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镇北王回京? (第1/2页)
洛玉衡摇了摇头,只言:“时机未到。”
元景帝闻言,眉头微蹙,眼中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阴霾,但随即又化作一抹柔和的笑意。
“国师言之有理,时机确实重要,然而,‘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他轻轻抬手,指向窗外那片被夕阳染得金黄的云海,语气中充满了蛊惑与诚意:“国师看那天际,云卷云舒,变化无常,正如这天下大势,瞬息万变。
国师闭关苦修,固然能精进修为,但若能与国运相连,借天地之力,岂不是更能早日达成心中所愿?”
洛玉衡目光深邃,宛如静谧的深潭,波澜不惊,却又暗藏玄机。
她轻轻摇了摇头,带着一丝不为所动的坚决:“陛下,修行之路,贵在心诚与坚持,非外力所能速成。
臣深知天人之争的重要性,也愿为国效力,但修行之事,不可急功近利,更不可违背本心。”
元景帝见状,心中虽有不甘,却也明白洛玉衡的性子,知晓强求不得。
只得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为温和:“国师言之凿凿,朕心甚慰。既如此,朕也不愿强求,只愿国师能知晓,朕的心意始终如一。”
随后元景帝便问起了,今日与李皓相谈的收获,这方面洛玉衡倒也没有吝啬隐瞒。
毕竟两人得关系本质上就是相互利用,那洛玉衡也需要时不时得,证明一下自身得价值。
元景帝听得入迷,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如此看来,这个李皓,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今日讲经,朕收获颇多,便不再打扰国师闭关。”言罢,元景帝转身离去。
回到寝殿,元景帝迫不及待地召来了御前侍笔,命他即刻起草一道诏书,第二天就直接送到了云鹿书院来。
次日清晨,阳光洒满京城,一道圣旨如同春风一般,飘然而至云鹿书院。
太监身着华丽的宫服,手持明黄圣旨,步履匆匆,却又不失威严。
圣旨直接传到书院来,本就是稀罕场面,立马便引起了众人的围观。
其中就包括了当事人李皓,太监看到正主,快步就走到了面前,双手轻轻展开圣旨,那明黄的绸缎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李先生,接旨吧!”太监的声音清脆响亮,如同钟鸣一般回荡在书院之中。
随后也不管李皓跪没跪下,就径直宣读道:“陛下召先生入仕为官,特赐翰林学士之职。
先生无需上朝议政,只需专心钻研经义,参加经筵,为陛下分忧解难。”
李皓听的不置可否,也没去谢恩,因为本来当官就不是李皓想干的事情,而且有了这个名义,指不定元景帝得怎么使唤自己。
太监见李皓沉默不语,一时也有些不知所措,便又提高了几分音量,催促道:“李先生,此乃陛下隆恩,切莫辜负啊!”
李皓深吸一口气,轻声说道:“公公,在下感激陛下的厚爱,但修行之路,我心已决,不在朝堂。
请公公回禀陛下,李明晖愿以经义之道,为天下苍生贡献绵薄之力,但入仕为官,实非我所愿。”
太监闻言,不禁一愣,他万万没想到,李皓竟也会如此坚决地拒绝这道圣旨。
不过鉴于之前,云鹿书院干这种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他也不好再说什么强硬之言。
只得叹了口气,说道:“李先生,既然你心意已决,咱家也不再强求。咱家定会如实回禀陛下,望先生好自为之。”
言罢,太监缓缓卷起圣旨,转身离去。
围观的人群见李皓竟拒绝了陛下诏令入仕的圣旨,纷纷议论起来,有人惋惜,有人不解。
当然也有人对此行为大加赞赏,那就是李慕白和张慎了,这两人也是对官场之事深恶痛绝的。
元景帝在得知圣旨被封还之后,并没有为此而动怒。
只是在第三天,打更人和京兆尹依旧没有找回慕南栀,也没有抓到劫持之人后,发了一阵怒火。
原京兆尹陈光汉,以失职为理由连贬三级,打发去了光州为官。
魏渊的待遇则要好上太多,只是被罚了一年的俸禄。
正当朝臣们以为这件事,会就此慢慢沉寂下去的时候,一封从楚州送来的公文,又重新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怀庆接到消息之后,立马派人给李皓传了一则消息:“镇北王请旨回京,说要亲自来调查王妃失踪一事?”
李皓听到这个,第一反应就是,元景帝这家伙多半猜到了什么,这是在给自己施压。
让李皓乖乖听他的话,否则就把镇北王给调回来,到时候就生死难料了。
当然,这件事要成行,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楚州直面魁族和巫神教,必须要有人镇守,才能护的住大奉的北方边境。
而遍数朝中大小官员,除了镇北王之外,也只有魏渊有这个本事了。
可元景帝对于魏渊的忌惮,那可是刻进了骨子里的,在临渊关之战后,立马就收了他的兵权,把他困在了京城,他能让魏渊重掌兵权吗?
另外朝臣们对此事,也多半是持反对态度的,他们也同样不想要放虎归山。
本来就被魏渊给压得难受,再让他掌了兵权,日子岂不是更难过了,所以这件事便在朝中陷入了僵持。
李皓对此也没有反应,因为无论镇北王回不回来,自己都还有其他路子可走。
只是李皓不着急,不代表其他人不为李皓着急。
其中最着急的,莫过于知道慕南栀就藏在司天监的褚采薇了。
因为相比于同样知晓内情得浮香,或者猜到了大概得怀庆,她们都知道李皓身上肯定藏有底牌,真要是硬抗不过,还有退路可以走。
反观褚采薇,她就知道监正肯定不会出手对付镇北王。
只是让李皓有些出乎意料得,当自己赶到司天监里,慕南栀竟是跟着褚采薇一起来关心这事。
慕南栀出言提醒道:“你就真的一点都不着急嘛!万一要是镇北王回来,真要调查出什么线索,你可就成了众矢之的。
而且我太知道镇北王这个人,他自小便是天之骄子,做事也跋扈惯了,可不会跟你讲什么证据的。”
李皓一听,嘴角勾起一抹笑意,轻松地说道:“你们就把心放在肚子里面,别说他未必能回得来,就是真的回来了,我也自有办法来应付他,保证吃亏得不会是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