远方的农田。
  
  一望无际的草原,片片如云朵的羊群。
  
  还有蜿蜒河道连成片,连接着的如同一串串葡萄似的荷花池。
  
  这些景物全堆在一块,还真是好看。
  
  还都有用。
  
  具体都是啥用巴图朝鲁没太弄明白,什么膨润土、解磷微生物菌剂,还有那个绿狐狸尾巴藻,名词太多不知道干啥的。
  
  但他亲眼看见了,那么大一片贫困村,肉眼可见的富裕起来了。
  
  特别是外地打工的年轻人们,一拨一拨的回来,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拿工资,谁愿意往外跑啊。
  
  年轻人回来了,村子镇子跟着就热闹起来,小饭馆、理发店、超市、网吧、快递站、奶茶店……自然而然的就全冒出来了。
  
  巴图朝鲁去的那次,还在当地镇子里看到正在建的电影院……
  
  沙漠边上的小村子,什么时候有过电影院啊。
  
  即便皮营圪台村那片有十几个村子,外加一个镇。
  
  但人口加起来也不过两三千,除了老人就是小孩。
  
  电影院肯定不是给他们盖的。
  
  人家是为了化工厂那上千工人,还有因为工厂,引来的更多的配套企业,交通啊,运输啊,仓储啊,还有镇子里那些快递站、小饭馆什么的。
  
  当时介绍了,一个产业工人,能带动八个就业。
  
  况且还有几十万亩大土豆子,也需要不少人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