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章 死一人 (第2/2页)
“都滚开!愚地府办案,闲杂人等速速回避!!”
远处,愚地府人马追击而来的呼喝声也清晰可闻。
方羽眉头微蹙,时间紧迫!
他毫不犹豫地俯下身,动作迅捷如电,在千堂主尚有余温的尸体上快速摸索了一遍。
手指触及几件硬物,他看也不看便迅速揣入怀中。
就在黑烟牢笼彻底淡化消散前的最后一刻,他身形一晃,如同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
“嗖——!”
人影一闪即逝,速度快得只在原地留下一道淡淡的残影。
周围围观的人群中,绝大多数人连人影都没能看清,只觉得一阵疾风掠过,方羽便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只有极少数感知敏锐的高手,勉强捕捉到有人从消散的烟牢中冲出,但在仓促之间,根本无法辨认出对方的身份。
而随着黑烟牢笼的彻底消失,所有人的注意力瞬间被牢笼中心那具仰面躺倒的尸体牢牢吸引。
“尸……尸体?!”
“死人了!刚死不久!”
“等等……那身衣服!是愚地府的人!”
众人本以为引发如此异象的会是稀世珍宝或奇物,万万没想到竟是一具死状诡异的尸体。
他们带着惊疑和贪婪混杂的心情围拢上来,待有人借着微光看清尸体面容时,脸色瞬间剧变!
“嘶……是……是他?!”
有人倒吸一口冷气,下意识地捂住嘴巴,惊恐地左右张望,然后悄无声息地、如同躲避瘟疫般迅速退入人群,想要溜走。
也有人脸色铁青,死死盯着地上的尸体,眼神闪烁不定,不知在盘算着什么。
就在这诡异而紧张的气氛弥漫开时——
“让开!统统给我让开!”
“愚地府办事,不想死的都滚开!”
一声暴喝伴随着沉重的脚步声传来。
人群一阵骚动,只见一队身着愚地府制服的武者气势汹汹地推开人群,挤到了最前方。为首的队长目光如电,扫视现场。
“愚地府的人来了……”
“这下有好戏看了……”
围观者反应各异。
自恃身份或实力者,神色不变,冷眼旁观。
而畏惧愚地府威势者,则纷纷后退,甚至有人已悄悄转身,准备溜之大吉。
若非还想探听点内幕消息,他们早已作鸟兽散。
当愚地府带队队长推开最后几个挡路的人,目光触及地上那张熟悉却又因死亡而扭曲僵硬的面孔时,他的瞳孔骤然收缩成针尖大小!
“千……千堂主?!!”
仿佛一道惊雷在脑海中炸开!
这位队长的大脑瞬间一片空白,嗡嗡作响。
千堂主千金寻,在愚地府内部,是公认的实力最顶尖的那一小撮人,地位仅在府主雅青璃之下!
甚至有传言称,若府主雅青璃大人因妖化失控而无法履职,整个愚地府上下,唯一有资格、有能力临时接掌府主大位的,唯有千堂主一人!
堂主与堂主之间,实力差距犹如鸿沟。
普通的堂主,实力可能并不如何出众,像奉瀚海队长那样的老牌强者,其真实战力甚至已经超越了一些靠资历或背景上位的堂主,足以胜任堂主之位。
但即便如此,他们与千堂主这等站在金字塔尖的顶尖堂主相比,依旧是天壤之别!
然而,就是这位实力深不可测、地位尊崇无比的千堂主大人,竟然……竟然如此突兀地死在了这混乱的街头?!
“谁?!是谁杀了千堂主!!”
带队队长双眼赤红,猛地抬头,锐利如刀的目光狠狠扫向四周人群。
然而,当“千堂主”三个字如同炸雷般在人群中传开时,周围所有人的脸色都变了!
那些原本还想看热闹、探消息的人,此刻脸上只剩下惊惧和恐慌,纷纷向后挤去,只想尽快逃离这个是非之地。
可惜,为时已晚!
有人按捺不住恐惧,掉头就跑!
“抓住他!”
队长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厉声下令。
立刻有队员如狼似虎地扑向逃跑者。
更多的人试图趁乱逃离,也迅速被反应过来的愚地府队员控制、拦截。
混乱中,也有数道身影爆发出惊人的速度,身法展开,如同鬼魅般几个闪烁便脱离了包围圈,速度快得连那位带队的队长都只觉眼前一花,根本来不及反应!
“好快!这些人……”
队长心头剧震,这些人的实力远超他的预料,即便他亲自出手也绝对追之不及。
“难道是……他们动的手?”
一个可怕的怀疑瞬间浮上心头。
他立刻命令手下分出人手去尝试追击那几个早已消失无踪的高手,同时留下大部分人控制现场,封锁消息。
而他自己,则没有丝毫犹豫,转身以最快的速度向愚地府总部狂奔而去!
他知道,天塌了!
愚地府,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出现过堂主级别的人物伤亡了!
堂主们位高权重,平日里负责统筹指挥、处理高阶事务,真正需要冲锋陷阵、执行危险任务的,大多是底下的队长们。
这也解释了为何许多一线队长的实力反而能超越部分养尊处优的堂主。
生死搏杀本就是最好的磨刀石。
堂主们久疏战阵,远离危险,伤亡自然稀少。
更重要的是,堂主这个层级的人物折损,已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死亡,更是对愚地府威严的严重挑衅!
此事牵连之广、影响之深,绝非他一个小小的队长所能承担!
他必须立刻、马上将这个消息,以最快的速度汇报给上级堂主,并最终传递到府主雅青璃大人耳中!
至于府主大人会如何震怒,会采取怎样雷霆万钧的行动,那就不是他需要、也有资格去揣测的了。
奔跑中,他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那被手下勉强控制住的混乱现场。
虽然暂时封锁了消息,但毕竟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发生的惨案,目击者众多,千堂主身死的消息根本不可能长久封锁,他们最多只能延缓一下舆论的发酵。
这些细节和现场的状况,都是他稍后汇报时必须详述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