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读书 > 家父李隆基 > 第一百三十七章 无情无义的孽障

第一百三十七章 无情无义的孽障

第一百三十七章 无情无义的孽障 (第1/2页)

回到道观的李琩,并没有询问玉真公主,刚才谁来过延生观,玉真公主也一点没有要告诉李琩的意思。
  
  正常,这种事情,看透不说透,要装糊涂的,李琩和她的姑姑之间,该没有熟悉到可以谈论这种事情的。
  
  王维早年,是一定被玉真公主潜规则了,至于李白,说不准,至少他和玉真公主之间,应该没有实质性的发展。
  
  否则改籍入宗室的事情,也不用李琩来操心了,玉真公主一句话就能办了。
  
  宗正卿李琳那边,李琩打过招呼,李彦允那边,李琩也打过招呼,现在只需将李彦允的族谱档案,悄咪咪的交到李白手上,剩下的就看李白自己了。
  
  窦锷在李隆基这里最大的情面,就是他爹窦希瓘,他爹是基哥的亲舅舅,但是已经死了。
  
  而窦锷的亲娘薛氏,不但在基哥这里一点面子都没有,甚至基哥非常讨厌这个亲戚。
  
  因为这老婆子从前,没少说过基哥母亲的坏话,就连他那个舅舅,其实也不是什么好鸟,从前并没有给基哥提供过任何帮助。
  
  她来给窦锷求情,那是适得其反,李隆基一点不在意自己会不会语气过重,将这老妇人气死。
  
  气死就气死,早就盼着你死了。
  
  打发走薛氏之后,李隆仍是没有消气,怒冲冲的在殿内踱来踱去,口中骂道:
  
  “看见没?有些外戚就是这么不要脸,朕登基之后,看在太后的情面上,厚待他们,四个娘舅,一个豳国公、一个冀国公,一个毕国公,他们当年还想让儿子世袭?力士啊力士,你见过这么不要脸的吗?”
  
  高力士在一旁点头道:
  
  “窦家好像一直就是这副德行,共富贵不能共患难,三位国公在世时,名声本就极差,时人多称其贪鄙,仗着圣人,没少干坏事。”
  
  李隆基的母亲窦太后,当年是被武则天秘密处死的,事后,他的三个舅舅包括姥姥姥爷也都受到牵连,死的死,流放的流放。
  
  后来李旦登基之后,窦家才被平反,从岭南返回了长安,他们回到长安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爵位。
  
  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是被李隆基的妈牵连了,才遭了此难,而李旦当时又追谥窦太后为昭成皇后,窦氏三兄弟便以国舅自称。
  
  但是李旦可不惯着他们,因为李旦压根不认他们是小舅子,也特别看不顺眼。
  
  要爵位,没有!要钱,也没有!你们要不要这个皇位啊?
  
  直到李隆基继位,他们又来索要了,基哥是个大方人啊,一口气全封了,本想着就此打发了。
  
  好嘛,没曾想只是一个开始,窦氏兄弟得陇望蜀,欲壑难填。
  
  “现在好了,朕那些舅舅都不在了,朕还以为能清净几年,你瞧瞧,小的又来了?”李隆基不停的朝着高力士发牢骚道。
  
  因为高力士是亲身经历者,基哥与他那几个舅舅的爱恨情仇,高力士全程作陪。
  
  人家薛氏今天来,只字不提窦锷被处分的事情,而是要爵位,希望儿子袭毕国公,如果袭了国公,职位还不是轻松就能搞定?
  
  李隆基可能给吗?宗室承袭都会降爵一等,你他么一个外戚,想要世袭?
  
  “卢奂这件事办的很好,告诉他,今后的考课就得这么来,”李隆基怒道:
  
  “将那些个尸位素餐的蠢货,都给朕踢出去。”
  
  高力士心知圣人是在说气话,闻言笑道:
  
  “右相近来,时不时的便会提起恶钱的事情,老奴观之,他是想在这方面有所动作,今年陇右和朔方都有战事,右相捉襟见肘,是不是给他个提醒,让他在可控范围之内,适当的打击恶钱流入?”
  
  他以前可不会这么明着帮李林甫说话,之所以有今天这番话,一来,财政确实艰难,花钱的地方太多了,李林甫扛不住,再者,严挺之在他和李林甫中间,起到了缓和作用。
  
  李隆基皱眉思索片刻,点头道:
  
  “今后若是见到他,适当透露一些口风,可以节制,但不要闹的太大。”
  
  “老奴明白,”高力士点了点头。
  
  皇帝给宰相下命令,都不走正规渠道,而是以高力士做中间人,含蓄委婉的吐露心意,这样一来,基哥等于撇干净了,出了事都是李林甫的锅。
  
  他难道不知道恶钱的问题有多严重吗?这是他的大唐,大问题小问题,他都门清。
  
  根结在于,有些问题压根解决不了。
  
  足球改革几十年,越改越倒回去了,换了多少领导,换汤不换药啊。
  
  李隆基也担心动作太大,导致货币体系出大问题,货币出问题会直接影响民生。
  
  而民生有一个临界点,过了这个点,就是造反
  
  严武的案子已经结了,这小子重新恢复了往日的潇洒,继续穿着金吾铠甲,在长安巡查。
  
  他不担心被暗算,因为巡查的时候,他不是一个人,而是一队人。
  
  长安城内,没有上令,敢对金吾卫动手,那就是造反,何况他的案子中书门下都定案了,侯莫陈超胆子再大,也绝不会暗杀他。
  
  吏部尚书之子,你杀一个试试看。
  
  “中候,我刚从靖安坊过来,河北一个姓崔的小杂种,昨天进了公主府,逗留近两个时辰,”一名金吾卫赶来汇报道。
  
  正在巡查的严武顿时皱眉:
  
  “驸马还在太原没回来,咱们可得盯紧了,如今长安城内参加科举的士子不在少数,很多没有举人身份的,便会琢磨着拜访宗室贵胄、高官重臣投碟自应,那个姓崔的多半也是这样,但是咸宜公主府上,不是不接这类投碟吗?”
  
  金吾卫张五郎笑道:“问题就出在这呢,咸宜公主从未掺和过科举士子的事情,今朝还是头一次,关键驸马正好不在家。”
  
  大唐的公主当中,你想找个不乱来的,是非常不容易的,有时候不是她们的人品有问题,而是地位太高,欲望膨胀,在某种特殊的情境下,就会忍不住生出偷吃的念头。
  
  众所周知,偷尝禁果这类事情,一旦开了头,可就停不下来了。
  
  “那个姓崔的模样如何?”严武问道。
  
  张五郎答道:“身材高大,模样很周正,像儒生,偏又有股子军将的威猛之气,好像还是博陵崔。”
  
  “那便是儒将之风了,”严武笑道:
  
  “博陵崔氏,常出文宗美才,这小子绝对不一般,何处落脚打听清楚了吗?”
  
  “放心,打听的明明白白,”张五郎道。
  
  严武拍了拍腰间横刀,道:
  
  “走,咱们会会他去。”
  
  站在他的角度,是绝对不能让咸宜公主包养男人的,这一点,隋王三番五次的警告过他们,要不然大家也不会重点盯着靖安坊,尤其是驸马不在家的时候。
  
  咸宜公主还年轻,她这个年纪不叫如狼似虎,而是欲求无度,来多少都能顶的住,身体各项机能都处在顶峰。
  
  大多的公主,还就是这个年纪出的事,所以李琩一直非常担心妹妹给杨洄戴绿帽,她们夫妻关系要是崩了,对李琩没有好处。
  
  严武心里也纳闷,公主长居京师,怎么可能认识河北人呢?
  
  士子投碟自应,也是需要中间人介绍的,不然你的行卷只会被当做垃圾扔掉,怎么可能让你进那个门?
  
  所以严武很小心,在探不清对方虚实的情况下,他绝对不会乱来。
  
  眼下的长安,寒门士子大多都住在各里坊的客栈,住宿费用是有优惠的,朝廷补贴,这一点确实非常人性化。
  
  那些豪门士子,则是大多在京师都有可以投靠的亲戚,不用去客栈里拥挤。
  
  长安县,延福坊,延福客栈。
  
  听名字就知道,这是官方旅店。
  
  严武先是等在外面的街道上,然后派人将客栈管事的品子叫来,询问道:
  
  “那个博陵崔郎,是跟着河北的贡品一起进京的?家里情况是不是不太好?”
  
  管事的品子,其实就是官宦子弟担任没有品级的临时工,大多都很年轻。
  
  延福客栈这位姓苏的捉钱品子,就很年轻,算辈分,应该是苏震的族侄。
  
  只听他解释道:
  
  “虽是博陵崔氏出身,似乎是小宗破落户,我看他在客栈内日常开销非常拮据,可见家资堪忧,是个没钱货。”
  
  严武皱眉道:“他平日里常出门吗?都去哪里?”
  
  “不常离开,因为他在长安并无亲友,也就今日,出去三个时辰,至于去哪,我又没跟着,不知道啊,”品子答道。
  
  严武点了点头:“行,大概有数了,哪个房间,我去见见他。”
  
  在品子的带路下,严武进入客栈,七拐八拐之后,进入一处犄角旮旯的院子里,两侧各有四个小房间。
  
  院子里,正有一伙人围着一方磨盘在聊天,乡音嘈杂,严武也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
  
  “哪位是河北崔郎?”严武握着刀柄,仰头问道。
  
  其中一人答道:“崔郎如厕去了,金吾请捎带片刻。”
  
  严武点了点头,就这么站在原地一动不动,等着对方拉屎回来。
  
  不一会,院外进来一个人,严武下意识的转过头去,目光落在对方身上。
  
  而那人此刻也在打量着严武等人。
  
  “看什么看?什么身份,也敢盯着金吾卫打量?”严武身边的张五郎脸色不善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